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初三政治複習知識

  熟記政治的知識點,會讓你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以供大家學習。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一黨的地位

  1、黨的地位:黨是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力量,是現代化建設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

  2、為什麼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領導核心?源於她的先進性表現

  這是因為1三個代表: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黨的奮鬥目標:是謀求民族的獨立和復興、國家的繁榮和富強、人民的解放和幸福3黨的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二基本路線

  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鬥。

  4.黨的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

  5.為什麼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怎樣理解發展是硬道理?

  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興國之要,是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②加快經濟發展,大力發展生產力,是我們的根本任務。③增強綜合國力、改善人民生活離不開發展;④鞏固、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離不開發展;⑤保持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離不開發展;⑥提高國際競爭力、掌握國際鬥爭的主動權離不開發展;⑦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離不開發展。 ⑧發展是我國當前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

  6.為什麼要進行改革?改革的必要性

  ①我國的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成熟、不完善,存在著體制上的種種弊端,②抑制了勞動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的發揮,使經濟組織失去了應有的活力,③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只有通過改革才能為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實踐證明,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7、怎樣理解改革對我國社會發展的作用?改革的意義。

  通過改革,⑴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制度,給我國社會注入了生機和活力,⑵極大地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⑶使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地解放,國家經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實踐證明,改革是我國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8.改革性質: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9.為什麼要進行對外開放?

  ①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要發展必須走向世界。②只有對外開放,才能利用國外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才能更好地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才能緊跟新科技革命的發展潮流,追趕世界先進水平。③對外開放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

  10、我國對外開放包括“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基本途徑。具體措施有:發展對外貿易,利用外資,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創辦經濟特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到國外承包工程、辦企業等。

  11、我們青少年應怎樣對待改革開放?

  ①我們每個人都應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待改革道路上的困難和問題,正確對待改革給個人和家庭帶來的影響,爭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和推動者。②我們青少年應樹立平等、開放、參與的國際意識,全面提高自身素質,為將來參與我國對外開放事業做好充分準備。

  三共同理想

  12.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麼?

  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也是時代賦予當代青年的歷史責任。

  13.三步走:①、1990年溫飽 ②、2000年總體小康2020年全面小康 ③、2050年實現現代化

  14.總體小康特點:低水平,不全面,發展不平衡。

  15.為什麼要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

  ①艱苦奮鬥是通向理想的必經之路,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②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實現共同理想決定的。

  16、提倡艱苦奮鬥,並不是提倡過苦日子,當苦行僧。而是反對鋪張浪費和貪圖享受。我們只有從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做起,自覺磨礪自己,才能逐步把自己造就成能擔負眾人的人。

  :中國與科教創新

  科技的作用

  1實踐證明,一個國家和名族的命運與其科學技術的發展息息相關,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輸掉了科技,也就輸掉了未來。2科學技術史第一生產力,它決定著生產力的發展水平和速度。3科學技術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因素。4科技是人類文明的標誌,為人類創造了巨大的物資和精神財富。

  快速發展的現代科技的表現:

  1蓬勃興起的資訊科技2迅速崛起的生命科學21世紀高科技的主流3突飛猛進的空間科學現代科技中最快的尖端技術之一

  科技成果

  1嫦娥二號奔月成功2神舟七號發射成功3天河一號計算機居世界前列4蛟龍號潛水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科技創新的重要性怎樣理解科技創新?:

  ①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技的本質就是創新。②要想真正地縮小差距,趕超發達國家,關鍵是靠創新。③只有把科技進步的基點放在增強自主創新和持續創新能力上,才能實現我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真正掌握髮展的主動權。④沒有創新,就要受制於人,沒有創新,就不可能趕超發達國家。

  好奇與創新的關係是什麼?

  答:〈1〉好奇心是科學家們走上科技發明創造之路的起點,是創新的最初動力。〈2〉好奇心也需要正確把握,要符合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否則也會對人們的成長造成消極影響。

  44、怎樣由好奇走向成功?

  答:〈1〉要把好奇轉化為興趣,進而發展為志趣。〈2〉多加觀察,大膽設想,鍥而不捨;

  怎樣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1善於觀察;2展開想象;3求異思維;4積累知識5勇於實踐。

  教育的重要性為什麼把教育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地位?

  1科學技術的發展,關鍵是人才;2高素質的人才是一個國家最為重要的資源,而人才的培養主要靠教育;3教育水平的高低決定著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水平和創新能力,並最終決定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興衰成敗。

  怎樣理解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時代的正確選擇?為什麼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1我國科技和教育的整體水平不高,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了縮小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在國際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就必須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大力發展科技、尤其是高新科技,可以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3大力發展教育,才能提高我國國民素質,培養更多的人才,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

  4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是時代的正確選擇。

  怎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1把科技和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2大力發展科技,提高我國的國際科技競爭力;

  3大力發展教育,提高我國國民素質,把人口負擔轉變為巨大的人才資源優勢。

  :法律

  法律的含義:法律是由國家制定,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的一種特殊行為規範。

  法律的主要特徵: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我國法律的本質:法律是掌握國家政權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及其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1法律規範人們的行為---法律正是通過規定權利和一位來規範人們的行為的。

  2法律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法律也正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公民權利和義務的關係:

  1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2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密不可分的。3公民的某些權利和義務是相互結合的。4 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相互促進的。5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

  公民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1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必須遵守憲法和法律的規定,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範圍;2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3要尊重他人的權利;4不能在合法權利之外謀取非法利益;5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有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所擁有的權利,但必須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式進行,不能採取非法手段。

  公民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1凡是憲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勵的行為要積極去做2凡是憲法和法律對公民提出具體要求的,就必須去做。3凡是憲法和法律所禁止的,就堅決不做。否則就是違法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