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如何構建企業的營銷網路論文

  營銷網路,也稱為營銷渠道、銷售通路或分銷渠道,是指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轉移到使用者或者消費者所經過的途徑。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淺議中小企業如何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

  摘要: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承擔著繁榮經濟、技術創新與勞動就業等重任。我國是一箇中小企業大國,但又不是一箇中小企業強國,中小企業發展面臨諸多困難,營銷網路不力是其一大方面。由於營銷網路不暢最終影響了中小企業的成長。中小企業必須結合自身特點,利用環境機會,結合各種營銷網路模式的優勢,規避各種營銷網路的劣勢,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營銷網路模式,形成自己的營銷網路。

  關鍵詞:中小企業 營銷網路 構建

  中圖分類號:F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6-270-02

  一、中小企業構建營銷網路的現狀

  營銷網路,也稱為營銷渠道、銷售通路或分銷渠道,是指產品或服務從生產者轉移到使用者或者消費者所經過的途徑。在一個營銷網路中,主要包括製造商、代理商、分銷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營銷網路增值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營銷網路已由原來的物流作用向增值作用轉化,成為企業核心能力的重要源泉,也成為了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對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而中小企業要想構建一張屬於自己的營銷網路,就必須對現在的營銷網路中所面臨的問題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1.中小企業營銷網路設計散亂,缺乏整體規劃與把握。大部分中小企業創業時期都力求讓產品多點輻射,所以在渠道選擇和營銷網路建設上隨意性大,缺少科學性與整體統一規劃,如區域規劃不合理、層次安排不科學、價格安排不一致、營銷網路資料不完善等等,直接導致了市場混亂、經銷商內部的無序競爭、竄貨、價格混亂、代理商朝令夕改等現象的產生。同時散亂的營銷網路還直接導致了企業營銷網路的變革和維護成本增大,將最終影響了企業形象的完整性和統一性,給企業的成長埋下隱患。

  2.中小企業營銷網路衝突的規避和解決體系不完善。由於每個企業都是獨立的經濟實體,盈利是其生存、發展和經營的最終目的。中小企業在營銷網路結構利潤的分配中,必然會產生衝突。同時由於中小企業對營銷網路的掌控力度和管理力度不夠,中小企業和營銷網路成員之間始終沒有形成一股強有力的凝聚力和理念,也就沒有能夠建立起以企業為主導的深度協同合作的營銷價值鏈,導致營銷網路成員各自為政,引起各種衝突。嚴重時,還會導致中小企業辛辛苦苦建設的營銷網路毀於一旦。但是這些年來,中小企業在市場活動中卻始終沒有建立起一套營銷網路衝突規避和解決體系,使中小企業與營銷網路成員之間終究沒有形成利益攸關的戰略伙伴關係以規避衝突達到共贏。

  3.中小企業營銷網路的反應機制緩慢。中小企業由於其規模、人員、資金和管理能力等各個方面的不足以及預警體系的不完善,導致了企業在環境變化和市場變化時,反應緩慢,營銷網路始終無法形成結構優勢和渠道優勢。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提高營銷網路的反應速度,形成危機預警體系和危機處理體系。

  4.中小企業營銷網路的商業信用體系缺失。我國中小企業眾多、交易頻繁,但目前全國性信用體系尚未建立,廣大中小企業之間資訊不對稱的問題十分嚴重,商業信用十分混亂,這導致了部分中小企業失信成本極為低廉,交易中存在嚴重的信用問題。信用問題也直接造成了眾多中小企業的營銷網路模式的選擇和營銷網路的構建成本增加。同時中小企業由於自身實力有限,抵禦外部風險能力差,特別是對現金流極為看重;如果現金迴流不及時,將會造成中小企業嚴重的經營困境,因而恰恰成為了信用制度缺失的最大受害者。

  二、中小企業如何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由於其自身規模、人力、物力、財力和技術上的原因,每個企業都去自建營銷網路肯定是不現實的。中小企業要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不能盲目模仿大企業已經成熟運作的現有模式,就像營銷沒有固定公式一樣,營銷網路的構建自然也沒有公式可言,更何況大企業營銷網路構建和維護的投入也不是中小企業可以做到的。因此,中小企業在考慮採用何種營銷網路模式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前,必須對自身的營銷網路進行客觀的、完整的分析,進而構建適合自己的營銷網路。

  一中小企業自身營銷網路的優勢、劣勢、機遇和威脅分析

  1.中小企業營銷網路優勢分析。大多數中小企業是非公有企業,其中60%是民營企業,雖然存在諸如規模、資產、流動資金和技術等許多方面的限制,總體規模和綜合實力在競爭中都不及大企業,但是中小企業卻也具有大企業所不具備的優勢。如:中小企業很多屬於業主或一部分業主親自管理,經營者直接承擔風險,沒有大公司的等級階層和濃厚的官僚政治色彩,管理層次少,組織機構簡單,所以工作效率高、決策更加靈活、反應速度更快、更容易對市場需求的變動及時作出反應,並且更能夠合理排程和配給各種營銷網路資源,及時調整營銷網路成員,形成自己獨特的營銷網路優勢。

  2.中小企業營銷網路劣勢分析。目前,部分中小企業仍然堅持以產品為導向的經營指導思想,在創業初期只注重產品的多點輻射,鑑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將營銷網路主導權拱手讓人。中小企業往往最重視直接銷售的那塊,因此,銷售部門在整個營銷系統中便佔據了重要位置,卻並未單獨設立營銷網路管理部門,營銷網路管理職能歸位銷售部門,不利於企業的成長和壯大,因此企業綜合素質不高,市場觀念落後。

  3.中小企業營銷網路機遇分析。網路經濟的發展正處於重要的機遇期,電子商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網路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中小企業消除規模劣勢提供了條件與可能。尤其是相關政策、監管、國際接軌、支付與物流等配套環境正逐漸改善,這為電子商務的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援,也為中小企業營銷網路建設提供了機會和可能。

  4.中小企業營銷網路威脅分析。現代市場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目標市場有限且重疊,容易爆發價格戰。尤其是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更容易採取低層次的價格手段;低水平的價格戰是單純以產品成本為依託,企業業務層次單一,無法建立價格形成和利潤產生的複合結構;全部利潤來自銷售價格和成本的差距,即使擴大規模來降低成本也是有限的;最終導致價格戰無以為繼從而引發行業動盪。同時在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的時候,營銷網路建設需要投入時間與金錢,中小企業自身實力也難以達到,因此往往需要藉助外力,通過採用分銷制進行網路建設,從而受制於某些營銷網路成員,使營銷網路後力不足,也容易形成營銷網路衝突。特別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營銷網路領域全面對外開放,外企以更強勁的發展動力對我國營銷網路進行積極的擴張,利用我國的營銷網路來構建他們的全球營銷網路以實現他們在我國更大的產品和資本輸出,這必將對我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構成極大的威脅。

  二中小企業構建適合自己的營銷網路

  現在的營銷網路模式有直銷模式、借用大企業模式、代理模式、特許經營或連鎖加盟模式等基本的營銷網路模式,也有諸如關聯營銷等新型的營銷網路模式,這些構建營銷網路的營銷網路模式都是經過市場的檢驗,具有一定的優勢,可以為中小企業所採用。對於中小企業而言,選擇營銷網路模式來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是為了形成自己的優勢,來促使企業的快速成長。所以中小企業在選擇營銷網路模式來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時,必須考慮各種模式對於自身的利弊,做出最佳的選擇。

  1.直銷模式。一般而言,直銷模式是沒有中間環節的,生產商直接向最終客戶供應產品,包括:直營專賣店、人員直銷、郵購直銷、網上直銷和自動售貨機等許多形式。直營模式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好處在於:它可以使企業無需大動干戈的情況下,節省營銷成本、人力資源成本、渠道的管理費用,從而為企業形成有保證的利潤。它的實質是企業減少了成本,就能夠形成更好的價格優勢和價效比,真正讓利給消費者。

  2.借用大企業模式。大企業營銷網路已經建立,而且是經過時間和市場的考驗,已經擁有一大批固定的客戶群。中小企業在創業時就必須做好戰略選擇,比如生產大企業的配套產品或者其產品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與大企業的產品進行捆綁式聯合銷售,中小企業自己就可以不用花一分錢就能大量地賣出自己的商品。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建立自己的營銷網路就不如借用大企業的營銷網路。

  3.代理模式。經銷、代銷、代理銷售統稱為代理性質的營銷網路,它們的共同點是生產企業都不是自己直接面對最終消費者和零售市場,而是通過營銷網路成員的中介作用,藉助於營銷網路成員的力量及其豐富的下線網路將商品推向市場。代理制是當年流行的一種不錯的營銷網路模式。現今營銷實踐中,主要存在三大類的代理制營銷網路模式,即總代理制,區域代理制,混合代理制。1總代理制營銷網路模式是指企業指定一家代理商為全國總代理機構,企業只把產品賣給總代理商,而由總代理商組織營銷網路一層層往下、往消費者方向輸送。雙方往往簽訂長期代理合同、利益均沾、風險共擔,如果合作雙方組合得好,可以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對於中小企業來說,總代理制的好處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營銷網路的建設成本與管理成本,操作簡便省事,在產品生產與質量改進及產品創新上可以有更多力量投入。2區域代理制營銷網路模式則將市場按照區域劃分範圍,在每一塊區域市場上都建立起自己的代理商,一般按省份劃分區域。中小企業如果採用區域代理模式,產品流通的速度可以加快許多,在產品的市場覆蓋率和覆蓋面上,也佔有一定優勢。如果管理得好,中小企業的營銷往往可以快速啟動,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企業的產品送往各個目標銷售市場,從而能夠形成強大的市場銷售網路優勢和終端優勢,有利於產品贏得營銷競爭和市場份額的搶奪。3混合代理制就是對以上兩大類代理制的混合與變通。混合代理制因企業營銷網路模式不一,有時還互相交錯,因此一般會面臨較大管理難度,對中小企業的管理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但關鍵是看企業如果加以巧妙組合,各擅勝場,形成優勢互補的營銷網路與通路。

  4.特許經營或連鎖加盟模式。特許經營模式或連鎖加盟模式是使許多中小企業在較短時期內獲得迅猛發展的一種經營模式和企業營銷網路模式。特許經營模式是指通過企業授權給另外的企業運用自己的品牌與管理經驗,經營自己的業務,銷售自己的產品的一種“複製”性質的經營方式和營銷網路開拓方式。特許經營許給別人的是一種特定經營權利,特許經營一定有特許經營合同,並且會向被特許企業收取一定的特許費用。而連鎖加盟模式在實質上與特許經營模式是一回事,即也是共享一個品牌與管理制度,並且也向主營企業繳納一定的連鎖加盟費用,加盟者也必須遵守加盟合同,維護共同的品牌資產和管理制度。兩者區別只在於連鎖加盟模式採用的視角是被授權方的角度,而特許經營模式則採用授權方的角度。特許經營營銷網路模式尤其適用於商業模式明確但目標顧客分散而且單一經營者市場覆蓋能力有限的許多商品與服務性中小企業。

  5.關聯營銷模式。關聯營銷網路模式可以通俗的講為“借雞生蛋”,即借用他人的營銷網路來實現自己的產品銷售。比如某家電企業可以利用房地產交易會作為其家電的銷售終端。關聯營銷網路的優勢在於傳播和銷售上,該模式沒有或很少有競爭者產品的干擾,短期內不會面臨競爭的困擾,企業容易取得相對競爭優勢。通常進入成本較低,比較適合中小企業或品牌力不太強的產品迅速上量。這對於營銷網路建設存在困難的中小企業無疑是一種不錯的選擇,可以成為中小企業撬開壟斷市場的一種可能。關聯營銷網路模式的一個典型應用就是與大企業共享營銷網路。

  總之,中小企業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市場份額,提升自己的競爭實力,成長為全國性的大企業甚至是全球性的大企業,應該根據自己的自身實力、行業性質、市場的競爭狀況和外部環境的機遇等等諸多方面來衡量各種營銷網路模式,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銷網路模式,從而構建自己的營銷網路。

  參考文獻:

  1.湯學俊,崔之餘.中小企業標準的界定、評價及思考[J].商業研究,20021

  2.狄娜.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和特點.深圳市中小企業服務網

  3.菲利普・科特勒,凱文・萊恩・凱樂著.梅清豪等譯.營銷管理第十二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張波.銷售渠道管理演變說明了什麼[J].經營者,200111

  5.王榮耀.銷售渠道的新變化[J].銷售市與場,20009

  6.劉春雄,宋偉.中小企業如何做超級終端[M].渠道為王.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7.劉宇偉.營銷渠道理論發展及其重心演變[J].審計與經濟研究,20009

  8.[美]約翰・科特,丹・科恩著.劉祥亞主譯.變革之心[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9.李林.決勝盈利模式[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10.[美]Enis著.劉建華譯.營銷學經典[C].東北財大出版社,2000

  11.戴夫・查菲等著.吳冠之譯.網路營銷戰略、實施與實踐[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6

  12.陳梅梅,唐勇.中小企業電子商務之路[M].阿里巴巴技術網路有限公司

  作者單位:信陽師範學院經濟與管理科學學院 河南信陽 464000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