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難道只因從小立志反腐?下面小編就告訴大家,希望能夠解答您的疑問。

  :

  朱元璋出生在貧苦農民家庭,很小就給地主放牛。1344年,他家鄉安徽鳳陽一帶發生了嚴重的旱災、蟲災、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兄相繼死於旬日之內”。十七歲的朱元璋無依無靠,就到附近的皇覺寺當了和尚。不久,寺廟打發他以“化緣”為名去乞討。在三年的“遊方僧”生涯中,他走遍了安徽、河南許多地方。親眼看到元朝末年貪官汙吏奪取民財,強佔民女。廣大農民被田賦、徭役盤剝得背井離鄉,死在路上。他憤然喊出:“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貪財好色,飲酒廢事,凡民疾苦,視之漠然,心實怒之。”因此,他立志反元、反腐。

  朱元璋二十五歲棄僧從戎,投到以郭子興為頭領的反元部隊——紅巾軍中。

  在郭子興部隊的基礎上,逐漸招募了很多農民,還通過招降、俘虜、規勸等方法,收編了許多元朝官軍和其他反元集團的人。他們大多是農民出身,受過元朝官、兵和豪紳欺壓,有反元的積極性,但農民意識嚴重,生活散漫,自私自利。這支部隊在郭子興死後由朱元璋率領,南征北戰,屢立戰功。許多將領和士兵就出現了居功自傲、違法亂紀現象。特別是來自元軍和其他反元集團的人,原來就紀律很差,歸順以後惡習未除,一有戰功,就有恃無恐,肆意橫行,強佔民財民田,霸佔民女,嗜酒妄殺。面對這種現象,朱元璋就把整軍當做反腐的當務之急,狠抓不怠。

  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一月,朱元璋受郭子興之命初任“總兵”去增援和陽。先到和陽的是郭子興的內弟張天祐。張入和陽“暴橫多殺人”,把女人集中起來,準備帶回滁州。朱元璋趕到和陽,就嚴整軍紀,放歸女人,使家人團聚,“人民大悅”。以後,朱元璋取太平,據金陵,以至以後的一系列政治軍事活動中,無數次大整軍紀。

  朱元璋治軍整軍的特點是狠抓將,繼抓兵。他派將出徵以前,都告誡將士:征戰並非為“略地攻城”,重要的是“平禍亂以安民生”。“城下之日,勿奪民財,勿毀民居,勿廢農具,勿殺耕牛,勿掠人子女,有犯令者,處以軍法。縱之者,罰無赦。”朱元璋發現將領有問題,就嚴肅處理。他曾對徐達、常遇春等將領說:“聞爾等所畜家僮乃有恃勢驕姿,逾越禮法,此不可不治也。小人無忌,不早懲治之,他日或生釁隙,寧不為其所累?”朱元璋嚴誡諸將,將官也嚴管部下。

  朱元璋治軍整軍的另一特點是“言到法隨”。取太平以前,朱元璋就令人寫好“戒戢軍士”的榜文,一入城,便將榜文張貼出去。有士卒欲行“剽掠”,一見榜文,“愕然不敢動”。有一名士兵違令而行,被斬首示眾。此後,全城“肅然”,“人心悅服”。朱元璋治軍的再一特點是賞罰嚴明。洪武三年***1370***大封功臣時,他對那些論戰功該封高一級爵位,因有違法亂紀行為的人,如湯和、趙庸等四人,封了低階爵位。而對那些不自私貪財,服從調遷的人,如李文忠、鄧愈二人,則封高階爵位。

  正因為朱元璋嚴格治軍整軍,他的軍隊紀律嚴明。史載:取鎮江,“號令嚴肅,民不知有兵”。下婺州,“民皆按堵”。入南昌,“軍令肅然”。武昌降,“士卒無敢入城,市井晏然”。其後攻杭州、蘇州、大都等,都有類似的記載。開國以後,針對武將干預地方事務的作法,他下令:“民間詞訟,雖事涉軍務者,均歸有司申理,毋得干預”;“遇有造作,……其合用物料,並自官給,毋擅取予民。”不許軍人干預地方政務,不許軍隊直接向居民徵用器物,就有效地從源頭上避免了軍隊的腐敗現象。

  在整飭軍紀的同時,朱元璋更加關注政府官員的反腐問題。隨著戰爭的節節勝利,逐步建立了各級地方政權,其官員多是留任的元朝官吏,腐敗惡習嚴重地沿襲著。朱元璋說:“元朝之所以失天下,就在其官吏貪得無厭,……然此風流傳至今,未有遏制,如螻蟻蠅蚋本性難移一樣,貪官汙吏隨處皆是,不思悔改。”面對官吏“掌錢穀者盜錢穀,掌刑名者出入刑名”的腐敗現象,必須整飭政紀。

  朱元璋簡介: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佔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減免稅負,嚴懲貪官;派人到全國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戶口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