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常用藥物有哪些

  對於淤血體質的人,要注意活血化瘀的方法,其實許多中藥都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下面小編整理了活血常用藥物,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活血的中草藥有哪些

  1、活血的中草藥有穿心蓮

  心蓮味苦,性寒。歸心、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溼消腫的功效。

  宜於降火去燥。可治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流腦,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結核,肺膿瘍,膽囊炎,高血壓,鼻衄,口咽腫痛,瘡癤癰腫,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2、活血的中草藥有三七

  清代名醫趙學敏在他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說:“人蔘補氣第一,三七補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稱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現代研究發現,三七的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與人蔘有相似之處。其人蔘總皁甙含量超過人蔘。三七可擴張血管,降低血管阻力,增加心輸出量,減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在心血管病防治方面比人蔘有明顯的優勢。

  3、活血的中草藥有何首烏

  何首烏為常用的滋補強壯藥。以蓼科植物何首烏的塊根入藥,味苦、甘、澀,性微溫,若生用,功在潤腸通便;若制用,功在補肝腎、益精血。另有白首烏,是以蘿摩科植物大根中皮消的塊莖入藥,雖功同赤首烏,但補力較弱。由於何首烏有促進紅細胞發育,降低膽固醇,抗動脈硬化和輕瀉等多種藥理作用,故為重要的抗衰老藥物之一。它不僅為滋補強壯佳品,亦為烏髮、悅顏、潤澤肌膚之要藥。年邁體弱者常服則大有裨益。

  4、活血的中草藥有枸杞子

  以前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成熟果實入藥,味甘、性平,功能補腎生精、益血明目、烏髮悅顏,為滋補肝腎之佳品,被譽為歷代保健良藥。如《神農本草經》裡說:“久服堅筋骨,輕身不老,耐寒暑。”《食療本草》謂之能“堅筋耐老,除風,補益筋骨,能益人去虛勞。”據藥理研究,枸杞能降低血中膽固醇,有抗實驗性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故用其防治高血脂症、動脈硬化性高血壓、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

  常見的活血化瘀食物

  1、生薑:性溫,味辛。姜有促進血液迴圈、健脾和胃、殺菌解毒的作用。研究表明,生薑能降低膽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減少血小板凝集,預防心腦血管梗塞。

  2、山楂: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食鑑本草》裡說,它能“化血塊,氣塊,活血”。山楂有消食健胃、行氣活血散瘀的功效,所含的黃酮類物質能舒張外周血管,具有緩慢而持久的降壓作用,並能擴張冠狀動脈、降脂、強心。

  3、西紅柿:西紅柿含有多種活血化瘀的成分。果膠,可降低膽固醇;黃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圍的黃色膠狀物質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維持血管壁的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改善血液迴圈。

  4、洋蔥:辛溫,歸肺、肝經。洋蔥有溫陽活血的作用,具有良好的降脂作用。洋蔥含有的前列腺素A,是較強的血管擴張劑。它含有的蔥蒜辣素,能抗血小板聚集,因而能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與血液黏稠度,並降低血壓。

  中醫活血化瘀的方法

  1、中醫按摩:血液最容易在頭部、四肢這些遠離心臟的位置堆積,可以經常做頭部、面部、腳部保健按摩消散淤血。

  2、中藥滋補:丹七片,是寬胸理氣、活血化淤的上選藥物。還可以食用生三七粉,每次0.5克,每天1~2次,放入開水中沖服即可。

  3、運動鍛鍊:多做有益於心臟血脈的活動,如太極拳、八段錦、動樁功、長壽功、內養操、保健按摩術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動,助氣血執行為原則。

  4、日常調養:運動是最單純、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狀態。每日用半小時左右活動筋骨,促進血液迴圈和機體代謝,可明顯改善不適症狀。血淤體質在精神調養上,要培養樂觀的情緒。精神愉快則氣血和暢,有利血淤體質的改善。反之,苦悶、憂鬱則可加重血淤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