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生物的方法以及經驗

  學習生物,高中生需要做到及時與科學合理,使知識結構能夠是具有條理性、系統性、連貫性,這樣同學們才能全面掌握知識。同學們不妨參考一下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培養觀察和比較的能力

  觀察和比較在學習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為觀察可以讓我們發現新事物,而比較能讓我們發現新事物與舊事物的不同所在,能有助於我們理解並掌握新的東西,故而,在生物學的學習中我們一定要學會好好利用這兩項本領。我們知道在生物學的學習中經常會做一些生物實驗去獲取或是驗證一些結論,由此可見在生物實驗中觀察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能力。高中生物學學習中需要記住許多公式概念等知識,這些知識中有些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如果不仔細很可能就混淆了兩者,在這種情況下比較就是顯得十分重要了。運用比較的方法能讓你在弄清楚兩者的差異的同時對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透徹。

  :學會歸納總結

  我們知道,為了把一個知識講得很透徹,老師們在講課的時候往往是將課程分成一塊塊進行講授的,這樣有利於學生對知識進行消化理解。但這樣做也存在一個明顯的缺點那就是知識缺乏整體性,顯得零散。這就需要我們在學習之後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找到各部分知識之間的聯絡,再像用線穿珠子一樣將知識連貫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這樣做有利於我們對整個生物學科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把握。比如,神經細胞、腦與脊髓灰質各自有他們的知識點,但是他們也有共通點,這個共通點就是把他們串起來的線索所在。

  :.正確利用所學

  我們學習各學科知識的目的在於運用,生物學也不例外。一門知識或是技能只有在實踐應用中才能真正被掌握,才能體現出它的價值所在。我們學習生物學的目的在於指導我們的生活與發展,這就需要我們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和敢於動手事件的勇氣。正確的利用所學的知識造福於社會發展,造福於人類發展應該是我們青年的所應有的理念。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說學習成績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通點的話那就是他們都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怎麼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A.課前準備

  課前準備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比如學習用具的準備、學習氛圍的營造等,但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課前預習。為什麼這樣說呢?那是因為在課前預習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對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瞭解,知道課堂上要講的內容是什麼,哪些是我已經掌握的,哪些是我還沒掌握的,哪些是我還比較模糊的,哪些是重點,哪些是難點,哪些是易錯點,哪些是易忽視的地方,通過這樣的預習能使我們在上課的時候能明白該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些地方。在這樣做的過程中能讓我們瞭解到自己的理解與老師的講解存在哪些方面的差異,這些差異是怎麼造成的,會不會對自己今後的學習造成影響。如果在預習時有不能理解的問題在課堂上沒有得到解答,通過詢問老師弄清楚了也是一種巨大的收穫。除此之外,預習最重要的意義在於它是培養我們自學能力的重要一步,能為我們今後進一步學習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B.課上認真聽講

  課堂時間上是老師講解知識的重要時間段,把握好這一段時間的學習是十分有必要的。怎麼把握課堂有限的時間呢?首先由於在課前我們做了預習就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是自己不明白,哪些地方是重點內容,在這些地方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一定要仔細聽老師是怎麼講解的。其次是要讓自己的思路跟著老師的思路走,看老師是怎麼引出知識點的,怎麼圍繞這個知識點展開具體的內容講解的,怎麼去分析、去理解這個知識點的。當你的思路跟著老師的思路去思考的時候你會很自然的被老師的講解,被知識的魅力所深深地吸引住。最關鍵的一點是,如果你每堂課都這樣做,當你積累到一定的經驗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在不知不覺中已經學會了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甚至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是學會聯絡所學的知識。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肯定會涉及到許多過去學過的知識,這些知識是我們學習、理解新知識的基礎。通過聯絡舊的知識我們不僅不斷鞏固舊知識而且可以在此過程中建立新舊知識的聯絡,有利於今後知識結構框架的建立。舉個例子來說,當我們學習細胞新陳代謝、遺傳變異等知識的時候聯絡之前所學的關於蛋白質、核酸、糖類、脂類化合物的結構和作用就能起到很好的促進新知識的理解。最後是善於記錄。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得以流傳千年的話語必然存在其合理性,我們在課堂上要善於做記錄,將重要的內容進行標示和記錄。這樣做的好處不僅在於突出重點以便於以後複習使用而且在你進行標示和記錄的過程何嘗不是對這一內容進一步的記憶和理解呢?

  在課堂上,老師為了更好地吸引我們的注意力,往往會有意識地留下一些問題來保持我們的學習興趣,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需要主動地投入到這個思考過程中,主動地去思考這些問題是怎麼產生的?這些問題需要我們怎麼解決?這樣做有利於在提高我們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讓我們去思考自己對知識體系的漏洞之處,這樣的學習動力即可看作是學習的慾望,這種慾望,是促使我們不斷思考,不斷學習的重要內在動力。比如,在我們觀察口腔表皮細胞時,老師往往會對其細胞組成提前提出疑問,讓我們自己先進行一定的猜測,對其細胞構成的進行預習瞭解,此時就需要注意老師的問題,以便往後的學習能夠實現舉一反三,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