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支氣管炎吃什麼藥

  小兒支氣管炎可能是由細菌感染所致,也可能是由於流感等病症所導致的併發症,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支氣管炎在小兒時期很常見,大都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之後。在發病開始時,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如鼻塞、流涕,以後逐漸出現斷續的乾咳。病初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有痰,初為粘痰,很快變成膿痰,經過5—10天后,痰液變稀,咳嗽逐漸消失。發病時可無熱或發熱38.5℃左右,熱度經2—4天退去。

  在嬰幼兒時期,有一種特殊型別的支氣管炎,稱喘息型支氣管炎,多見於2歲以下虛胖小兒,往往有溼疹及過敏病史。起病不久就出現哮喘症狀,可反覆發作,一般到入學年齡時症狀消失,僅有少數至年長後發展成為支氣管哮喘,其發病原因可能為患兒對感染過敏而表現為支氣管痙攣,引起喘息。

  患支氣管炎的患兒要注意休息,保持臥室的空氣流通,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溼度。給予易消化的食物,多飲開水。供給複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每次各1片,每日3次。對慢性和多次發病患兒,應供給維生素AD,每次1片,每日2—3次。年幼體弱病孩,輕症可口服磺胺類藥物或青黴素類藥物,並配用一定的化痰止咳藥,起協同治療作用。磺胺類藥可選用複方新諾明,每日每千克體重20毫克,分2次口服。由於磺胺類藥物排洩較慢,易在腎臟中引起結晶沉澱,故用藥期間要供給充分水分,以利排洩。有的孩子對磺胺類藥物有過敏。用後發生皮疹、剝脫性皮炎等,若遇有過敏史的不能用。青黴素類藥物可選用阿莫西林,每日每千克體重40—80毫克,分3—4次飯後口服。口服青黴素類藥物也要注意有無青黴素過敏史,對有青黴素過敏的小兒要慎用,對特異性體質,以及容易引起過敏應的小兒甚至要禁用。這類患兒可改用頭孢菌素類藥物頭孢拉定,每日每千克體重25—50毫克,分3—4次服用。化痰止咳藥可選用化痰片,每次1/2一l片,每日3次。

  對於因各種原因引起的過敏性咳嗽,通過血象檢查可發現嗜伊紅計數增高,此類咳嗽往往病程較長,可增加抗過敏的藥物賽庚啶,每日每千克體重0。25毫克,分3次口服。對反覆患支氣管炎的小兒,應讓他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注意氣候冷暖變化,避免穿衣過多或過少。如果支氣管炎反覆不愈,應到醫院仔細檢查是否患有支氣管先天畸形、支氣管擴張、低蛋白血癥、結核以及慢性鼻竇炎、扁桃體炎等疾病。

  小兒支氣管炎的護理

  1、保暖。溫度變化,尤其是寒冷的刺激可降低支氣管黏膜區域性的抵抗力,加重支氣管炎病情。因此,家長要隨氣溫變化及時給患兒增減衣物,尤其是睡眠時要給患兒蓋好被子,使體溫保持在36.5℃以上。

  2、多喂水。小兒支氣管炎時有不同程度的發熱,水分蒸發較大,應注意給患兒多喂水。可用糖水或糖鹽水補充,也可用米湯、蛋湯補給。飲食以半流質為主,以增加體內水分,滿足機體需要。

  3、營養充分。寶寶患支氣管炎時營養物質消耗較大,加上發熱及細菌毒素能夠影響腸胃功能,容易導致消化吸收不良。家長要採取少量多餐的方法,給寶寶選擇清淡、營養充分、均衡易消化吸收的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如稀飯、煮得很爛的麵條、雞蛋羹、新鮮的蔬菜汁和水果汁等。

  4、退熱。寶寶患支氣管炎時多為中低熱,如果體溫在38.5℃以下,一般無需給予退熱藥,主要針對病因治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果寶寶有發燒現象,家長應定時為寶寶測量體溫。當體溫高於39.5℃,可使用頭部冷敷或溫水擦浴的方式物理降溫。但是幼兒不宜採用此方法,必要時應用藥物降溫。

  5、保持家庭良好環境。患兒所處居室要溫暖,通風和採光良好,並且空氣中要有一定溼度,防止過分乾燥。室內要避免煙霧和灰塵的刺激,也不要孩子接觸表面為油漆的物品。寶寶所用的被子、枕頭要輕軟,不用動物羽毛及毛毯,不要在寶寶的房間放置花盆,家裡也不要使用煤爐。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