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政治複習計劃

  對於初三政治的複習,要做好哪些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複習範圍

  七、八年級政治上、下冊及九年級思想品德全一冊。

  二、複習步驟

  結合近年思想品德的實際情況,我總結出九年級在總複習階段應合理利用的“三輪複習法”。

  第一輪:地毯式複習法

  即將全部知識點進行總體的全面的複習,使學生能夠紮實地掌握所學知識,以便做到理論知識掌握於心,在考場上才能靈活地解決實際問題。這一階段的複習目標側重於對基礎知識的領會、記憶,並使其系統化。這一階段的複習是保證複習質量的關鍵環節,因而必須是目標明確的複習課,講練做到有的放矢。

  具體分為:七年級用一週時間複習,八年級用五週的時間,九年級知識用三週時間。用來系統複習的時間較短,因此要提高課堂效率,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課餘時間加強複習鞏固。對此教師所要做的工作是,抓住重點基礎知識突出複習。第一階段的複習不能是簡單知識的重複,既要有知識的系統化,又要突出重點。重點知識是複習的主體部分,在複習過程中要放在突出的位置。

  設計針對性強的試題,幫助學生練習鞏固,利用課餘時間注重對不同層次學生的提問與輔導。全面瞭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訓練為主線”,“及時反饋矯正”和“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緊緊圍繞教材,精心選題,顧全上、中、差的學生。通過提問,瞭解學生知識記憶的情況和欠缺的地方,調動絕大多數同學的積極性,保證一節課至少有一次回答問題的機會,從而發現問題。對學生沒有準確理解或有模糊不清的知識點,進行透徹講解,幫助學生記憶。

  第二輪:專題複習

  即教會學生將社會熱點問題與所學的知識點之間的緊密聯絡,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間是從第十週開始,估計使用兩週時間。在這部分時間裡主要是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指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師主要是教給學生方法,包括分析材料的方法,思考問題的方法和解題的方法。選時政熱點訓練。就是要及時掌握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分門別類進行訓練,並要和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絡起來訓練,注意理論聯絡實際。

  第三輪:模擬練習

  在最後的衝刺階段通過模擬練習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指導學生查清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欠缺的地方,抓緊時間補遺。結合歷年的中考題,蒐集相關的資訊彙編成高質量的試題。

  注意的問題有:本階段的複習目標主要是知識綜合應用能力訓練,知識的再提高。這一階段主要環節要精心編選好練習題,並定時訓練和講評。

  首先,精心設計各種型別的試題。在複習過程中,縱觀全面,精心設計各種型別的試題。編寫試題首先要選基礎,即通過多練使基礎知識在理解和應用上達到運用自如、熟練、準確、舉一反三。

  其次,選薄弱環節訓練,就是對學生易出問題的知識點或思想認識方面強化訓練,練得多了,就會化難為易了。選時政熱點訓練。就是要及時掌握國內外重大時事政治,分門別類進行訓練,並要和課本的有關內容聯絡起來訓練,注意理論聯絡實際。

  最後,選型別訓練,要讓學生在訓練的過程中見多識廣,掌握各種型別題的特點和解題方法,訓練他們的應變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向前看,九年級複習的時間短、任務緊,可謂任重而道遠,作為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考前指導,並自己做到心中有數,紮實研究九年級思想品德複習課的教法,學習其他有經驗教師的指導方法,蒐集其他學校水平高的試題,為中考做好充分準備。***有關月考、期中考試和模擬考試由學校統一安排***。

  三、複習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1、以中考說明、新課程標準為指標

  中考說明規定了本屆中考的內容、範圍、題型及分值、試題的難易度、規定了中考的方向。新課程標準規定了課本知識所要掌握的程度。所以中考複習一定要圍繞中考說明、新課標要求,複習才會有針對性,避免走錯路、走彎路,浪費時間。

  2、理論聯絡實際原則

  複習時,也只有把課本知識與社會實際相聯絡,才能進一步理解、鞏固課本知識。為此,至少要做到兩大聯絡:

  一是課本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絡,這符合中考命題要貼近學生實際的要求。

  二是課本知識與國家時政熱點相聯絡。要運用課本上的觀點分析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本地區的重要舉措等。

  3、夯實基礎與拓展延伸相結合的原則

  複習時,要注重雙基,要夯實基礎,不能走馬觀花、好高婺遠。基礎不牢,就無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為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中考的選拔功能,則有必要在夯實課本知識的基礎上,適當地拓展與延伸。

  4、學生自學與老師指導相結合的原則

  複習課上,老師一定要少講、精講,要把大部分時間讓學生多讀、多思、多練,要讓學生編制知識結構網路,理解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老師要指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歸納、總結。

  四、具體方法與措施:

  1、訓練學生的答題習慣,力求在網上閱卷中儘量減少失誤。

  2、培優轉差,個別輔導

  3、指導學生更新學習觀念,準確把握答題方法。在平時的小測試、模擬考試中引導學生認真審題,讀懂題意,重視學生審題方面的訓練。

  4、指導學生聯絡教材,向教材尋找觀點。

  5、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問題的答案比較靈活,允許多元化。

  6、指導學生在平時練習,測評考試中訓練語言組織能力,理順答題思路,歸納答案要點,運用政治術語,掌握答題方法、格式,注意卷面書寫等小節。

  ***二***

  政治開卷考試後,考查的重點由知識為主轉向以能力為主,著重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直擊中考, 特制定複習計劃如下:

  一.中考政治複習計劃,一般分為三輪:

  第一輪:2月初到4月初之前,基礎知識複習階段。反覆落實基礎知識,先概念後原理,學會整理知識,查漏補缺,認真鑽研考點,在練中發現問題,不留知識疑點,達到“準、全、牢、熟”,把知識梳理一遍。因此,複習時首先要夯實基礎知識。先按照中考考點的順序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才能使所學的知識脈絡清晰、全面,有利於同學們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考試中同學們就可以比較容易地運用這些知識多角度思考問題、解答問題。

  第二輪:4月初—5月初,社會熱點專題複習階段。充分利用《中學生時政報》和《課程導報》提供的知識內容,結合學年度發生的國內外重大時政,劃分專題。

  練習以選擇和資料分析為主,加強靈活運用,理論聯絡實際,多選典型的題練習及2011年的較好中考試題。

  社會熱點專題複習用四周。

  第三輪:5月初—6月初,知識彌補及模擬階段。要重新複習所學的知識,把練習冊、試卷中曾錯過的題完全弄明白,羅列一年來的國內外大事,然後把這些大事與哪個知識點都有什麼聯絡對應羅列出來,從總體上把握所學知識點,在“臨界點”之前,在回覆一遍,克服懶惰思想和鬆勁情緒,要培養綜合能力,因為在中考試卷中,常有綜合性題目,涉及多個學科的知識在複習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最後:五月底到六月初,做2011年各地市中考試題及樣卷,進行兩次模擬。

  二.教師要紮紮實實地抓好複習工作

  在總複習這段時間裡,要學生牢固掌握教材上的基礎知識,掌握教材的知識體系,準確地把握重點、難點,同時要具有更廣的時事知識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礎上,教師要紮紮實實地抓好以下五個環節:

  ***一***上課專心聽講:

  就是集中精力,把教材上的基礎知識、重點、難點聽清楚。要記好課堂筆記,課堂上積極發問,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的理解。中考複習不同於平時的複習,要以實際出發,凡是自己已經掌握的內容一帶而過;凡是容易誤解的,要正誤對比;凡是難以理解的,要重新學習。在方法上,不要象平時學習新課一樣一節一節的慢慢學習,要將教材上的知識串起來,要認清各部分知識橫向、縱向之間的相互聯絡,雖然打亂了教材的編排順序,但便於學生加深理解,加深記憶,更牢固的掌握知識。

  上課專心聽講,還要把握住識記、理解、運用的要求。首先,識記:是對有關概念、原理和觀點的再現和再認,就是記住。考試改革後,雖然學生死記硬背的東西減少了,但是基本的概念、原理還是需要識記,這類知識一般以簡答題的形式出現。其次,理解,是在識記的基礎上,對有關概念、原理、觀點進行轉換或解釋、推理。理解可分為理解概念或原理。理解概念,也就是理解概念之間的聯絡和區別,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懂”字當頭,不是“背”字當頭。再次,運用: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把有關知識應用於新材料、新問題中,分析解決那些教師未曾講過的問題。即“情境出在課本外,道理落在課本中”,有較強的時代感,不僅要“懂”,而且要在“用”上下工夫。這一層是對知識掌握提出的更高要求,把知識和材料巧妙地結合起來,出人所料又不出所料。

  ***二***多練:

  複習中的“多練”並不是搞題海戰術,使學生負擔加重,而是通過多種題型使學生從不同角度去掌握基礎知識。“多練”要求我們首先要精心選擇題目,由淺入深,要採取多種形式,如口頭回答、討論、試卷分析等。在複習教學中要積極創設一些模擬現實問題的情境,把抽象的理論寓於現實社會生活的情境中,引導、啟發學生認識和理解。多練要注意練習的題目要對應中考,其次,要培養臨場經驗,經過平時考核和模擬考試,力求把題答準答全,要正常發揮出自己的知識水平。

  ***三***關心國內外大事、關心社會生活。

  中考要獲得政治科目的好成績,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必須關心時事,胸懷祖國,放眼世界,把課內外知識結合起來,政治課具有時政性的特點,這也是與其他學科相比的最大特點,不僅考查知識,還考查運用知識分析國內外重大時事的能力。

  ***四***整理歸納、查漏補缺。

  臨近中考的複習中,要讓學生自己檢查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把零散的知識點理成“線”再織成“網”,做到既能分散又能集中,使自己能靈活地掌握知識,及時補缺堵漏,不留後患。把單元、章節的內容納入整體知識體系中去把握,使知識以網路化呈現,把知識的形成過程展示出來,引導學生自由的發現知識和領悟創造知識的方法和途徑。經過這樣的解析、挖掘、創新,最終一定會達到綱舉目張的效果,學生能力必然會有較大的發展,適應中考的考試形勢。

  ***五***學會審題和解題的方法:

  審題實際上是一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也是對試題作出準確回答的關鍵。考生在審題時常犯的毛病有兩點:一是拿到試卷後,為了趕時間而急於作答,審題不認真,觀點不全,內容不充實;二是審題錯誤,所答非所問,答案不切題意要求。為此,在審題時要注意三點:首先審題時頭腦要冷靜,本著先易後難的原則答題;其次在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意要求的前提下,擬答案要點,確定答題範圍,另外,要抓住關鍵詞,突出重點,試題中的關鍵詞如題目中的“眼睛”,抓住了題眼就等於抓住了答題的根本,從而突出重點,明確主攻方向;最後,在答完試卷後,不要急於交卷,應將題目與答案對照檢查,發現錯誤與遺漏之處及時修正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