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初中作文寫作技巧

  作文是初中語文學習科目中重要的一部分,學生想要寫好作文就應該學會掌握相關技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於的相關資料,供你參考。

  

  1. 設問開篇,無沿無邊:往事如煙,隨著時光的流逝,大都漸漸淡忘,而那雙眼睛,怎能使我忘懷?--

  2. 名言指路,開宗明義:培根說過:"無真實朋友之人,可以謂之真可憐而永陷於孤獨生活之人。"他的話道出了朋友的重要。是的,假如一個人喪失了友情,他簡直無法生存在世界上。--

  3. 對比映襯,突出重點:隨著歲月的流逝,許多人漸漸被我淡忘了,然而,有那麼一雙眼睛,一種聲音一個身影,至今縈繞在我的心頭,久久不能忘懷。--

  4. 倒敘開頭,吸引讀者:當我們乘著離開國防教育學校的時候,不知道為什麼,淚水竟然在我的眼眶裡打轉。

  語文初中作文1:成長需要挫折

  沒有暗礁的人生不會完美,沒有風浪的生活不會豐富,沒有挫折的成長不會讓我刻骨銘心。

  每個人的成長曆程需要的東西都會有所不同,無限的鼓勵與關懷會讓有的人上進;一張 書桌、一個上學的機會會讓有的人知足。而我則認為,成長,需要挫折。

  或許有人會問:“一帆風順的成長不好麼?”我會搖搖頭說:“只有挫折,才能讓我真正成長呀!”

  倘若成長的道路總是暢通無阻的,那隻會讓我依然擁有著那份嬌氣,不懂得天外有天,不懂得在逆境中成長,不懂得在風雨中尋覓那一道彩虹。只有親身經歷挫折,才會刻骨銘心,那樣才能讓我真正成長。

  我們成長的道路的主題之一就是學習,面對高手如雲的競爭,我卻保持異常的鎮定,因為,失敗過後讓我懂得更多。

  以前我總認為我的成績不錯,沒有誰能搶走我在年級前十名的寶座。可是,在我沾沾自喜的時候,別人早已埋頭苦幹了。終於,在第一次的月考中,我失敗了。以前心中的沾沾自喜,卻化作考試後傷心的淚水。那一次失敗的痛楚在我心中抹不去。窗外的雨淅淅瀝瀝,窗裡的我卻在思考如何在挫折中站起。那一次,讓我明白自己實在太在乎分數了,坦然面對或許就是成功。法拉第曾說過: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渴望一定成功。學習上挫折或許會在成長曆程中留下烙印,但是它總能讓我真正成長,也意味著只有加倍努力 ,成功才會屬於自己。

  淅瀝的雨將會化作明日的雲彩,成長的挫折將會給我帶來動力。雖然我沒有斐然的成績,但我依然努力,即使荊刺會給我帶來再多的挫折,我也會坦然面對。

  成長,需要挫折。只有挫折,才能讓我成長,才能讓我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步履輕鬆。

  挫折只會是成長曆程中一道美麗的風景線,我會在挫折中站起,踏入更遙遠的成長道路。

  語文初中作文2:樂趣

  早晨,推開窗旁陽臺的門,小心地扶著木把手。坐在木椅上,抬頭看外面,是一望無際的藍天白雲和數也數不盡的灰牆瓦片……在西塘古鎮的兩天一夜,我按下關機鍵,讓手機靜靜躺在包裡。當視線從幾英寸的小螢幕移向眼前的美景,我在現實世界裡找到了久違的樂趣。

  解放了雙眼,我發現小橋流水的纏綿與感性; 啟動了嗅覺,我聞到空氣的清新與柔軟。漫步著,我竟突然生出一種自己身處“桃花源”的錯覺來了。那是從螢幕上從來沒有得到過的樂趣。

  想起昨晚的遊船,昨晚的瀲灩水波,昨晚明亮的紅燈籠。我坐在烏篷船裡,濃重的夜色將整個小鎮籠罩在無窮無盡的墨色中,小船置身於溫柔水波的輕歌曼舞中,飄飄然於世間。槳公站在船的最前頭,將嘎吱嘎吱的木頭船慢慢推向岸的那一頭。這樣的樂趣,手機屏上變換不出呀!

  對了,岸邊還搭著個戲臺,幾個演員站在臺上咿咿呀呀地唱些什麼,我聽不懂,卻覺得好聽。可能是因為那軟糯的嗓音,也可能是因為那清脆悅耳的玲瓏曲調,沿著水波,流向那邊墨一般的夜空去了。槳公繼續搖著船,想起魯迅先生在《社戲》裡描寫的場景,彷彿自己搖身一變,成了其中的“迅哥兒”。十月不涼的風輕輕撲上,又轉瞬消失在身邊,小船兒搖啊搖,紅燈籠曳啊曳,我在遊船中醉了又醒,醒了又醉,流連在無盡的波浪中了。這樣的樂趣,手機屏裡怎能流淌出來?

  當智慧手機成了我們接觸世界的***,當地鐵裡、校園中、聚會上個個都成為“低頭族”時,我們究竟對多少真實的樂趣視而不見?儘管,我們終究不能也不必徹底放棄手機,但適時與它暫別,把視線從虛擬世界移向現實世界,你一定會發現:線下的世界,大有樂趣!

  語文初中作文3:驅散心靈的霧霾

  說起天氣,近期人們談論最多的可能就是霧霾。今年兩會,霧霾又一次成為媒體和代表委員們關注的話題之一。3月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發言人傅瑩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關於“面對越來越重的霧霾,老百姓除了戴口罩,還能靠什麼”的提問時表示,霧霾問題現在已成為中國一些城市標誌性的難題,治理霧霾我們正在行動當中。3月13日,國務院在答記者問時也指出,霧霾問題已成為重大的民生問題,要向霧霾等汙染宣戰。

  空氣因受到汙染、缺乏流動而產生霧霾。生活中,人們在忙碌和壓力下會產生各種負面情緒,如果不善於自我調節,情緒垃圾無法排解,長久積壓在心裡,也會使心靈環境受到汙染,出現心理上的焦慮、低沉和抑鬱。我們不妨稱之為心靈上的“霧霾”。心靈上出現“霧霾”,負面情緒因子也會像PM2.5一樣,瀰漫在人的整個心理狀態中,一點點毒害心靈,影響人們對生活的態度,使人變得消極悲觀,甚至還會出現偏激行為。前不久剛宣判的復旦大學投毒案的凶手林森浩,在法庭陳述中認為自己犯罪的根源就是心理上的內向自卑、嫉妒仇恨。可見,驅散心靈的“霧霾”,讓自己擁有一個陽光的心態,對人的健康全面發展十分重要。

  晴日的陽光、新鮮的空氣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財富,要驅散空氣中的霧霾,需要陽光的作用和空氣的流動。同樣,內在的陽光與活力也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驅除心靈的“霧霾”,需要我們樹立起陽光心態,學會自我疏通的方法,通過不斷接受健康正面能量的薰陶激勵,卸掉心理包袱,甩去情緒垃圾,給快樂騰出更多的地方。一個總是記住痛苦與不快的人,必然總在痛苦不快中生活;一個善於忘卻痛苦與不快的人,才會擁有豁達的胸懷和快樂的生活。

  驅散心靈的“霧霾”,需要積極樂觀地對待周圍的世界,多從外部環境中接受健康向上的東西。有這樣一則故事:一個年輕人去問一位得道高僧:“我如何才能做到讓自己快樂,也讓別人快樂呢?”高僧說:“把自己當別人,把別人當自己,把別人當別人,把自己當自己。”細細品味,富含哲理。一個人,在成功之餘想想他人的感受就不會肆意驕橫,在失敗之餘想想他人的感受就不會垂頭喪氣,喪失信心;要為別人的成功而高興,而不心存嫉妒,為別人的失敗而難過,而不暗地得意;在尊重別人中多與人為善,在自尊自愛中努力錘鍊品性修養。

  治理霧霾是一個系統、長期的工程,必須堅持不懈努力,找準導致霧霾的“元凶”,不能坐等空氣、大風等自然因素去驅散霧霾,而是要探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方式的轉變,這才是根本緩解、消除霧霾的必由之路,是從源頭上遏制霧霾。同樣,對待心靈的“霧霾”,我們也應持之以恆地培養積極陽光心態,通過不斷加強學習、加強修養,讓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變得成熟過硬,以晴空萬里的強大內心走好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