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紫花地丁的功效與作用

  紫花地丁是一種常見的中藥,那麼你知道是什麼嗎?下面小編給你詳細的介紹,一起來了解吧!

  是什麼

  1. 治疔瘡腫毒:紫花地丁草,搗汁服。***《千金方》***

  2. 治癰疽發背,無名諸腫:紫花地丁草,三伏時收,以白麵和成,鹽醋浸一夜貼之。***《孫天仁集效方》***

  3. 治一切惡瘡:紫花地丁根,日干,以罐盛,燒煙,對瘡薰之,出黃水,取盡愈。***《衛生易簡方》***

  4. 治乳吹並一切毒:黃花地丁***即蒲公英***、紫花地丁各八兩。以長流水洗淨,用水熬汁去渣,又熬成膏攤貼。***《惠直堂經驗方》地丁膏***

  5. 治實熱腸癰下血:鮮紫花地丁八錢至一兩***乾的五至八錢***,和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服二次。***《福建民間草藥》***

  6. 治黃疸內熱:地丁末。酒服三錢。***《乾坤生意祕韞》***

  7. 治腸炎、痢疾:紫花地丁、紅藤***大血藤***各一兩,螞蟻草***萹蓄***二兩,黃芩三錢。煎服。***蘇醫《中草藥手冊》***

  8. 治前列腺炎:紫花地丁、紫參、車前草各五錢,海金沙一兩。煎湯,每日一劑,分二次服,連服數日。***蘇醫《中草藥手冊》***

  9. 治喉痺:箭頭草葉,研,入醬少許,筆蘸入喉中,吐。***《普濟方》***

  10. 治小兒走馬牙疳,潰爛腥臭:紫花地丁根不拘多少。用新瓦焙,為末,搽患處。***《滇南本草》***

  11. 治小兒肝熱鼻衄:紫花地丁***鮮***二至三兩。加蜂蜜一兩,水煎服,連服數日。***湖北《中草藥土方土法》***

  中藥紫花地丁的基本資訊:

  【別名】堇堇菜、箭頭草,地丁、角子,獨行虎,地丁草,寶劍草,犁頭草,紫地丁、免耳草,金前刀,小角子花。

  【來源】藥材基源: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的全草。採收和儲藏:5-6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全草,先淨,晒乾。

  【原形態】多年生草本,高4-14cm;果期高可達20餘cm。根莖短,垂直,淡褐色,長4-13mm,粗2-7mm;節密生,有數條細根。葉多數,基生,蓮座狀;葉柄於花期長於葉片1-2倍,具狹翅,於果期長可達10餘cm,上部者較長,呈長圓形、狹卵狀披針形或長圓狀卵形,長1.5-4cm,寬0.5-1cm,先端圓鈍,基部截形或楔形,稀微心形,邊緣較平的圓齒,兩面無毛或被細短毛,果期葉片增大;托葉膜質,蒼白色或淡綠色,2/3-4/5與葉柄合生,離生部分線狀披針形。花梗通常多數,細弱,與葉片等長或高出葉片;花紫堇色或淡紫色,稀呈白色,喉部色較淡並帶有紫色條紋;萼片5,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基部附屬物短,末端圓或截形;花瓣5,倒卵形或長圓狀倒卵形;距細管狀,長4-8mm,末端圓;雄蕊5,花葯長約2mm,藥隔先端的附屬物長約1.5mm;子房卵形,花柱棍棒狀,柱頭三角形。蒴果長圓形,長5-12mm,無毛。種子卵球形,長1.8mm,淡黃色。花、果期4月中旬至9月。

  【生境分佈】生態環境:生於田間、荒地、山坡草叢、林緣或灌叢中。資源分佈: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

  【炮製】除去雜質,洗淨,切碎,乾燥。

  【鑑別】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回流30mm,濾過。濾液在水浴上濃縮至一定量,供下列實驗:①取上述溶液1ml,加2mol/l醋酸鈉-2mol/l已酸***1:3***混合液1ml,再加0.01mol/L,置蒸發皿中,蒸去甲醇,加飽和硼酸丙酮試劑1ml,蒸乾,再加10%枸櫞酸再酮試劑1ml,蒸乾,在紫外光燈***254nm***下顯淺蘋果綠色熒光。***檢查黃酮類******2***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2g,加甲醇20ml,在水浴上回流30min,濾過,濾液濃縮後,作供試品溶液。另取對照品槲皮素和蘆丁製成對照品溶液。分別取上述各溶液,點樣於同一矽膠H-1%CMC薄層板上,以氯仿-甲酸***20:10:3***展開,取出,晾乾,在紫外光燈下觀察熒光後,用1%三氯化鋁已醇液噴霧,幹後在紫外光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在與對照品色譜的相應位置,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