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肚臍的作用是什麼

  用姜艾灸肚臍眼是很多養生之人的首選,它可以使人使人健康長壽也可以調理身體等作用。但是用姜艾灸肚臍眼也要注意一些事項的哦,下面我們一起去了解下吧。

  艾灸肚臍的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濁

  艾灸肚臍可增強脾胃機能,使昇陽得升,濁陰下降,以健脾止瀉,和胃降逆。用於胃痛、反胃、痞滿、嘔吐、洩瀉等。

  2、通調三焦,利水消腫

  艾灸肚臍能激發三焦的氣化功能,使氣機暢通、經絡隧道疏通,能促進代謝,縮減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腫、肥胖等。

  3、調理衝任,溫補下元

  衝為血海,任主胞胎,衝任督帶與生殖及婦人的經帶、胎、產息息相關,故艾灸肚臍可以調理衝任,理氣養血,固經安胎。臨床用於婦女月經不調、痛經、帶下、崩漏、不孕及黃褐斑、面色萎暗等證。

  4、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臍通百脈,溫熱藥貼臍後,能夠通經活絡,理氣和血,達到”通則不痛“。適用於腸麻痺、痺症,手足麻木及諸痠痛證。

  5、斂汗固表,澀精補虛

  艾灸肚臍能收斂人體的精、氣、神、津,調節臟腑陰陽平衡,調整體質,使氣血調暢,營衛通利,幫助入睡。臨床常用於治療自汗、盜汗、帶下、久洩、夢遺、滑精、驚悸、失眠等。

  6、防病駐顏,養生延年

  臍為先天之命蒂,後天之氣舍,是強壯保健的要穴。臍療可增強人體抗病能力,有活化細胞、潤膚駐顏、緊緻肌膚的作用。具有補脾腎,益精氣,抗老駐顏之功。用於虛勞諸疾,神經衰弱和預防保健,回春延年。

  艾灸肚臍的注意事項

  中醫認為,肚臍有一個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的養生要穴,名叫”神闕穴“。神闕穴,被認為是經絡之總樞,經氣之匯海,能司管人體諸經百脈。當人體氣血陰陽失調誘發疾病時,通過藥熨、艾灸等刺激神闕穴,能調整陰陽平衡、調和氣血,達到扶正祛病、益壽延年功效。不過在艾灸肚臍時,一定要注意以下5大方面事項。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溫灸後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3、艾灸不可離臍部太近,否則易燙傷。

  4、剛吃完飯或空腹不宜灸臍,溫灸後要喝比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有助於排洩器官排出體內毒素。

  5、脈搏每分鐘超過90次以上禁灸,過飢、過飽、酒醉禁灸,孕婦禁用,臍部有損傷或發炎者,禁止使用艾灸等。艾灸肚臍並非人人適宜,以上提到的禁忌人群,一定要禁用或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