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所有古詩重點知識歸納

  文言詩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提高中華兒女文化素養的極好資源。因此,學好古詩和有必要。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語文所有古詩重點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中語文所有古詩重點知識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選自《岑參集》,《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選自《岑嘉州集》.

  王勃,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四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選自《王子安集》.

  李白,字太白,《秋浦歌》,《黃河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天門山》,《月下獨酌》選自《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人,唐代詩人.代表作《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登樓》《春夜喜雨》,《羌村三首》選自《杜工部集》.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詩人,他的諷喻詩有《秦中吟》,《新樂府》.《賣炭翁》,《錢塘湖春行》,《望月有感》選自《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的一首.

  王昌齡,唐代江寧人***今南京***人,唐代詩人.代表作《出塞》選自《全唐詩》,《芙蓉樓送辛漸》選自《王昌齡集》.

  孟浩然,唐代襄陽人,孟浩然和王維是山水田園詩人.代表作《過故人莊》選自《孟襄陽集》,《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選自《孟浩然集》.

  王維,《宋元二使安西》***又名《謂城曲》***選自《王右丞集》.杜牧,字牧之,《江南春》選自《樊川詩集》.

  陸游,字務關,號放翁《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選自《陸游集》.

  《敕勒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雜歌謠辭》.

  《木蘭詩》,《陌上桑》選自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

  《君子于役》選自《詩經·王風》,《蒹葭》選自《詩經·秦鳳》.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惜誦》選自《九章》,作者屈原,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代表作《離騷》,《天問》,《九章》.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選自《蘇軾詩集》,《水調歌頭 明月及時有》選自《東坡樂府》,《江城子 迷州出獵》,

  《浣溪沙》選自《東坡全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選自《稼軒長短句集》.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代表作《如夢令》選自《漱玉詞》以及《武陵春》.

  初中語文古詩常見考法

  1.詩意理解。詩意理解就是憑藉自己的文言積累和試卷提供的註釋,讀懂每一句每一層每一節,就連標題、小序也不要放過。對詩詞中所寫的景、物、情、理,句與句之間的關係,詩句的含義,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詩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過對寄託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畫面等形象的描寫,體現出來的境界和情調。意境把握可以通過找景***描寫了哪些景物***、繪景***描繪詩詞中展現出來的情景畫面***、品景***說說畫面美在哪裡,有何感受***來完成。描述時要力求忠實於原詩,語言力求生動形象,有詩意。

  3.內容概括。從詩句中提取內容要點,對景物的特點、人物的感情態度、作者的觀點、全詩的主旨等,能用簡練的語言表述清楚。

  4.寫法品析。詩詞中字詞的用法,各種修辭的運用,句法的作用,景與情、事與理的關係,全詩的結構特色,作品的藝術風格,等等,這些方面有些什麼特點,為表現詩詞的主旨起到怎樣的作用。

  5.情感體味。情感是詩詞的靈魂。詩詞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纏綿,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鬱,有的張揚,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詩詞的情感與其主旨有著直接關係,把握住詩詞的情感走向,有利於準確讀懂其含義。

  初中語文古詩誤區提醒

  例 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兩題。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豐樂亭遊春三首***其一*** ***歐陽修***

  綠樹交加山鳥啼,晴風盪漾落花飛。

  鳥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歸。

  ***1***這兩首詩都寫春天景物,但時段不同,白居易寫的是 時的景物,歐陽修寫的是 時的景物。

  ***2***歐陽修詩的三、四兩句,除用擬人手法外,還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兩種手法各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1***早春***或“初春”*** 暮春***或“晚春”“季春”***

  ***2***修辭手法:誇張 表達效果:詩人用擬人手法寫鳥語花飛,生動表現出春光的迷人和勃勃生機;用誇張手法說“酒醒春已歸”,感嘆春天的短暫,暗含著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著詩人對春光的留戀”***。

  分析•助讀:

  解答這道題時,由於審題不細心,考生很容易疏忽題幹中的提示語,抓不住詩句中一些關鍵詞語,把兩首詩的不同時段答成“春天”“夏天”或“開花時”“落花時”,把修辭手法答成“襯托”“對偶”,把表達效果答成“突出了人物喝醉了”“忘記留住春天”等。

  詩歌描寫的時令季節都是有特徵的,春花秋月,鶯歌雁飛,是大自然的語言,也是詩歌的意象。如果說,從靜態的景物不容易看出時令季節,那麼可以從景物之間的關係以及它們的相互作用推知答案。春天湖水初漲,剛剛平了湖岸,雲氣壓在水面上,看上去同湖面連成一片;初春時早來的黃鶯活躍在向陽的枝頭,燕子也迴歸了江南水鄉,這都顯示了時間特徵。各種顏色的野花零零星星地開著,春草剛剛長出地面,還不太高,這些都生動地描繪了詩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見的明媚風光。

  《豐樂亭遊春》寫惜春之情。美好的春天即將過去,豐樂亭邊落花滿地。在這鳥兒啁啾、雜花亂飛之時,太守卻醉了,次日酒醒,春無蹤跡。表現了春景的迷人和春日的短暫。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春光的留戀與憐惜,所以說這個時段是暮春。

  對歐陽修詩三、四兩句的修辭手法與表達效果,考生大多隻看到“鳥歌花舞”的擬人手法,沒發現誇張的手法。春天的消逝,絕不是酒醒時刻就過去了,客觀上說是一個漸變的過程。而這裡作者卻把它寫成“酒醒春已歸”,似乎在一場酒醉之後,一覺醒來春天就颼然消逝。誇張手法是為達到某種表達需要,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方面著意擴大或縮小的修辭方式。這裡不是擴大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大、多、高、強、深,也不是縮小誇張,故意把客觀事物說得小、少、低、弱、淺;而是超前誇張,在時間上把後出現的事物提前一步。例如:“農民們都說:‘看見這樣鮮綠的麥苗,就嗅出白麵包子的香味來。’”當然,對於作為初中生的同學們來說,能夠說出這是誇張的手法就夠了。

  用誇張手法說“酒醒春已歸”,感嘆春天的短暫,暗含著詩人濃厚的惜春之意。

1.中考語文必考古詩文複習彙總

2.初中語文知識點梳理

3.初中人教版語文名著知識點歸納

4.怎樣複習初三語文重點知識

5.初中語文古詩複習資料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