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合作學習論文投稿

  “合作學習”是指運用合作性的學習目標及獎勵機制,讓學生在異質小組中正向互動、積極反思、全面發展的教學策略。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論初中化學教學中怎樣開展合作學習

  摘 要:在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有助於教學目標的達成,學生能力的培養。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促進教學方式的切實轉變,是新一輪課改能否取得預期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們化學教師應當深入研究合作學習的規律,探索如何通過科學的設計,藉助於合作的形式,提高學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化學教學“動”起來,“活”起來。

  關鍵詞:初中化學 合作學習 開展策略

  作為一名初中化學教師,我一直在探討化學學科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和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合作是人類相互作用的形式之一,是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是人類生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合作學習是21世紀學生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之一,它是在教師主導作用下,群體研討,協作交流的一種學習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參與度。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在與同學共同操作、互相討論、交流中促進學習進步和智力發展。通過合作,有利於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探討和思考問題,培養其參與意識、創造意識,產生創新思維。而合作學習,將是一種效益很高的學習方式。合作學習也是化學新課程理念之一,是倡導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組織形式。傳統的教學是針對傳統應試教育的,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於後進生的發展,也有利於尖子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全面提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實現。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流程中,自學時間相對較長,有利於全體學生充分自學,這樣後進生也能跟得上,學得明白;尖子生可以學得更加深入,為小組講解做好準備;在交流環節,通過對子組互講,小組精講,可實現第一次合作提高;在展示環節,通過尖子生講解,教師點撥,可實現第二次合作提高;在檢測環節,子組互查,小組長複查,教師巡查,輕鬆解決了面向全體的問題。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才能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能力。 下面是我在化學教學中實施合作學習的幾點心得。

  一、創設一個和諧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

  合作學習必須擁有互助、促進、分工、交流、加工五大要素,但這些要素不是學生天生就擁有的,而是要求教師有前期有效的指導以及精心的課堂設計,不經過這五大要素的流程,容易出現課堂秩序混亂,學生七嘴八舌,既無暇顧及其他人的發言,也無法判斷出誰的思路嚴謹,誰的設想新穎,課堂氣氛看似熱鬧,硝煙過後,痕跡全無。

  ***一***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分組

  首先,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基礎、學習態度能力、興趣愛好、特長等差異,有意識地將不同層次不同類別的學生按照“組間同質***興趣相同***,組內異質***能力不同***”的原則進行分組。切忌採用自由組合和隨機組合,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會出現興趣相投的幾個好朋友在一起時話題多,表面上討論熱烈,但海闊天空,影響學習目標達成。而且湊合的小組討論不起來,參與率低下,目標不能達成,成為形式上合作。

  這樣建立的小組可以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做到組內合作,讓每個學生在合作中都有自我展示的機會,組間平等競爭,協調發展。每個小組6――8人,多少取決於任務的性質、合適的時間、教師運用小組方法的經驗等,要便於組內交流,也要便於初中年齡段學生的管理。

  其次,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要讓學生清楚地意識到任何一個成員的表現都關係著小組的成敗得失。為避免學生“袖手旁觀”的情況發生,教師應參與到不同小組的合作學習中去,及時加以指導和點撥或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等,充分發揮教師的管理、調控作用,同時要對學習小組進行分工,落實職責。

  ***二***在自主學習時,進行“幫困扶貧”

  後進生的成績落後,大多數其實並不是智力問題,而是從小的不良學習習慣使然,教師應該積極動員,發揮學生的群體作用,進行一幫一配對,指定一些有責任心的優生對這些學生進行督促,制定詳細的獎懲制度,以及學習計劃,定期落實到位。

  二、明確目標、分工合作

  為使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學習活動,積極交流、探求,充分發揮小組集體的互動互補作用,使學生在共同探討、合作學習中以點帶面,以優促差,共同提高。我給小組命名為“化學協作小組”,其宗旨是“互助、協作、競爭、發展”。各小組從組長到每位組員都分配有具體任務,但這並不意味就是合作學習,要切實地使全員參與到學習中來,關鍵還在於教師的組織和引導。小組長的組織作用至關重要,我每週都要進行一次組長培訓,每次確定一個培訓主題,如:怎樣樹立自己的威信、怎樣組織討論、如何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指揮的技巧……有時也根據教學內容及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解決在討論及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對於全體學生,也要教會他們合作學習的步驟與方法,如何發言、如何討論、如何分工等等。目標具有引導和激勵功能。要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小組合作目標。建立小組目標要明確具體,並依據學生實際。實踐表明,通過自主和合作學習,幾乎所有的組都能實現100%的當堂達標率。明確教學目標,首先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並根據學校和學生實際把課程標準具體化,變成學校的標準,這樣才能把課標落到實處。還要清楚讓學生學什麼、學多少、學到什麼程度,只有這樣,教學才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檢測性。

  三、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質量

  這是教學組織形式從傳統轉向合作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忽略的一個問題。教師往往在佈置完了班級學習目標後,就直接引導學生進入小組的討論交流。學生雖然在小組中進行學習,但其心中的學習目標指向的是班級目標,而非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每個學生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也是班級中所有學生都要完成的無差別的任務,而非小組任務或個人任務。這就無法激發起學生在小組內進行相互合作學習的動機,也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在某一堂課上自己的學習任務是什麼,還要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長和不足,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小組合作學習時擔任什麼角色最利於自己以及小組學習目標的達成。例如,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裝配儀器,觀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觀察並記錄資料,分析能力強的學生可以進行資料處理,表達能力強的學生可以彙報小組成果。

  總之,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參與意識,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能夠遊刃有餘的運用,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還需要一個長期的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

  篇2

  淺談高三化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的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1]《 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善於與人合作,具有團隊精神。”[2] 但是目前在高三化學複習中,以教師為中心的注入式教學、題海式訓練普遍存在,教學重結果輕過程、重知識輕能力,導致複習過程缺乏活力,同時學生的學習方法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很難進一步適應高等學校的學習生活,也阻礙了以後的繼續學習和終身學習。基於上述現狀,筆者在高三化學複習中開展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和實踐,形成了一些初步見解。

  一、精選切實可行的合作課題

  “在教學的每一步,不估計學生思維的水平、思維的發展,就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斯托利亞爾的這句話啟示我們,提供給學生合作討論的問題,應當根據複習的內容和學生的基礎與認知水平,把那些難度適中、具有挑戰性和開放性、僅憑個人力量無法獨立解決而需要發揮集體智慧的問題作為合作課題讓學生合作學習。如複習SO2的性質,設計以下4個問題:從硫元素的化合價分析SO2具有什麼性質?SO2屬於酸性氧化物,類比CO2,它能和哪些物質反應?分別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SO2有漂白性,其漂白原理和HClO有什麼不同?對SO2的性質,你還能從哪些方面提出問題?學生在討論中逐步建立起物質性質的研究方法,學會用分類法、類比法以及化合價等方法研究物質的性質。依此類推,還可以將這些方法延伸到有機物性質的複習中。在高三的化學複習中,我們要精心選擇這樣的合作課題,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中完成對已學知識的梳理和應用,實現知識複習與能力提升的雙贏。

  二、科學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高三化學複習中零散知識和相似的知識點多、試卷講評課多,應根據內容的難易和課型的不同靈活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概念原理部分內容枯燥,由於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深度、廣度有差異,意見往往不統一,這時讓學生互相說說理由,不僅問題越辯越明,而且學生之間的互動意識、合作技能也會得到及時的培養。如複習電解質概念時,筆者首先組織學生總結概念的學習方法:抓住概念的適用範圍——化合物;分析概念的本質——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接著要求學生小組討論,舉例列出小組認為特殊的能夠辨析電解質概念的物質。學生都想把能夠展示自己小組最佳水平的例子拿出來,於是積極分工合作,從課本、筆記、習題中找例子,在小組彙報時爭先恐後、補充完善,找出的物質有NH3、SO2、AlCl3、NaHSO4、NaHCO3、Na2O、Fe、CH4、氨水,最後小組代表闡述這些物質特殊在哪裡。這一過程中學生之間互相補充,澄清錯誤,深化了概念的理解。

  對於試卷講評的合作學習過程,大致分為四步。① 自主糾錯,發現問題,對自己獨立思考不能解決的問題留待課堂討論。② 組內交流討論,解決問題。在自我反饋的基礎上進行小組內討論疑難之處,收集問題彙總。③ 組間合作講評。針對典型錯誤和疑難問題小組之間互相質疑、講解。小組代表講評的過程中,筆者發動其他學生適時補充和糾正,對講評進行完善和昇華,然後進一步對疑難問題進行變形練習,適當變換條件改編試題,以達到做一題、得一法、會一類、通一片的目的。④ 考後反思,樹立榜樣。指導學生講評課後進行考後反思,總結前一階段學習過程中的得與失,對於好的經驗全班推廣,樹立可供借鑑的榜樣。這樣,學生各取所需,各展所長,優勢互補,在課堂上構建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交流網路,從而啟用學生的思維,藉助集體智慧發展了學生的認識能力,使小組學習達到最佳效果。

  小組合作學習不一定侷限在課堂內進行,如果學生能在課外積極主動開展有效的合作學習,豈不是更好?這需要教師精選課題,精心組織和長期引導。高三考試測驗多,可以在考試後挑選試卷中的典型錯誤組織學生在課後做專題總結,如電極方程式的書寫、物質製備中的條件控制、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案等,這些內容是學生在考試中容易丟分的地方,常常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當學生的思維受阻時,他們的內心往往產生了強烈的合作需要,考後總結無疑是實施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事實證明,學生的積極性很高,筆者曾對學生課後歸納的常見離子檢驗方案進行抽查,特別提問一名成績中下水平的學生:“在SO42-離子的檢驗中為什麼要向待測液中加入鹽酸?”這名學生準確地回答出了這是要排除Cl-、CO32-等離子的干擾,把離子檢驗中排除其他離子干擾這一關鍵點分析得非常透徹,這無疑是集體智慧的體現。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高三學生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思維能力也處於較高層次,但在班級內部所有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分組時要尊重學生間的差異,依據“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將全班學生依其學業水平、能力傾向、個性特徵、性別等方面的差異組成若干個異質學習小組***每組4~6人***,使成員之間有較大差異,便於優勢互補。組間同質也有助於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爭,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分組後,各小組成員共同討論明確各自分配的任務,責任到人,使主持、記錄、把握主題***討論跑題時負責把話題引回主題***、彙報等各有所屬。通過明確個人責任,使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各盡其能,明確共同完成的學習任務和各自分擔的責任,在合作學習中獨立思考,在解決問題中合作學習。

  三、落實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引導作用

  合作學習的中心在於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往,那麼教師在合作學習中居於什麼地位?應該發揮什麼作用?總的說來,要實現有效的合作學習,教師必須承擔好學習促進者這一角色。[3] 其主要作用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創設良好的合作學習氛圍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教師應盡力營造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師生、生生間互相尊重、配合、傾聽,從而激發學生參與合作的需要,讓合作學習成為一個內部需要的自然過程。[4] 傳統的高三複習中教師頻繁提供給學生直接的答案,對學生的合作精神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害。因此教師要從課堂單一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向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在合作活動中既要當導演營造寬鬆的學習環境,又要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傾聽學生的意見,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使自己成為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一員,同時讓學生感悟到教師是他們的朋友和榜樣。   2.提供合作學習的技巧指導

  合作學習是一種目的性、計劃性、組織性很強的學習方式,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識、交往技能和互動經驗,這些需要教師的長期培養和學生自身的不斷實踐。教師要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預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合作技能。比如,在小組合作分工學習時,要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他們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任務的順利完成;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學習時,教給學生要尊重對方,認真傾聽,禮貌表達自己的想法;碰到分歧或困難,要心平氣和,學會反思,適度妥協、適時求助,使學生意識到這些合作技能對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遇到個別難以相處的學生,教師要採取提醒、告誡、批評等辦法,促使其杜絕藐視合作、拒絕幫助同學等不禮貌的行為。[5]

  3.科學評價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成功基於小組成員的共同努力,因此評價應以小組為單位,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關注個體,以分數排隊比較強弱勝負,以“成功”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唯一標準,從而導致大多數學習“失敗者”自信心遭到徹底摧毀的弊端。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為小組間的競爭,形成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格局。[6] 筆者在教學中以小組獎勵作為評價的主要形式,具體以“基礎分”“提高分”和“貢獻分”進行合作學習評價。基礎分是指學生以往學習成績的平均分,提高分是指學生測驗分數超過基礎分的程度,貢獻分是指小組的整體表現和個人的突出表現,如小組分工的合理性、小組成員的合作方式、集體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以及個人對合作學習的參與度、積極性、獨創性等方面的突出表現。綜合三者評出優勝組,對優勝組給予適當獎勵,如寫一份表揚信、免於測驗、提前休息等。這種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競爭、公平地比較其貢獻、以小組總體成績為評價依據來決定獎勵與認可的做法,改變了班級教學中學生間以競爭為主的交往方式,促進了組內成員的互助與合作,使學生在各自的小組活動中盡己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有利於我們走出競爭教育的怪圈,實現教學評價的科學化。

  四、反思

  雖然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但並不意味著只有合作學習才符合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教師要認識到合作學習並不是萬能的,不同的學習方式適合不同的學習任務。因此,教師在克服單一的接受式學習的同時,也需要警惕合作學習流於形式。

  合作學習本身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合作既是學習的手段也是學習的目的。教師的引導,是合作學習的重要階段,也為學生的學習指明瞭方向,我們要用好這個權力,也要承擔好這個義務。

  參考文獻:

  [1][6]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余文森.論自主、合作、探究學習[J].教育研究,2004***11***.

  [4]孫天華,張濟洲.課堂合作學習“失真”與“歸真”[J].教育學術月刊,2012***5***.

  [5]李偉詩,王卓.合作學習中幾個常見問題及解決策略[J].教學與管理,200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