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合作學習論文

  合作學習是以師生民主為基礎,以異質小組為基本組織形式,以團體評價和獎勵為依據,突出多邊互動,以促進學生合作意識與合作技能的發展,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提高認知水平為目標的教學策略體系。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高中化學合作學習

  摘要:近年來,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逐漸改善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在新時期,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應該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本文主要對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出現的諸多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進而又提出了一些提高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化學;合作學習;有效性問題;對策

  1.前言

  高中化學的新課標要求為及時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其中,合作學習是最學習化學最重要的一種方式。近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組合作學習是教師指導學習學習、探究新問題的一種主要對策。但是,教師在組織和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問題,從而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文章重點是對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各種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從而使今後的高中化學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做出巨大貢獻。

  2.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存在的諸多問題

  2.1合作學習的內容設計不夠合理

  一般來說,教師對合作學習的內容設計是非常不合理,其主要表現在所設計的內容比較簡單,有些設計內容並不需要小組的合作學習就可以完成。例如:把班裡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之後,為每個小組佈置了實驗任務,例如:採用過濾的方法淨化河水。在活動還沒有開始前,有些小組合作就變成了個別同學的“表演”,而有些學生就只在旁邊觀看。這主要是靠某個學生的個體能力就可以完成。

  2.2小組成員分工不明確

  在小組的合作學習過程中,除有個別學生出現了嚴重的“搭便車”,從而使得學生參與程度不夠均衡,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將小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有些小組出現了個別學生獨攬任務或者是逃避任務的問題。例如:在優質課程錄影過程中,適當進行合作學習是必要的,但是,隨著鏡頭的不斷移動,有些學生只趴在桌子上,看著同小組學生慌亂地實施操作,自己卻幫不上任何忙。

  2.3教師缺乏對合作學習的指導

  在進行合作學習之前,教師不僅沒有提出適當的規則要求,而且又沒有進行相應的技能培訓,甚至對各種混亂現象做出正確的指導,導致合作學習無序進行。然而,教師常常忙於熟悉教案、準備一些教學內容與課件,並沒有及時對小組合作教學的情況及時詢問清楚。

  2.4進行合作學習的時間過短

  在小組合作過程中,通常合作學習的時間為“2―3分鐘”,有些只是剛開始進入學習狀態,教師便開始急於讓小組進行彙報,如果在小組有有一個人可以完成任務,那麼便結束“合作”學習,便開始進入下一個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過於擔心合作學習會佔用學生更多課堂學習的時間,過於催促學生,而不是幫助學生查詢操作過程中出現什麼樣的問題,沒意識到重點是利用學生已有的認知去解決出現的問題。

  2.5教師沒有及時對合作學習的結果進行評價

  在進入小組合作後的反饋環節後,教師只對學生學到的一些結論進行評判,並不重視得出結果過程是否有意義;另外,有些教師還沒有等到學生整理好資料,便開始替學生進行總結,從而忽略了學生準確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

  3.提高高中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的對策

  3.1合理設計化學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內容

  化學教師在備課時,必須要事先考慮是否應該進行合作學習:例如:對某項學習任務來說,應該由多少人合作才能完成,只有這樣的學習內容才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所設計的化學合作內容必須要從學生學習興趣出發,探究一些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困難的存在,而且又可以在小組成員的協調下解決遇到的問題。

  3.2正確指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

  事實上,合作學習不只是要求很多個學生進行實驗,在一起討論幾個問題。一個沒有明確目標的合作學習,其學習效率也不會有所提高。所以,在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給學生展開一些指導,使學生真正瞭解到真正觀察什麼、記錄以及總結什麼。一方面,學生必須要懂得如何正確操作實驗;另一方面,在觀察實驗現象的過程中,要不斷進行思考,並且還要和小組成員多進行溝通和交流。

  3.3要發揮出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進行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制止小組合作學習的話語權,使每個學生都有積極參與到討論過程中的機會;其次,在小組成員中出現不同意見時,教師必須要認真傾聽,不管是支援哪一方還是反對哪一方都必須要有充足的理由;再次,在小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來回走動,及時發現問題及時幫助學生解決。

  3.4小組分工要明確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將每個小組的成員進行明確的分工,明確小組成員的職責,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事情要做,這樣一來,才可以充分發揮出學生的優勢。另外,分工也可以由學生自行商定。但是,每個角色都必須有一固定的時間,這樣一來,學生才能更好地適應角色的要求,並且也可以定期進行挑換,鍛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

  3.5教師及時、正確評價合作學習的成果

  教師最終的評價是學生討論的交流結果,重點是讓學生對知識有所感悟,把每個小組的合作學習成果轉變成全體學生的認知成果,這樣一來,讓學生對物質分類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教師最後的評價既表揚了學生的學習精神,又重點概括了學習的內容,這樣一來,使學生在評價過程中,熟練掌握相關的基本知識,既豐富了學生學習情感,又極大地滿足學生認識需求,與此同時,又培養了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精神,進一步提高了高中化學課程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劉靜霞.試探高中化學合作學習實施策略[J].學週刊B版,2010,***4***

  [2]尚玉斌.高中化學合作學習的教學設計與模式構建[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版***,2010,***3***

  [3]李亞軍.小議高中化學合作學習[J].科教導刊,2009,***29***

  [4]朱延輝.高中化學合作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中學教學參考,2010,***23***

  篇2

  試析初中化學合作學習

  摘要: 合作學習主要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其特點在於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而且還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筆者就初中化學合作學習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初中化學 合作 學習

  一、概述

  合作學習在總體上是相對於個體學習而言的,它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動、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要求每一個學生學會同其他合作伙伴的配合、互動。即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負責的任務,又善於融入團隊的整體工作,支援他人,傾聽意見,互動交流。協同完成任務,達到共同提高和發展的目的。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暴露自己的想法,藉此教師可以更好地瞭解學生。同時,學生通過外部的表述與交流也必然會促進主體的自我意識與自我反省。合作學習過程中的交流與協作,能夠讓學生清楚地看到各種觀念的優越性與不足之處,幫助學生對不同觀念做出比較,而且,對較為新穎觀念的認識會更深刻,對錯誤觀念的糾正會更徹底。還因為合作學習在改善課堂氣氛,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等方面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二、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的方式主要有問題式合作學習、表演式合作學習、討論式合作學習、論文式合作學習和學科式合作學習等,但是這些方式都必須圍繞教學的目標進行,分組的方式也一樣,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比如人教版初中化學的第十單元,在講授酸和鹼的性質和用途時,其要實現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實驗知道鹽酸的主要性質和用途,能完成簡單的探究實驗,發現實驗中出現的問題、原因並探究出解決對策。在這個知識點的教學中,必須根據實驗的特點來對學生進行分組,然後安排好每個學生在實驗中所擔任的角色,同時還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來負責在實驗過程中的工作事項,比如實驗的組織者、實驗步驟以及相關問題的記錄者等。

  三、加強交往訓練,培養合作意識

  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是個性形成和活動的因素。學校乃至班級是一個社會性群體,師生間,學生間的社會交往能夠促進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在學校,班級群體中的學生需要交往,合作學習更需要交往。同學間的交往,尤其能使學生理解社會角色規範,這有益於學生的規範意識,任務意識,合作意識責任感和團結合作精神。同學之間的交往,還可以使學生產生群體的歸屬感,認同感,學會正確認識自己和評價他人。現階段獨生子女眾多,自我為中心意識強。往往是老師一宣佈討論,小組內的學生便湊在一起,於是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每個人都在說,卻誰也聽不清別人在說什麼。在合作學習中更有助於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傾向,培養自信、自強、自立的自我意識和合群利他的社會品質及眾多的社交技能。在教學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應分工合作,如遇到障礙,應當有的負責查資料,有的負責請教師指導等,做到人人動手,個個進入角色。一遇意見分歧,心平氣和地分析、提煉,從中發現有價值的資訊,進而提出新的解決方案,然後帶著一系列新問題再查閱、再思考、再組織,如此反覆、滾動,使學生擴大閱讀面、知識面,最後達到實驗的學習目標,形成小組的實驗總結報告。整個過程,生生間的互動作用和影響不是一次性的或間斷的,而是一個鏈狀、迴圈的連續過程。

  四、面向全體,全面提高

  傳統的教學是針對傳統應試教育的,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僅有利於後進生的發展,也有利於尖子生的發展。面向全體、全面提高,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運用小組合作的方法,就容易實現。因為在小組合作學習操作流程中,自學時間相對較長,有利於全體學生充分自學,這樣後進生也能跟得上,學得明白;尖子生可以學得更加深入,為小組講解做好準備;在交流環節,通過對子組互講,小組精講,可實現第一次合作提高;在展示環節,通過尖子生講解,教師點撥,可實現第二次合作提高;在檢測環節,子組互查,小組長複查,教師巡查,輕鬆解決了面向全體的問題。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作用,才能培養和鍛鍊學生的能力。

  五、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成為合作者、參與者

  在課堂自主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擔任管理和調控的責任,由於學生的知識結構和理解水平等方面的原因,學生可能對問題的討論方向把握不準,容易偏離知識的重點而抓住細枝末節,這些問題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解決,會阻礙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因此,教師必須對各小組的合作學習進行現場觀察和介入,為他們提供及時有效的倡導。不能等待,不能觀望,要融入學生的討論中,作為夥伴分享同學們的發現。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精彩之處,獨到創意,教師要及時給予讚賞,增強學生合作學習中大膽創新的自信和勇氣。教師要關注活動的全過程。如是否所有學生都參與,是否每組都取得滿意的學習目標,是否小組成員相互支援、正確對待爭論等。對失敗的小組要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援。當然教師介入也要掌握時機和火候,不要稍有偏差就馬上介入,應相信學生的協作精神,即使非介入不可,也不要越俎代庖。教師要相信學生的能力,相信學生能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教師本身也需要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與技巧,因為“合作學習”也包括師生之間的合作。

  總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需要我們每位教師深化對課程理念的認識,不斷學習、探索,更新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模式,全面落實新課程的三維目標。認真組織合作學習,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品質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過不斷的指導,長期的薰陶,通過相互探討,不斷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參考文獻:

  [1]盧克.關於綠色化學教育的實踐和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2001

  [2]汪朝陽.綠色化學與中學化學命題[J].化學教育,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