談談公共關係中的美學思想

 美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環境、現象、事情、行為、物體對人類的生存發展具有的特殊效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物,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後,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於醜的相對抽象事物,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真、善、美、好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假、惡、醜、壞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害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具體事物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的負面意義和負價值。人的社會實踐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愛美嫌醜的社會行為,是發現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活動,是愛美嫌醜社會意識的存在和表現形式。 


  公共關係***Public Relation***是指某一組織***社會團體、個人***為改善與社會公眾的關係,促進公眾對組織的認識,理解及支援,達到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組織形象、促進善意從而實現公關主體目標的活動和過程。它本意是社會組織、集體或個人必須與其周圍的各種內部、外部公眾建立良好的關係。它是一種狀態,任何一個企業或個人都處於某種公共關係狀態之中。它又是一種活動,當一個組織、社會團體或個人有意識地、自覺地採取措施去改善和維持自己的公眾關係狀態時,就是在從事公共關係活動。提高公關主體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改善自身形象,爭取相關公眾的理解、接納與支援是公關的核心要義。公關的主旨、運作方式及取得的效果都是反應的人與人的關係,它不同於人際關係學,也不同於交際學,但它可以說是人學、哲學、美學的綜合體,它不只是一種活動、一種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它深刻地反映著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過程中的社會美和藝術美。 

  首先,公共關係的基本原則及基本思想都反映了美學思想,是人們的審美心理寫照。 
  ***1***是真誠真實原則。追求真實是現代公共關係工作的基本原則,自從“現代公關之父”美國人艾維李講真話的原則以來,告訴公眾真相便一直是公關工作的不二信條。尤其是現代社會,資訊及傳媒手段空前發達,這使得任何組織都無法長期封鎖訊息、控制訊息,隱瞞真相,欺騙公眾。正如美國總統林肯所說,你可以在某一時刻欺騙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時刻欺騙某些人,但你絕對不能在所有時刻欺騙所有人。真相總會被人知道。因此公共關係強調真實原則,要求公關人員實事求是地向公眾提供真實資訊,以取得公眾的信任和理解。真是人的審美追求,真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情、行為、物體、語言對個人和社會群體的生存發展具有的公益效能、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人們在密切接觸具體事情、行為、物體和語言的過程中,人腦受其刺激和影響產生了強烈的愉悅的情緒感覺,所以公關要求講真話,在處理危機公關時要求“公眾必須迅速被告知”、“門戶開放”,反對商業欺詐,反對“愚弄公眾”,用一種真誠的心“廣交朋友”,樹立良好的形象既是對美的追求,“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某種生理和心理需要,使人們產生快樂、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 
  ***2***是“促進善意”。公關自產生髮展以來經歷了短暫的“公關黑暗時期”、傳播中不同文化的磨合時期,但公關主流思想還是要反映“促進善意”。“善是具體事物的組成部分,是具體事物的運動、行為和存在對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的生存發展具有的正面意義和正價值,是具體事物具有的有利於社會和絕大多數人生存發展的特殊性質和能力,是人們在與具體事物密切接觸、受到具體事物影響和作用的過程中,判明具體事物的運動、行為和存在符合自己的意願和意向,滿足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產生了稱心如意的美好感覺後,從具體事物中分解和抽取出來的有別於惡的相對抽象事物或元實體”。在我國古代,“可欲之謂善”,是我們的先哲最早對“善”的解釋和定義,善就是“可欲”,就是人的慾望可以得到滿足;在古希臘,人們對善的認識同我們的祖先基本上是一致的,善不僅有好、可欲、有益的意思,還有幸福的含義。蘇格拉底就認為:對於任何人有益的東西對他來說就是善。美就是善。他認為美德就是善。善是至高無上的宗教,是指導人們思想和行為的唯一東西,人們應該認識什麼是善行,怎樣去佈施善行;佛教認為善行是對自己有益的,對他人亦是有益的行為,是在今世好的,在來生也是好的行為。總之,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顯示公平、友愛、正義的思想、行為等表現在概念上即是善。公關活動案例中許多企業的無償贊助活動即是一種善舉,企業奉行“利益三分”原則,把自己的一部分收益反饋回社會,一部分反饋回公眾***消費者***,做出這種行為對以營利為目的的企業來說是要有大智慧大善意大手筆的,因為這樣做了所以它是善是美,人們在唯美享受中貼近企業支援企業,由“愛我”至“買我”,此謂之公關。 

***3***是形象意識。形象通常包括知名度、美譽度兩個判斷指標,良好的知名度加良好的美譽度是構成良好的組織形象的雙翼。它是開展公關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公關的理念及一切行動都緊緊圍繞“形象”展開。在公眾中塑造、建立和維護組織的良好形象是公共關係活動的根本目的,可以這麼說,良好的形象是組織最大的財富,是組織生存和發展的出發點和歸宿,企業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爭取顧客展開,失去了社會公眾的支援和理解,組織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塑造形象就是創造美的過程,經常表現為塑造各種積極肯定的生活形象,它包括人物、事件、場景、某些勞動過程和勞動產品等的審美形態,是社會實踐的直接體現。在公關中匯入CI系統***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即企業形象識別系統是公關創造美的具體表現。CI設計系統是以企業定位或企業經營理念為核心的對企業形象的全方位的包裝,包括企業內部管理、對外關係活動、廣告宣傳以及其他以視覺和音響為手段的宣傳活動在內的各個方面,進行組織化、系統化、統一性的綜合設計,力求使企業所有這方面以一種統一的形態顯現於社會大眾面前,產生出良好的企業形象。總之,好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企業信條、經營宗旨、經營方針、市場定位、產業構成、組織體制、社會責任和發展規劃;好的組織制度、規範管理、職員教育、行為規範和福利制度、市場調查、產品開發,社會公益文化活動、營銷活動;好的企業名稱、企業標誌、標準字、標準色、象徵圖案、宣傳口語、市場行銷報告書、辦公事務用品、生產裝置、建築環境、產品包裝、廣告媒體、交通工具、衣著制服、旗幟、招牌、標識牌、櫥窗、陳列展示等都是針對塑造企業良好形象的包裝元素。人們正是在同這些具體的美的事物密切接觸中,受到這些美的具體事物的刺激、作用和影響,使自己產生了快樂、愉悅和滿足的美好感覺,從而接納、認可、支援、追隨公關主體的,公關主體的目標就是在這“亦文亦商”的藝術美的境界中實現的。
  其次,公共關係活動的開展展示了社會美和藝術美。 
  第一,公關是管理,她追求“內求團結,外求發展”的管理效果。管理是一門藝術,它不只是一味的高壓,採取“大棒”政策,也不只是一味地施恩從容忍讓,採取“胡蘿蔔”政策,組織的各個環節各個部門各個時期的管理都包含著管理者如何使人、財、物、資訊等要素得到合理的搭配,低成本高效率地完成管理目標的藝術靈光,任何管理最終都表現為人與人的關係,而人與人的關係是最具“藝術含量”的關係,也是社會美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