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是身體的哪個穴位

  這個穴位在老百姓口中叫虎口,可是書面用於卻不知道是什麼名字。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虎口叫什麼穴位

  1、虎口叫什麼穴位

  虎口穴,醫學上為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出自《靈樞·本輸》,又名虎口。此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間,兩骨相合,形狀如山谷的地方,所以名為合谷。又因位於手拇指虎口兩骨之間,所以又稱為虎口。虎口穴是醫學上所說的合谷,在食指關節的後方橈側。

  2、虎口穴位的作用有哪些

  虎口穴的功效在我國的古代就已經廣泛的使用了,並且如果臉部還有嘴巴中出現了毛病,通過刺激或者是按摩虎口穴都能夠收穫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現代醫學研究發現,按摩虎口穴能夠有效的治療各種原因所導致的頭痛、神經痛還有耳聾耳鳴以及扁桃體發炎、牙齒疼痛、呼吸困難以及睡眠虛脫以及青春痘等等毛病,更好的保健身體健康。

  另外在按摩虎口穴位的時候一定要特別的注意,要朝著小手指的方向更加的用力,而不是垂直的往下進行按壓,這樣能夠更好的發揮穴道的作用。另外,如果體質比較差的患者,不能夠對虎口穴進行比較強的刺激,例如孕婦就不適合進行,避免導致身體出現其他情況。

  3、胃痙攣刮虎口穴止痛

  暴飲暴食、過食生冷,很多人會出現胃痙攣性疼痛。這是因為,寒邪傷胃、飲食不節會使得氣機鬱滯、失於和降,從而引起疼痛。此時採用以下方法刮痧,可疏通經絡,舒緩痙攣的胃壁肌,使胃部氣血得以執行,疼痛得到緩解。手持刮痧板利用腕力、臂力、柔和用力,刮痧板邊緣與面板呈45度夾角為宜,刮時出現痧點、紫斑即可。

  方法1:用刮痧板的角部垂直按揉耳部胃區。耳部胃區位於上耳窩與下耳窩之間軟骨靠近耳輪的外側端。

  方法2:用垂直按揉法按揉第二掌骨橈側胃區,大致為虎口的位置***如圖***。仔細尋找疼痛敏感點,重點按揉。刮拭3~5分鐘。刮拭後如果胃痙攣依然不緩解,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手部重要穴位

  1、八邪穴

  位置:位於手指背側,微握拳,第1~5指間,指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左右兩側共八穴。作用:祛風通絡,清熱解毒,舒筋活絡。主治疾病:煩熱,頭痛,項痛,咽痛,齒痛,瘧疾,毒蛇咬傷,破傷風,鵝掌風,手指麻木,手指拘攣,手背紅腫等手指關節疾病。

  2、外勞宮穴

  位置:位於手背側,第二、三掌骨之間,掌指關節後0.5寸處。作用: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理氣和中。主治疾病:頸椎病、頭項強痛、落枕、偏頭痛、手指麻木、五指不得屈伸、手背紅腫、頸椎綜合徵、肩背痛、腹痛、腹瀉、小兒消化不良。

  3、小骨空穴

  位置:位於手小指背側,近側指間關節的中點處。作用:利竅通關,清熱瀉火,通絡止痛,明目去翳。主治疾病:目翳、炫弦風眼、目赤腫痛等眼病;耳聾、喉痛、咽喉炎、掌指關節痛。

  手部點穴治病

  手部點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問題可以發現並進行調理。如頸椎病、肩周不適、頭痛、耳鳴、失眠、腹瀉、疲勞綜合徵、中風後遺症等。通過點穴,開始時那些酸、脹、痛、麻、熱、沉、寒、涼等反應會逐漸減輕,病情也隨之逐漸緩解或康復,即通過點穴經脈疏通,令其“行氣、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體正氣,和諧臟腑,平衡陰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

  手部點穴宜在飯後一小時。急性重症性、傳染性、高燒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術者不宜進行。女性例假、懷孕期和產假期不宜。點穴時,指甲要修短、洗淨,保持衛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對相關穴位點壓,同樣會有如同鍼灸一樣酸,脹、痛、麻、熱、沉、寒、涼、輻射等“得氣”感。手法上宜先輕後重,再輕揉,循序漸進,逐漸達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滲透力。點壓頻率約同呼吸次數,每穴位點壓5分鐘左右,一隻手做完後再換另一隻手,時間掌握在一小時左右。做完後,周身溫熱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