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文化小論文參考

  旅遊文化是一種全新的文化,是旅遊活動發展到一定階段,以旅遊活動為核心而形成的關於旅遊的文化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文化。由於受到中國文化發展歷程的影響,中國旅遊文化也呈現出特色鮮明、歷史悠久、生命力強和積澱深厚等特點。下文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淺談中國旅遊文化發展

  摘要:旅遊產業蓬勃發展,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也不盡相同,近幾年來,旅遊業的興起也反應了經濟水平發展提升,也展示了文化事業的繁榮進步,本文就旅遊文化的內涵和形式及意義做了相應的闡述。

  關鍵詞:旅遊文化內涵 形式 意義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提高,旅遊產業的發展也加快了腳步,各種大型節假日旅遊套餐,特色旅遊線路,經典旅遊行,紅色之旅等詞彙紛紛出現。旅遊無疑成為人們休閒度假,放鬆心境的一種方式,旅遊不僅是觀光,其實也是一種文化,是地域性、多元性、民族性、藝術性等多方面因素融合的特色產物。也是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1發現旅遊文化,剖析深層內涵

  文化旅遊就是以旅遊經營者創造的觀賞物件和休閒娛樂方式為消費內容,使旅遊者獲得富有文化內涵和深度參與旅遊體驗的旅遊活動的集合。

  1.1文化資源的體驗過程

  旅遊文化存在地域差異,以文化的交叉互動相互融合,並具有民族性、藝術性、神祕性、多樣性、互動性等特徵。旅遊的過程就是旅遊者對旅遊資源文化的內涵進行體驗的過程,也是感受旅遊文化的一個獨到之處,它給人一種特殊的文化感受,這種文化感受以承載著旅遊文化的內涵,並以景點為媒介,體現了審美情趣的激發功能、教育啟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託功能。

  1.2文化活動的再現過程

  旅遊文化也指鑑賞異地傳統文化、探求文化名人古蹟或參加當地舉辦的各種特色文化活動為特定目的的旅遊。這種文化活動在現行的旅遊中還較為時尚。這種文化活動是一種傳播過程,是一種旅遊文化重複再現過程。具有關聯性高、涉及面廣、輻射性強、帶動性強而成為新世紀經濟社會發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興產業。文化旅遊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宗教等內容。其涵蓋性強,幾乎可以囊括所有相關的產業。

  1.3文化背景的還原過程

  旅遊的專案包含眾多,但是近些年來,人們更加註重其中旅遊的文化背景和深層次的內涵,在相應的歷史遺蹟條件下,真是重現當時的歷史情景,展現歷史文化風貌,還原歷史,扣人心絃,在這一過程中,把文化背景的作用突出的展現出來了,這一特點也與遊客的需求息息相關。其目前較為普遍的是以人文資源為主要內容的旅遊活動,包括歷史遺蹟、建築、民族藝術和民俗、宗教等方面特色旅遊。也是集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於一體的大旅遊活動。

  2 研究旅遊文化,區分內在層次

  2.1歷史文化,重現歷史

  歷史文化文物所展現的歷史風貌,其中所包含歷史知識更具文化內涵,對曾經的社會關係,文化風俗很好的展示,是旅遊者所關心和進一步瞭解的,歷史文化旅遊就更注重這一方面的導向,及時的給民眾以歷史教育,真實反應當時社會的情境,影響人們珍惜歷史文化,樹立民族感和對歷史的繼承感。

  2.2現代文化,展現風範

  現代文藝作品給人以陶冶情操,養心凝神,提升欣賞境界,在旅遊活動中廣泛存在,新的科學技術展覽、令人驚歎,從而在旅遊文化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旅遊者對科技的追求,追求環保高新等科技,促使創新發展得到繼承。這也是文化旅遊的一個積極方面。展現科技進步的同時,也是提升國力,凝聚人心的過程,不僅展示的是一種技術,也是一種民族的向心力。

  2.3民俗文化,陶冶情操

  旅遊景區中還包含著一種型別,就是以當地的節日慶典、祭祀、婚喪、體育活動和衣著服飾為主要特徵的民俗文化。這種文化所展現的是當地地域特色,一個區域或者說是一個民族特有經歷所保留下來的獨特的生活習慣以及節日的特性,其中包含著這個民族的所區別於其他區域的獨有風範,讓人回味,值得紀念,這也是吸引旅遊者的一個特有現象,能夠讓人們更多的瞭解歷史文化,起到傳承和融合民族情感的作用。

  2.4道德文化,樹立文明

  旅遊文化所展現的人際交流、歷史故事很大層面上展現的了道德文化的追求,給旅遊者一個真實的教育啟迪的過程,一些從古至今的道德情操,以及文化理念,並非是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褪色的,反而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和認知。成為旅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給人們重現歷史場景,並進行道德層面的一次洗禮和加深的過程,是旅遊文化的突出組成部分。

  3 弘揚旅遊文化,推動文化發展

  3.1帶動經濟發展

  旅遊經濟的發展,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繁榮,對於人們的消費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近些年來,旅遊的人數增加,無論是小長假、假期、蜜月旅遊、紅色之旅等旅遊線路,都是異常的火爆,一定程度上的推動了經濟的發展,這也說明人們生活水平的發展進步。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了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在旅遊產業上就得到了一定的體現,人數的增加也說明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提升,也是文化發展的一個側面反映。

  3.2提升價值觀念

  旅遊文化的發展,旅遊產業的進步,對旅遊者的認知有一定的引導和促進作用,特別是對青少年的影響可謂是較為深遠,能夠對歷史有進一步清晰的認識,對科技有更深層次的追求,對民族文化有更清楚的瞭解,對價值觀念有進一步的方向。旅遊文化的作用是十分明顯的,不僅放鬆心情,還能學習和領會文化內涵,推廣文化的行之有效的手段,從歷史中歸納總結,從現實中反思自己,無論對青少年的成長還是歷史觀的培養都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3.3尊重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的發展,讓我們看到過去,尊重歷史也讓我們銘記歷史,旅遊文化也真是歷史在現實中的反應,讓我們清醒認識過去,有驚歎、有奇蹟、有悲歡、有更替。也正是這些歷史故事、歷史遺蹟還在默默發揮著他的獨特魅力,也真是這種魅力,影響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不斷的傳承和發展。文化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積澱物;文化的發展具有歷史的繼承性,現代的我們應該樹立正確的文化導向,追求正確的文化價值,以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引領,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進旅遊文化進一步發展,為國家建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陸仁柱.經濟全球化與中國文化[J].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11***.

  [2]王麗梅.論全球化對中國經濟和文化的影響[J].吉林商業高等專科學報,2004***2***.

  [3] 周朝琦等.品牌文化:商品文化意蘊、哲學理念與表現[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4] 陶曉紅.品牌文化是品牌力的重要依託[J].管理現代化,2003***2***.

  篇2

  論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國旅遊業的發展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文化旅遊將成為一種倍受青睞、生機盎然旅遊形式。本文分析了許昌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的內容和現狀,並有針對性的提出了對策思路。

  關鍵詞:文化旅遊資源 許昌三國文化 後花園旅遊 建安文化

  一、中國傳統文化對旅遊的影響,及文化旅遊資源在旅遊業發展中的地位。

  要加快中國旅遊業的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就必須高度重視旅遊文化建設。

  首先是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的必然要求。“現代旅遊現象”實際上是一項以精神、文化需求和享受為基礎的,涉及經濟、政治、社會、國際交流等內容的綜合性大眾活動。文化因素滲透到旅遊的各個方面,文化是旅遊者的出發點和歸結點,是旅遊景觀吸引力的淵源,是旅遊業的靈魂,旅遊者的旅遊行為是一種文化消費行為。其外出旅遊的動機和目的在於獲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滿足;而旅遊經營者要達到贏利的目的就必須提供一種能滿足旅遊者文化享受的旅遊產品。因此旅遊的文化本質特徵必然要求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優先發展旅遊文化。

  其次,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旅遊業保持自身特色的決定性因素。人們常說:民族的東西是獨特的,文化的流傳是久遠的。一個國家的旅遊業若缺少了傳統文化底蘊,便失去了特色,也便失去了強大的吸引力。實踐表明:舉凡旅遊業昌盛之國,莫不以旅遊文化取勝。因此旅遊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旅遊業的過程中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

  再次,旅遊文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旅遊是以一國一民族獨特的文化招攬旅客賺取外匯的文化經濟。”為此,世界上許多國家先後實現了“文化經濟”的新戰略。從我國旅遊業發展的實踐來看,“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已成為發展旅遊業的一大特色和主要經驗之一。

  二、許昌三國文化旅遊資源現狀

  許昌位於河南省中部,黃淮平原西側。有著悠久的歷史,禹治水有功,舜授禹以夏伯,夏啟建都在禹縣境內,商朝這裡分佈的諸侯國和部落有:歷、熊氏***今長葛***、昆吾***今許昌縣***等;西周分封時有許、鄢、康、郟等諸侯國;春秋時期有魯、許、鄢、胡等諸侯國;戰國時分屬楚、韓、魏國;秦並天下,行郡縣;漢興,承秦制,;東漢獻帝劉協遷都許昌,許昌進入鼎盛時期。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經過歷代戰亂,幾經滄桑,許都遭到嚴重的破壞。歷史悠久的許昌最負盛名的莫過於三國文化。

  ***一***建安文掌

  “聞聽三國事,每欲到許昌”。許昌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漢魏帝都所在,是曹魏集團同吳蜀抗衡的軍事大本營,也是當時我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曹氏集團雄踞許昌25年之久,終於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而且為一統全國奠定了基礎。曹氏父子還開創了“一帶風骨,百世流芳”的建安文學。

  建安,本是東漢王朝最後一個皇帝漢獻帝劉協的年號***公元196~220***,由於世積亂離,風衰亂俗的時代特徵,造就了這個時期獨特的文學風貌,由於這一時期的主要作家大都活躍在建安年間,因而後世把這一歷史階段的文學統稱為建安文學。

  ***二***三國古蹟遍許昌

  1、許昌的三國遺址,大體都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1***、三國時期遺存至今的古蹟,亦即真跡。有曹操奉天子以令諸侯的許都古城遺址和漢獻帝祭天的毓秀臺遺址,許下屯田***軍屯民屯***的營、屯遺址,許田圍獵的射鹿臺遺址,曹丕登基的受禪臺遺址,受禪碑等。

  ***2***、雖源於三國曆史,卻摻入了《三國演義》和民間傳說的內容,歷代為紀念三國名人軼事而興建的名勝古蹟,如漢獻帝的衣冠冢愍帝陵,曹操論事城和議事臺遺址,關羽夜讀《春秋》的春秋樓,關羽挑袍的灞陵橋等。

  2、許昌的三國名勝古蹟,有三個突出的特點。

  ***1***、分佈廣。遍佈許昌縣,鄢陵縣,禹州市,長葛市和魏都區,尤其從許昌縣和魏都區為最多,相對比較集中。

  ***2***、真跡多,如漢魏許都古城遺址,曹丕受禪臺遺址和受禪碑等。

  ***3***、品位高,如漢魏許都古城遺址出土的戰國玉壁、四神柱礎和榆林出土的辟邪等,均屬國家一級文物。又如論述曹丕受禪過程的“受禪碑”,稱“三絕碑”,是我國書法藝術的瑰寶。

  三、許昌三國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的思路和構想

  ***一***、加大旅遊資源整合力度,發展特色旅遊。

  要充分發揮許昌市旅遊資源的特點,精心打造豐富多彩的旅遊產品和旅遊線路。一是大力提升三國文化旅遊品牌的形象和質量。要在強力開發三國文化園的同時,豐富景區內涵,提升景區品位。二是著力打造休閒旅遊產品。要緊緊抓住當前休閒觀光旅遊熱的機遇,完善景區服務設施和服務功能,使之成為周邊城市假日休閒的主要目的地。四是推出工業旅遊、農業旅遊、高校修學遊等特色專案。

  ***=***、拉長產業鏈條,增強帶動功能。

  旅遊業發展空間大,產業關聯性強,要緊緊圍繞吃、住、行、遊、娛、購六大要素,對旅遊資源進行多層次、綜合性開發,為遊客提供方方面面的服務,實現旅遊產業由“門票經濟”向“產業經濟”的轉變,充分發揮旅遊產業的多種功能。圍繞旅遊開發,要積極扶持和引導農民和有關企業大力發展有特色的綠色旅遊食品;鼓勵旅遊景點和旅遊企業,挖掘開發能夠反映新鄭地域文化特徵的旅遊商品;引導商貿流通、交通運輸等傳統服務業,在為旅遊業發展提供服務中求得自身的更大發展。資訊、金融等現代服務業,要與旅遊業緊密結合,互相滲透,共同發展。文化、娛樂、保健等行業要圍繞旅遊業,做好促進自身產業發展的大文章。

  ***三***、提高服務質量創名牌旅遊產品

  品牌的建立必須以旅遊產品的質量為基礎,一個優質的產品未必就是名牌,但真正的名牌必定是優質產品,劣質產品是斷然無法成為名牌的。

  創旅遊名牌必須以人為本。以人為本,不僅要以遊客為本,更要以一線服務人員為本,這一點在旅遊業尤其重要。很多時候,服務人員態度不好、不尊重遊客,是因為經營者、管理者不尊重員工。旅遊企業應該是遵守勞動法的模範,否則,很難從根本上保證服務質量。

  創旅遊名牌必須突出特色。特色和質量一樣是打造名牌的前提,旅遊是差異吸引,沒有特色就沒有吸引力。要大力引導有特色的旅遊企業,提高質量,佔領市場,形成品牌效應。

  創旅遊名牌必須規範宣傳。名牌是優質的代名詞,是信譽的通行證,是引導消費者選購的指路燈。應當規範旅遊廣告市場,是名牌可以使用什麼標誌,不是名牌應該嚴厲禁止使用類似標誌和模糊語言,以防劣質企業鑽了空子。

  創旅遊名牌必須倡導誠信。授予名牌資格的政府機構,要嚴格把關,不隨意降低標準,維護其權威性,誠信對待消費者,樹立較高的公眾信譽度。要引導名牌企業建立誠信體系,確保其品牌的長效信譽度。

  ***四***、全面提高旅遊服務質量。

  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努力打造許昌旅遊的服務品牌。要堅持科學管理、規範管理、精細管理,開展文明服務、人性化服務、細微服務。大力推行和實施旅遊管理和服務質量標準,完善旅遊服務質量體系建設。積極開展旅遊景區創A、旅遊飯店創星活動,不斷提高旅遊經營單位的管理和服務質量。切實推進旅遊行業誠信建設,建立旅遊經營單位和從業人員等級評定、信用監督和失信懲戒制度,構建旅遊誠信體系。

  ***五***、加強旅遊教育,培養旅遊管理人才

  河南旅遊學院常務副院長王***說:“旅遊業的快速發展給國際和從業人員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旅遊業已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旅遊行業也成為全國的十大高收入行業之一,每年提供的就業崗位600多萬個。”目前,旅遊管理專業人才畢業生人數遠遠滿足不了旅遊市場迅速增長的需要,旅遊人才缺口很大。

  加強旅遊從業人員培訓,全面實施旅遊從業人員資格認證制度。要利用我市高校教育資源優勢,建立旅遊人才培訓基地,培養不同層面的旅遊管理和服務人員。對在職旅遊骨幹人員進行強化培訓,不斷培養旅遊行業職業經理人員和高階服務人員,特別要注意加快培養高階導遊人員。要積極引進高層次旅遊管理服務人才,提高旅遊行業的管理素質和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