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論文課題

  化學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正確認識科學、技術與社會的相互關係,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生產、生活中的化學現象,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實際問題,培養學生形成綜合的科學觀和對有關的社會問題作出判斷決策的能力。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論有機化學在藥物研發中的作用

  有機化學作為一門非常生活化的學科,它涉及到的人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而有機化合物也在人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滲透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去,比如先人的釀酒技術以及制醋的技術,都運用的了有機化學,逐步發展到如今的燃料以及中草藥和香料的合成,都是有機化學與生活密切結合的表現。同樣的,有機化學在藥物的研發中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一、中藥與西藥的區別

  眾所周知的,藥物有中藥和西藥之分,古語有言:良藥苦口,熬煮中草藥通常是一碗苦苦的褐色湯汁,直到近代,我國才引進了西藥,西藥通常表現為片劑和膠囊形狀,相對而言,西藥***顯然要更容易許多。而藥物,包括中藥和西藥,他們的有效成分幾乎都是有機化合物,但是相比較而言,西藥在有機化合物的形狀方面要表現得更純粹一點,西藥的藥物說明書上也通常會直接直觀地註明其有效成分的結構式。

  與傳統的中藥相比,西藥在服用上要更方便和省時一些,但是,西藥在安全性方面顯然就不如中藥,中醫在開出藥單時要講究"君臣配本文由論文聯盟

  相反的,西藥是經過高度提純的化合物,並不講究君臣配伍的規律,又存在著其他的雜質成分,因此,人們在服用西藥時,常常會出現副作用,所謂副作用通常來自於藥物的雜質,西藥的雜質對人體產生的副作用可大可小,可能僅僅只是在短期內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的影響,也可能對人體產生嚴重的毒副作用,比如在上個世紀中葉出現的"反應停"藥物的例子,這種藥物可以有效緩解妊娠初期孕婦的孕吐現象,但其中卻含有造成胎兒畸形的手性異構體,服用藥物後,許多孕婦出現死胎和畸形胎的狀況。包括如今許多國內上市的西藥,都極有可能存在在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二、有機化學在中藥研發中的作用

  顯而易見的,當今時代是高速發展的時代,對於藥物來說,許多人也更崇尚見效快、服用方便的西藥,因為西藥的有效成分相對單一,含量高,因此可以縮短因為疾病痛苦的時間,因此許多人如果不是為了調養身體,慢慢調補的病情通常會選擇找西醫就醫,吃西藥,而不是選擇熬製過程漫長、見效較慢而且口感不好的中藥。但是有機化學的出現正在慢慢對中草藥這種含量較少的情況進行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們已經可以利用化學技術,對中草藥中含有的有效成分進行研究和分析,同時研發相對安全穩定並且方便服用的新的中藥劑,比如含劑以及沖劑等,對中草藥的有效成分進行提取能充分利用中草藥,同時也可以減少熬製的麻煩和時間,在這個時代更易於被人們所接受。而中藥學如果不對有機化學進行研究,也只能停留在表面的認知階段,不能對中藥中的有效成分進行深入的研究,而使得中藥中的成分變成神祕的東西,學好了有機化學才能對中藥進行分類,對於中藥材的結構、性質、製備方法以及化學反應有所瞭解,才可以對進一步研究中藥打下基礎,這也是現在中藥學專業之所有要學習有機化學的原因。

  二、有機化學在西藥研發中的作用

  有機化學在中藥當中的應用和發展對於西藥的發展也會有促進作用,比如將中藥研發當中的有效成分應用到西藥當中去,有機化學的工作者想方法去對中藥的有效成分進行合成和提取,製成西藥。同樣提高了藥物的純度和有機成分的含量,也就提高了藥效。因此,中藥與西藥儘管在來源和性狀以及製作方法等方面截然不同,但在於藥效和有效成分卻是殊途同歸的。在有機化學的作用下,中藥與西藥的發展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和發展。

  中藥是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來的璀璨結晶之一,是先人不斷進行實踐和研究總結經驗下的產物,對於中華民族有非常巨大的意義。人們是到了有機化學出現以後才漸漸對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的結構體有所研究,然後對於中藥的提純方面更是有所發展。因此,有機化學對於中藥的發展起到了促進和發揚的作用。

  對於西藥來說,可以說是有機化學的發展早就了西藥,西藥利用有機化學反應和相關的化學技術來對西藥進行提取和合成,尤其是現在藥物中與異構體拆分有巨大關係並且技術上最困難的手性合成,都得益於有機化學的發展。因此,西藥的產生以及發展的基礎都是有機化學,並且在未來要進行發揚,也要依靠有機化學的發展,因此,相對而言,有機化學在西藥研發中扮演了一個更為重要的角色。

  結束語:總而言之,有機化學對於藥物研發有非常深遠的影響,無論是中藥的研發,還是西藥的研發和創新,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機化學的發展必會對藥物研發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而藥物研發上的突破也必定會對有機化學帶來質的飛躍。因此,有機化學與藥物研發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

  篇2

  試談綠色化學教育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環境問題成為當前人們最關心的問題。而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因此,綠色化學有利於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實現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化學教育工作者,我們有必要在中學化學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使綠色化學的觀點與新課標的教學融合在一起,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參與意識和決策能力。怎樣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呢?

  1.綠色化學教育體現新課標素質教育的要求

  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其理想在於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不再產生廢物。從化學科學觀點來看,綠色化學是化學科學基礎內容的更新;從環境觀點來看,它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汙染;從經濟觀點來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這是符合可持續發展要求的。

  2.化學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綠色化學教育

  2.1 以點帶面逐步樹立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首先要使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有清醒的認識。環境危機意識是環境教育最適宜的切入點。利用化學學科優勢,教師可以以點帶面,介紹環境汙染及其危害,逐步樹立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從而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及可持續發展戰略。

  通過教材與生活實際的聯絡,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鼓勵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讓學生明確化學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明確發展經濟不能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要提倡綠色化學,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的汙染,從而樹立學生的綠色化學思想。

  2.2 在化學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內容。化學不僅在資源開發上能發揮重要作用,在資源的綜合利用以及環境保護方面同樣大有用武之地。現行的中學化學教材已經融入了綠色化學知識,教學中要時刻體現出綠色化學的原則,滲透綠色化學教育。例如:在講"化學反應及其能量變化"時說說能量的開發與利用、能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鹵素"中氯氣用於自來水消毒的利弊、氟利昂對臭氧層的破壞與保護等;"硫和氮的氧化物"中講講酸雨的危害與防治、大氣的汙染與防治等等;使學生意識到應如何合理應用化學,用綠色化學觀點防治汙染、保護環境,為人類能生存在一個綠色的地球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2.3 在實驗教學中滲透綠色化學思想。

  2.3.1 改進教材實驗,消除實驗汙染源。保護環境,要從一開始在源頭上減少或消除汙染。教材中的一些有毒氣體的性質和製備的實驗,例如必修1中:銅與濃硝酸、稀硝酸反應的演示實驗,如果按教材中的實驗裝置勢必會產生一定量的氮氧化物氣體,會造成大氣汙染,危害師生的健康。如果對這個實驗做出一定的改進***如圖所示***,就可以避免氮氧化物氣體的溢位,從而消除了對環境的汙染風險。

  2.3.2 推行微型化學實驗,有效控制汙染。微型綠色化學實驗操作簡單,實驗現象明顯,實驗成功率高,有很高的趣味性。銅與濃、稀硝酸反應微型化改進裝置圖。新課程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利用新型綠色環保材料與綠色化學發展的最新成果,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為目的,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以實現綠色化學教育的發展,使學生了解綠色化學,培養綠色化學意識,逐步實現綠色化學教育的目標。

  綠色化學實驗教學,可以提高化學教學質量,落實科學素養培養的目標,在化學課程內容和形式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重視綠色化學實驗,倡導環保,強化科學探究意識,促進學習方法變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他們成長為一個高素質的人才,這是我們研究綠色化學的目的。

  2.3.3觀思結合找出現象的本質。感覺與思維總是密切聯絡著的,整個觀察過程都包含積極的思維活動。在觀察時,要一邊觀察,一邊用已學知識判斷反應是否進行或進行的程度、條件,並對物質及其變化的現象進行比較、分析,找出它的特點和異同,綜合、推理得出結論,這樣來找出現象的本質。例如,把人體撥出的氣體吹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發生的現象有吸氣聲音,形成氣流以及出現渾濁現象等。經分析比較,推理知"出現渾濁是由於CO2與石灰水反應生成CaCO3沉澱的緣故。這就是實驗的本質。它說明人體撥出的氣體中含有CO2的緣故。而吹氣時的聲音,以及形成的氣泡,都是次要的。

  3.化學教學中進行綠色化學教育的意義

  現代教育提倡的是素質教育,綠色化學思想的教育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綠色化學不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是一種戰略、一種方針、一種指導思想、一種研究策略。不久的將來,重大的綠色化學研究成果不但是科學文獻,也將進入教科書,走進我們的生活。這種預防化學汙染的新理念和新實踐正日益被人們認識、接受和重視。綠色化學不能取代系統教學,但必須融入其中,如此便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更新觀念;二是教師本身要進行終身教育,這樣才能不斷充實自己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