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吃不喝能活多久

  人到老年人,各項機能下降,需要多補充營養,但是一些老人會出現厭食的症狀。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人不吃飯能活多久

  1、老人不吃飯能活多久

  人是要吃飯的,因自然災害或其他原因而斷絕了食物供應的遇險者,總會想方設法尋找一切可能下嚥的食物,甚至是草根樹皮,所以不易確定他們的斷食時間。

  但也有一些人因主動進行絕食鬥爭等緣由而能長期地活下來。他們比專家學者所言的“只能活幾天”要長久得多,有的還活了好幾十天。為什麼?這一方面與身體裡的“庫存”有關,一方面又與身體的新陳代謝水平有關。絕食的人必定越來越軟弱無力,“能源”消耗會減少到最低限度,因而可以相對地延長生命。

  2、“瘦死”的生命極限

  1992年和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的醫學專家在這段時間蒐集了在醫院治療的573名病人的臨床資訊。病人的人均體重指數BMI***BMI=體重/身高的平方,正常值是20 25***已經低到了10以下---相當於一個1.7米身高的人,體重不到29公斤!大部分人都因為飢餓患上了浮腫,男人普遍比女人病情嚴重。

  3、老人養生原則

  3.1、低脂肪

  油吃多了有害身體。高脂飲食,特別是高動物性脂肪的飲食,與發生心血管疾病、膽囊炎、胰腺炎的關係密切。

  一般人平均每天動物食品攝食量達到150克時,就應控制食油量在20克左右為宜。老年人活動減少,消耗的脂肪也少,更宜少吃,特別是動物性脂肪。如果飲食是以素菜為主,可適量增加一點脂肪。

  3.2、低糖

  老年人常食高糖食品,弊大於利。因為老年人消耗的能量不多,血糖調節功能逐漸減弱,經常吃甜食和糖果,容易造成齲齒,引起缺鈣,身體易發胖,還易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等疾病。

  4、加強鍛鍊,增強體質

  中醫素有食補不如氣補之說。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冬季晝短夜長,陽光微弱,應多在室外鍛鍊,以補陽光照射不足。在冷空氣中活動可增強神經調節機能,提高造血功能和抵抗力,但鍛鍊不宜出大汗,以防感冒。避免在大風、大霧、雨雪等惡劣天氣中鍛鍊。

  老年人不吃飯的原因

  缺鋅也是老人味覺功能降低的原因之一。食不知味的老人還要多吃一些鋅含量高的食物,如牡蠣、扇貝肉、香菇、白蘑、芝麻醬、豬肝、山羊肉等,其中牡蠣的含鋅量最高,是補鋅的最佳食物,建議老人每週吃一次牡蠣。 細嚼慢嚥,可以刺激唾液分泌,以幫助更多的食物分子和味蕾起作用,從而增加味覺。平時,也可多食肉乾、水果乾、堅果等耐嚼食品,通過不斷地咀嚼鍛鍊唾液的分泌,讓味蕾保持活力,減慢味蕾的萎縮速度。 另外,每頓飯五六成飽,保證就餐前有一種飢餓感,能使味蕾處於興奮狀態,辨味功能和食慾也處於良好的狀態。

  如果老人在進食時,表現為特別怕吃生冷或油膩的東西,可能是胃裡寒氣太重、熱量不足。這時,可選擇生薑和草豆蔻作為菜品的調料,起到溫胃散寒、刺激味覺、增強食慾、減少油膩的作用。如果老人是由於消化系統功能下降,導致吸收不好、消化不良,則可選擇山楂、陳皮、神曲等一些健胃消食的食物對消化功能進行調節。

  老年人吃什麼好

  1、葫蘆

  葫蘆含有豐富的糖類、多種維生素B類、脂肪和蛋白質等,具有清熱、利尿和降壓的功效。

  2、洋蔥

  洋蔥中含有一種洋蔥精油,可以降血脂。因此,建議高血脂和動脈硬化者每日食用50~100克洋蔥。

  3、大蒜

  研究證明,生大蒜或大蒜汁能防止高脂肪餐引起的血膽固醇升高,消除脂質在血管內壁的堆積,具有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荸薺

  荸薺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類,及礦物質鈣、磷、鐵等。荸薺清脆可口,生吃、熟炒皆可,且是治療高血壓的佳果。

  5、黑木耳

  黑木耳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作用,能減少血液凝集,防止血栓形成,延緩動脈硬化的發生與發展。黑木耳中的木耳多糖還能降脂。每日可取黑木耳15克煲湯或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