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營養餐食譜

  秋風乍起、天氣轉涼。在夏秋之交,驕陽暴烈,既有夏天的炎熱.又有秋天的乾燥;人體出汗多、體液消耗過大,使人咽乾舌苦、面板乾裂、乾咳少痰等。據中醫理論秋季應以養陰清熱潤燥止渴、調理脾胃、清心安神的飲食進行生理性調整。就很適合大家,那麼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吧!

  

  菊花大棗枸杞粥

  做法:

  1、銀耳加清水泡發,摘去根部,撕成小朵;

  2、砂鍋水開後放入大米、銀耳大火煮開,小火繼續煮半個小時;

  3、放入菊花、無核金絲棗、枸杞,繼續煮半個小時;

  4、將煮好的粥放涼至六十度以下,放入蜂蜜調勻即可。

  功效:菊花能很好地幫人體補氣、補力、除燥、解毒。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原則,現在已進入秋季進補的季節。

  潤膚止癢粥

  材料:炙首烏5錢、百合3錢、白果2錢、黃精5錢、紅棗10顆、梗米***糙米***1杯、蜂蜜適量。***4~5天份***

  做法:1、將炙首烏、黃精放入紗布袋內。2、鍋內加12杯水與上述藥材、梗米熬煮成粥,待涼後加入蜂蜜調味後即可食用。

  功效:補血養肝,滋陰潤燥,止膚癢。適用於面板乾燥、搔癢脫屑、大便乾燥等屬肝腎不足者。

  清蒸鱸魚

  原料:鱸魚一條約1斤,姜3~4片,調味料為鹽及米酒各少許。 做法:1、鱸魚去內臟、洗淨,用鹽及米酒抹勻、醃幾分鐘。2、姜帶皮洗淨,切片或切成薑絲,鋪於魚上,放入電飯鍋蒸即可。

  功效:鱸魚富含豐富營養,適合脾胃虛弱,食少洩瀉及易水腫的體質者。

  滋陰銀耳羹

  原料:沙蔘2錢、新鮮山藥半斤、玉竹5錢、麥冬5錢、紅豆1兩、白木耳15克及適量冰糖。

  做法:1、先將山藥洗淨,切塊,白木耳泡軟。 將沙蔘、玉竹和麥冬放入藥袋中,加適量水熬煮約1小時,湯汁備用。2、將紅豆放入鍋內,加水浸泡1小時,開大火煮滾,轉為小火,煮10分鐘後,熄火燜約1小時。藥湯開大火,加入紅豆、山藥及白木耳,煮滾後轉為小火,熄火後燜約30分鐘。

  功效:滋陰清熱,益氣養血。適於疲倦少氣,乾咳少痰,煩熱多汗,大便乾結等症狀。

  靈芝雞湯

  原料: 赤靈芝30克、淮山20克、杞子10克、桂元肉15克、陳皮1/4個、去核紅棗數粒、羅漢果1/4個、雞1只

  做法:1、雞去皮洗淨,出水,備用。2、陳皮浸軟去果瓤。3、鍋中放適量的水,水滾後放入雞及放入其它材料,煲1小時45分鐘,放入桂元肉煲十五分鐘,即可調味飲用。

  功效:增強免疫力,調節分泌,防止衰老。

  八寶冬瓜

  功效:滋陰健脾,補肺益氣

  材料:冬瓜200克,火腿150克,蝦仁150克,海蔘250克,黑魚1600克,玉米粒10克,黃瓜20克,魚泥250克,上海青10顆。料酒5克,精鹽2克,味精,雞粉。 做法:1、將黑魚宰殺後去骨,剁成蘭花形魚丸;

  2、把冬瓜、火腿切成條狀,擺在碗裡上鍋蒸熟;

  3、將魚丸與上述配料混合在一起炒熟後放在盛冬瓜的碗裡;

  4、將上海青用沸水汆後,亦擺在碗上;最後將蒸熟的蘭花擺上即可。 點評:

  冬瓜素有清熱解毒、利水消痰、除煩止渴、祛溼解暑的功效,此菜合理利用冬瓜特色,且形狀美觀,色彩典雅,口味滑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