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築構造論文

  房屋的建築結構是構成建築物併為使用功能提供空間環境的支承體,承擔著建築物的重力、風力、撞擊、振動等作用下所產生的各種荷載。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議房屋建築構造柱

  摘 要:構造柱在房屋建築中的使用,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建築物整體性和抗震能力,文章介紹了構造柱的效能和作用,在構造方面的要求,施工時的常見問題以及保證質量的技術措施。

  關鍵詞:整體性;構造柱;質量

  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是提高建築抗震能力的一種措施。但是由於多種原因,許多施工單位在鋼筋混凝土構造柱施工過程中沒能注意施工質量。這對於建築的整體質量帶來不利影響,給建築物帶來隱患,因此我們必須重視構造柱的施工質量。

  1構造柱的效能和作用

  設定鋼筋混凝構造柱是提高多層磚混結構建築物能力的一種措施。構造柱在水平面上一般佈置在外牆轉角和內、外牆交接處,並與每層圈樑有可靠的連線;在豎向則要求沿整個建築物高度對正貫通,通過圈樑構成一個類似“小框架”的空間體系。它對提高多層磚混結構砌體的抗剪強度和抵抗水平推力的位移以及減少地震變形的作用是十分顯著的。據有關構造柱試驗研究資料表明,在多層磚混結構房屋中設定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一般牆體抵抗外力的強度最大可提高20%,牆體延性可增大3倍以上。當牆體發生約12 cm的側向位移時,仍可承受035MPa的垂直壓力而不倒塌。構造柱和圈樑的共同作用,可對砌體變形起約束作用,並能承受較大的塑性變形。

  2構造柱在構造方面的要求

  2.1多層磚房構造柱應符合以下要求:最小截面可採用240×180mm,縱筋宜採用4412,箍筋間距不宜大於250mm,且在柱上下端適當加密。7度時超過六層,8度時超過五層和9度時縱筋宜選用4414,箍筋@≯200ram,房屋四角處的構造柱可適當加大截面及配筋。

  2.2構造柱與牆體連線應砌成馬牙槎並沿牆每隔500mm設2根拉結筋,每邊伸入牆體內   2.3構造柱應與每層圈樑連線,隔層設定圈樑的房屋,應在無圈樑樓層增設配筋磚帶;僅在外牆四角設定構造柱時,配筋磚帶在外牆上應伸過一個開問:其它情況下,配筋磚帶應在外縱牆和相應橫牆上接通。配筋磚帶的截面高度不小於四皮磚,砂漿強度不低於M5。

  2.4構造柱按構造設定,不需單獨沒置基礎。當基礎頂部設有圈樑時,構造柱可錨固基礎圈樑中。

  3構造柱的質量的常見問題及其原因

  3.1箍筋、拉接筋設定不能滿足規範規定

  牆與構造柱應沿牆高第50cm設定2根水平拉接鋼筋連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1m;在構造柱與圈樑相交的節點處應適當加密柱的箍筋,加密範圍在圈樑上、下均不應小於六分之一層高或45cm,箍筋間距不宜大於10cm;構造柱的豎向鋼筋可用綁紮接頭,其綁紮接頭長度1d,一般為35d,在綁紮段內的箍筋間隙不應大於10cm上述幾點除牆體拉接筋尚能保證***也不完全是間距50cm***其它如箍筋加密等幾乎均最有做到,究其原因是施工管理水平低、技術素質差。

  3.2樓層間構造柱軸線錯位

  在澆注混凝土時不認真調整鋼筋骨架,在這層砌築完畢而進行下層砌筑前的放線時,便發現下層構造柱歪了,因此在這一層又給到正位,便造成了上、下層不貫通,軸線移位的現象。

  3.3造成構造柱“亂根”的原因

  因構造柱的施工過程是,砌築完一層後,往預留的“柱腔”內澆注混凝土。由於“柱腔”經歷了整個一層的砌築時間,其根部普遍夾有砂漿、磚渣等雜物,又由於混凝土是澆注到圈樑一平,在吊裝完樓板,砌築完牆體後,在構造柱根部出現比樓板低12mm的“柱坑”,在“柱坑”內的雜物很難清除乾淨,澆注混凝土後便在此處形成“爛根”現象。

  3.4構造柱斷條

  由於構造柱內的箍筋、牆體拉接筋、圈樑鋼筋等交織在一起,而且鋼筋排放、綁紮又不規則。在圈樑和構造柱同時澆注的過程中,定會阻礙混凝土的下落;在築施工時有時會不小心在“柱腔”內掉進並卡有磚渣,阻礙混凝土的充填;施工圈樑和構造柱時,所採用的河石又往往都是級配不好的砂漏,如果有大石塊存在,也會使構造柱造成“斷條”現象。

  4混凝土存在的問題

  4.1混凝土接搓不好。混凝土澆搗前未清除模板內的木屑、碎磚、落地灰等雜物,也不用水清洗,使前後兩次澆灌的混凝土不能緊密相接,構造柱的整體性不能保證。

  4.2露筋和麻面。支模前,鋼筋骨架上沒有綁紮混凝土保護層墊塊,致使鋼筋保護層厚度不足,同時,有的鋼筋位置不準,造成露筋現象;混凝土澆注前,模板和馬牙搓磚牆未作充分溼潤,混凝土中的部分水分,被磚牆和模板吸走,混凝土表面出現麻面和酥鬆現象。

  4.3“跑漿”。一方面馬牙搓兩側面的磚牆表面不平整,模板與磚牆之間縫隙大,另一方面,模板拼縫不嚴密,形成“跑漿”。

  4.4空洞和“斷層”。有的澆搗混凝土不使用插入式振動器,盲目採用搖晃鋼筋骨架和敲打模板,代替振搗,造成嚴重質量問題:一是混凝土普遍不密實,馬牙搓內混凝土不到位,磚牆與構造柱結合不緊密,拆模後,空洞和“斷層”現象多;二是鋼筋骨架普遍出現“散架”和移位。

  5保證構造柱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

  首先要提高施工單位對增設混凝土構造柱必要性的認識。根據工程的不同施工條件和設計要求,有針對性地制訂保證構造柱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並嚴格執行。具體措施如下:

  5.1對於嵌在牆體中的鋼筋混凝土構造柱,一般是先砌縱、橫牆,在牆體砌完後形成“柱腔”,即預留構造柱的位置。構造柱隨著牆體和圈樑的分層砌築和澆注,進行分柱段施工。為了,保證構造柱的中心線在同一條重直線上,必須使預留的“柱腔位置準確。因而砌築時要經常檢查構造柱鋼筋骨架的垂直度,鋼筋骨架吊直校正後立即用牆體拉結筋固定其位置。然後在澆築、振搗混凝土前將構造柱中心線引向圈樑模板或”柱腔“上口上,使鋼筋骨架中心與柱中心線對齊。這樣才能保證構造柱的正確位置。

  5.2設計為馬牙搓的構造柱,從每層柱腳開始,砌築時必須嚴格執行先退後前的原則,阻保證柱腳為大斷面。每一馬牙搓的齒高一般約為30cm***5層磚高***,齒深不小於6cm。當齒深為12cm時,其上口採用一層進6cm、再一層進12cm的方法,使馬牙搓上口死角的混凝土能保證澆搗密實。

  5.3鋼筋骨架應隨分柱段施工面分段梆扎,綁紮點要牢固可靠,避免錯位和滑移。豎向搭接頭長度一般為35d.構造柱箍筋應在圈樑上下均不小1/6層高或45cm高度內,箍筋間距不大於10cm.對於沿牆體每隔500mm設定一道2根06拉結筋的要求,必須嚴格要求砌築者隨砌隨放,並保證放入固定在密實的砂漿水平灰縫中。

  5.4嚴格執行配合比攪拌工藝要求。粗骨料位徑宜用2cm下,坍落度宜控制在5—7cm.分段澆注時要按規定留置相應試塊。

  5.5構造柱混凝土通常是分段澆灌的,一般每層作為一個施工段,柱段的施工高度不宜大於2m.每層柱的底部預留清掃口,便在澆灌前清掃柱模板內的砂漿、木屑、磚碴等雜物。新的混凝土柱段澆築、振搗前,對銜接處的舊混凝土面需剷除鬆動石子,並用水沖洗。再用構造柱混凝土配合比中的灰砂量配置鹹水泥砂漿,鋪在舊混凝土面上,厚度為1~2cm,保證新舊混凝土結合有可靠的質量。

  5.6構造拄振搗操作要設專人負責。澆注過程中設人對澆注柱段進行觀察,以免出現漏漿、過振、中間受阻混凝土澆注不到位等現象。澆搗柱混凝土時,宜用插入式振搗棒分層振實。振搗棒隨振隨撥,分層振搗厚度不超過300mm_為宜。振搗時嚴禁振動磚牆、鋼筋,以免造成牆體鬆動、拉結筋脫開或鋼筋骨架變位。澆注前必須澆水淋溼磚砌體和木模板,並封閉清掃口。構造柱與圈樑相交處必須同時澆搗。

  總結

  正確使用構造柱,是改善砌體結構抗震效能的重要措施,它與圈樑共同作用約束了磚砌體的開裂,使裂縫不致進一步擴充套件,既使開裂也不致於倒塌,使之由很脆的材料組成的結構獲得可觀的抗變形能力。

  篇2

  談建築節能在房屋構造設計中的應用

  【摘要】房屋建築節能影響著能源的安全使用、國家的長遠建設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格局,因此我們要重視房屋建築節能設計。使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努力改善生態環境,加大資源的利用力度,為國家長久持續發展創造條件。

  【關鍵詞】建築節能;結構設計;應用

  1、導言

  在建築節結構節能的設計中,充分利用建築材料,開發研究新型材料和新型能源系統,對於建築的基本設計,比如採暖、採光、牆體門窗設計、燈管照明等都要以節能為目的,以實現太陽能系統與建築的統一結合,進而加大對太陽能光熱系統的研究。總之,實現可持續發展和合理利用資源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建築節能設計。建築節能設計能夠促進建築行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提高,對於我國建築行業的快速發展和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起著重要的意義,有利於推動建築行業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

  2、加強我國房屋建築節能設計的必要性

  2.1緩解能源緊張形勢的需求

  自我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後,我國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我國的經濟水平和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但是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建立在大量資源消耗基礎上。長期以往,我國經濟發展必然面臨嚴峻的資源短缺問題,並且最終制約經濟發展。而建築領域屬於高能耗行業,是我國形成資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僅建築施工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而且房屋建築設計模式也影響房屋使用中的能源消耗情況。房屋建築作為我國建築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房屋建築的節能設計,減少房屋建築的資源和能源消耗,可以極大地緩解我國日益嚴重的資源短缺與經濟發展對資源需求之間的矛盾。因此,在房屋建築設計階段必須做好節能設計。

  2.2建築行業可持續發展的需求

  在房屋建築設計中重視節能設計是對設計人員的挑戰,節能設計的要求有助於提高設計人員的設計水平,促進建築行業優化自身結構,促進建築行業的發展。如果在房屋設計中重視節能設計,可促使科研人員對節能技術及材料的研發力度,設計人員也會根據節能設計的要求將當前最新的節能技術以及節能材料應用於房屋設計中,提高我國建築節能施工和設計的水平,提升我國建築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不僅如此,房屋建築設計中重視節能設計也是符合我國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有助於我國房屋建築的全面發展。

  3、房屋建築結構設計中的節能設計

  3.1建築照明的節能設計

  首先,在建築地下車庫的照明設計時可採用區域性的時間控制照明,劃分為車道照明和車位照明兩個區域,具體操作為在白天關閉車位照明僅開啟車道照明,傍晚開啟全部照明,隨著也越來越深逐漸從車位照明轉為僅車道一側照明開啟,這樣不僅使管理更加方便更重要的是可以節能;其次可以按照需求進行燈光照明控制,在只有管理人進入的裝置區域如地下配電室、電梯機房等可設定相應的感應器來控制燈光的開啟與否,有人進入時感應開啟,人員離開後感應器操控機器延長一段時間後再使燈自動熄滅;其三,還可以採用控制光通量的方式達到節能的目的,在建築結構設計中設計對燈具光輸出的調節機制,在保證燈光照明需求的同時控制光通量保持在最小,以減少能量的消耗。

  3.2建築牆體和門窗的節能設計

  建築牆體節能設計的重點就是保溫效能和蓄熱能力,通常採用的節能設計牆體有單一材料外牆、保溫夾心型複合牆、內保溫複合牆以及外牆之外的保溫措施等,這些建築牆體的結構設計在節能上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可行性和較好的節能效果。在建築門窗的節能設計中,重點考慮的是門窗的保溫性和氣密性,這兩項效能不僅決定了建築設計的舒適度而且與節能性有重要的聯絡,門窗節能設計通常採用內襯鋼窗框的設計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門窗的傳熱效率,提高建築整體的保溫效能。而在玻璃節能設計上可採用中空玻璃的方式來增加保溫效能,達到節能的效果。

  3.3房屋屋面節能設計

  屋面節能設計中,選擇保溫材料至關重要,不能選擇導熱係數太高且密度太大的材料,也不能選擇吸水效能好的材料,膨脹珍珠岩保溫芯板作為新型的保溫材料,具有價格低廉、施工方便,對環境的汙染小等特點,用來代替水泥珍珠岩或者瀝青珍珠岩,並且這種芯板是柔性材質,能夠應用於平面和曲面的屋面,它的效能在保溫工程中被廣泛認可。一般房屋屋面的保溫材料多采用正鋪法,高層施工採用倒鋪法。倒鋪法通常使用質量輕、高輕度、低吸水率的聚苯板的保溫材料在防水層上設計保溫層,這種設計方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保溫材料的保溫效果,並降低防水材料受外界溫度變化的影響;減少材料施工過程中的損壞,提高防水材料使用壽命以及增加防水材料的節能效果。此外,屋面節能設計採用淺色系斜坡設計方式,一是提高隔熱效果及降低能耗,二是方便排水和預防屋面滲漏。

  3.4建築採暖節能設計

  建築的採暖、空調等是建築節能設計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建築採暖、空調的設計應以提高裝置效率和控制總耗能為目的來達到節能的目的。根據地區氣候溫差的不同計算全年的採暖和空調的耗能,控制空調和採暖的耗電量,採用使用效率較高的空調、採暖裝置,減少能耗。

  3.5節能設計中新能源的應用

  以達到減少建築能源消耗、節能的目的,在建築結構設計中引入新能源,國內外許多建築行業開始了這一計劃。太陽能與建築機構形成有機整體,首先被引入建築結構設計的節能設計中,減少了能量的消耗。為了完成太陽能與建築機構有機結合,這就要求通過恰當合理的方式將太陽能系統考慮在建築的結構設計中,並有機的結合到建築設計中,從而進行統一的施工。太陽能系統在建築結構設計中的應用,不僅要達到節能的效果,而且又不能給建築本身的安全性和實用性產生負面影響,乃至美觀的成度,在建築現有條件的基礎上實現太陽能光熱系統與建築結構的有機結合。

  安裝太陽能系統時最主要的是考慮到建築樓層的高度,樓層高度決定了接受太陽光強度的大小,樓層越高,遮擋物就越少,越能接收到更多的太陽光的輻射,增大了安裝在樓層上的太陽能板對光的吸收效率,次要的是考慮到樓層之間的間距,滿足一定的日照要求條件,在滿足室內光照的程度上,同時又要保證太陽能系統的吸光效率,最後,還要考慮到樓層的表面積,表面積越大,太陽能系統吸收光的效率越高,越有利於能源的節約,從而做到了利用太陽能系統來達到節能的目的。

  3.6合理控制體形係數

  通常情況下,建築的體形係數應控制在小於0.3。因為建築表面積越小,則熱損失越小,對建築節能就越有利,因此應控制建築的平面、立面儘量減少凸凹面的存在,當然,個別部位的點綴並不礙事。在這裡處,平面型通常都是長方形,表現為行列式,能增加冬天室內的陽光照射,減少夏天的強烈太陽輻射,此外,通過合理科學組織穿堂風,也能促進空氣對流,小範圍內製造出適宜的氣候,減少能源的消耗。

  4結論

  在房屋建築行業對建築節能設計的研究有著深遠的意義,結合新時期的社會發展背景,節能建築設計人員會越來越受歡迎。所以相關設計人員一定要在自身的發展上下工夫,平時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不斷學習,打好基礎,逐步提高,不斷提高房屋節能建築的設計水平,為我國的房屋節能建築設計工作多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莉.談建築節能在房屋構造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築,2015,21:156-157.

  [2]吳昌亮.建築節能在居住建築設計中的應用[J].建築與文化,2015,07:170-171.

  [3]董瑋.節能措施在住宅建築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05:11-12.

>>>下一頁更多精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