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夢溪筆談二則的教案及原文

  夢溪筆談不僅是我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夢溪筆談二則是初一的語文課文,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於夢溪筆談二則的教案以及原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一夢溪筆談二則的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感受中國古代文明。

  2.理清行文思路。

  3.把握文章重要內容。

  【學習重難點】

  1.理清行文思路。***重點***

  2.把握文章重要內容。***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說到我國古代的科技成就,人們自然就會聯想到四大發明。其實我國古代輝煌的科學成就還有許多,它們有的留存至今,令人歎為觀止,如長城等建築;有的在考古學家、探險家的不懈努力下重見天日,如歷史遺蹟、文物……但更多的是散落在浩如煙海的古代典籍中,需要我們大家去找尋。今天我們一起走進沈括的《夢溪筆談》,去發現先人的聰明才智,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

  二、自主預習

  1.走近作者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嘉祐進士。熙寧中參與王安石變法,晚年居潤州,築夢溪園,舉生平見聞,撰《夢溪筆談》。他博學多聞,於天文、地理、律歷、音樂、醫藥等都有研究,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昇,鍊鋼、鍊銅的方法等,凡有所及,無不詳為記錄,以精究藥用植物與醫學,著《良方》十卷***傳本附入蘇軾所作醫藥雜說,改稱《蘇沈良方》***。

  2.介紹作品

  《夢溪筆談》因寫於潤州***今江蘇鎮江***夢溪園而得名。成書於11世紀末。分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逸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十七目,凡609條。內容涉及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質、地理、氣象、醫藥、農學、工程技術、文學、史事、音樂和美術等。其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等。社會歷史現象部分,對北宋統治集團利害、典制禮儀的演變、舊賦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較詳細記載。

  3.朗讀課文,掌握生字。

  蠍***xiē*** 喙***huì*** 蔽***bì***  鉗***qián*** 穰***ráng***

  梵***fàn*** 皓***hào*** 釵***chāi*** 貽***yí*** 訖***qì***

  彌***mí*** 履***lǚ*** 胠***qū*** 篋***qiè***

  4.歸納“之”“其”“以”字用法與意思。

  ***1***之:

  ①方為秋田之害: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②則以鉗搏之:代詞,指子方蟲。

  ③其蟲舊曾有之:語氣助詞,無義。

  ④土人謂之“傍不肯”:代詞,它,指子方蟲的天敵。

  ⑤錢帥登之:代詞,它,指正在建造的木塔。

  ⑥乃以瓦布之:代詞,它,指木塔。

  ⑦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⑧問塔動之因:結構助詞,相當於“的”。

  ⑨便實釘之:代詞,指木板。

  ***2***其:

  ①其喙有鉗:第三人稱代詞,它的,指子方蟲天敵。

  ②其蟲舊曾有之:指示代詞,這樣,這種。

  ③患其塔動:指示代詞,這個。

  ④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他的,指匠師的。

  ⑤匠師如其言:他的,指喻皓的。

  ⑥人履其板:指示代詞,那。

  ⑦人皆伏其精練:他,指喻皓。

  ***3***以:

  ①則以鉗搏之:介詞,用。

  ②歲以大穰:介詞,因為。

  ③貽以金釵:介詞,用,把。

  ④乃以瓦布之:介詞,用。

  5.思路探析。

  初讀課文,理清兩篇短文的寫作思路。

  明確:***1***《以蟲治蟲》

  第一層:第1句。說明蟲害發生的年代、季節和範圍。

  第二層:第2—3兩句。這一層寫子方蟲的天敵出現,滅盡子方蟲,莊稼因此獲得大豐收。

  第三層:最後一句。告訴人們,天敵的出現並非偶然現象,而是“舊曾有之”,並點明子方蟲的天敵名稱,加深讀者的印象。

  ***2***《梵天寺木塔》

  第一層:第1—3句。寫建塔過程中出現塔身不穩定的問題,工匠們的認識和實踐都未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第二層:第4—6句。這層寫喻皓採用“布板”和“實釘”的辦法解決了塔動的問題。

  第三層:第7—8句。解釋塔定的原因及眾人對此事的反應,從側面再次突出了喻皓在建築方面的高明。

  三、合作探究

  ***一***學習《以蟲治蟲》

  1.簡述《以蟲治蟲》的主要內容。

  明確:記敘了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秋田中“傍不肯”消滅子方蟲,從而使農作物獲得豐收的情況。

  2.用文中的話說說“傍不肯”這種蟲子的形狀和消滅“子方蟲”的辦法。

  明確:形狀: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辦法:以鉗搏之,悉為兩段。

  3.《以蟲治蟲》一文中“歲以大穰”的原因是什麼?

  明確:害蟲天敵的出現,避免了較大的農業危害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進了農業增產,保護了生態環境。

  ***二***學習《梵天寺木塔》

  1.簡述《梵天寺木塔》的主要內容。

  明確:記述了北宋著名建築家喻皓用“布板”“實釘”來加強結構整體性以解決“塔動”問題的生動事例。

  2.《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現當時解決“塔動”問題之難的?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①“動如初”表現建築工匠的認識和實踐都未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無可奈何”一詞也寫出了大家對“塔動”問題無計可施;②作用:為後面喻皓輕易解決難題做了鋪墊,反襯其技藝高超。

  3.結合有關內容分析“密使其妻”寫出了匠師怎樣的心態?

  明確:匠師認為“塔動”的原因是“未布瓦”,“上輕”,可實踐的結果讓匠師很難堪。為了向錢帥交待而又不失面子,於是“密使其妻”見喻皓的妻子,請教喻皓解決塔動難題的方法。“密使其妻”寫出了匠師的難堪和良苦用心。

  4.“皓笑曰”中的“笑”表現了喻皓當時怎樣的心態?

  明確: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對匠師無能的嘲笑,另一方面也表現出他對解決“塔動”這個問題的胸有成竹,舉重若輕。

  5.用自己的話說說喻皓採用了什麼方法解決了“塔動”這一難題。

  明確: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

  6.討論《梵天寺木塔》在人物刻畫上的特點。

  明確:《梵天寺木塔》寫人著墨不多,卻很生動。工匠的“密使其妻”和喻皓的“笑”都很傳神地表現了人物的心理活動。工匠對於塔動這一情況束手無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又不失面子,於是“密使其妻”去見喻皓的妻子,請求喻皓的幫助。這一行動把匠師的用心良苦表露無遺。喻皓的“笑”則表現了他解決這一問題的輕鬆、胸有成竹。

  四、板書設計

  《以蟲治蟲》

  蟲害發生→害蟲被滅→天敵名稱

  《梵天寺木塔》

  難題:塔身不穩→喻皓解決問題→側面

  突出喻皓的高明

  五、課外拓展

  “以蟲治蟲”的成功給我們的生產生活帶來的啟示是什麼?

  明確:“以蟲治蟲”的成功啟示我們,有效地保護自然資源,積極開展生物防治,充分發揮某些農作物害蟲天敵的作用,是降低農業生產成本,促進農業增產,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措施。生物防治方面的事例也有不少,如青蛙吞食害蟲,保護莊稼;啄木鳥食樹洞裡的害蟲,等等。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揣摩人物的心理。

  2.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3.品味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懷。

  【學習重難點】

  1.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重點***

  2.品味優美的語言,感受作者的情懷。***難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我國古代在科學方面有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地動儀等偉大的發明,從中同學們可以看出,我們的祖國在科學技術的發展上有著悠久的歷史。今天我們繼續探討被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的《夢溪筆談》的寫法特點。

  二、自主預習

  《梵天寺木塔》體現了我國古代在建築技術上的高超的水平,你知道我國古代還有哪些科技水平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嗎?***不少於四項***

  舉例:航海;印刷;紡織;瓷器;造紙;火藥;圓周率等。

  三、合作探究

  ***一***感受討論

  學習這兩篇課文對你有哪些啟發?試說出一二。

  明確:A:綠色農業;環保;可持續性發展等。B:為我國古代先進的科技水平而自豪,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油然而生,要為我國現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而努力學習等。

  ***二***主題歸納

  試歸納《以蟲治蟲》及《梵天寺木塔》的主題。

  明確:《以蟲治蟲》反映的是農業生產上的生物防治。這種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消滅蟲害。這種方法不僅是促進農業增產的有效措施,也是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這種防治方法不僅在古代有效,今天也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廣。《梵天寺木塔》記述北宋著名建築家喻皓解決高層建築木塔不穩定的事例,反映了我國古代在建築理論和技術方面所達到的高超水平。

  ***三***寫作特點探究

  1.《〈夢溪筆談〉兩則》,語言簡潔、準確、平實。文章多次用代詞“之”“此”“其”避免內容的重複,也是一種簡潔的寫法。此外,用詞造句的洗練,也是語言簡明、平實的原因。如“皆盡”“蔽地”“密使”“笑”等,言簡而意豐,讓人由字面意義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在虛詞運用中,作者也竭力避免把虛詞用得過活,以免意思攪混,產生歧義。例如“以”字用得特別多,但都作為介詞用,組成介詞結構,充當句子的狀語。“以鉗搏之”“以瓦布之”“貽以金釵”等,這些“以”都作“用”解。這也是使文字潔淨平實的一種寫法。文章沒有鋪張的形容和絢麗的描繪,只用樸實無華的語言說明記敘。用“如土中狗蠍”將“傍不肯”的外形呈現於讀者眼前,用“六幕相聯如胠篋”將木板釘牢木塔不動的原理解說清楚。這裡用常見的“土中狗蠍”“胠篋”做比喻,說明事物的特徵,簡明形象,通俗易懂。

  2.詳略得當是這兩則短文的又一特點。《以蟲治蟲》介紹子方蟲的天敵比較詳細,介紹了“傍不肯”的外貌特徵,數量之多,剿滅子方蟲的情況,而介紹子方蟲危害則一筆帶過,這樣就突出了“以蟲治蟲”這一中心。《梵天寺木塔》記敘喻皓的語言較詳,因為這最能體現他技藝的高超。對“塔遂定”的原因也寫得較詳,因為這是木塔穩定的科學原理,有必要交代清楚。匠師按喻皓指點實施,不是本文的重點,則以“如其言”三字一筆帶過。這樣安排詳略,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板書設計

  《以蟲治蟲》→農業生產上的生物防治

  《梵天寺木塔》→古代建築理論和技術水平的高超

  行文詳略得當 語言精練平實

  五、課外拓展

  週末,你班準備舉行一次“模擬科技新聞釋出會”的綜合實踐活動。請你為本次科技新聞釋出會的主持人寫一段開場白。***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同學們,伽利略、愛迪生、貝爾、萊特兄弟、蔡倫、畢昇、丁肇中、李政道……正是這些科學巨匠們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才使得我們擁有了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而我們想要擁有更美好的未來,也必然要依靠更多的人為人類的科學事業而奮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未來的科學家在哪裡?就在我們同學之中。今天,我們將舉行科技新聞釋出會,希望大家踴躍參加。

  夢溪筆談二則的原文及翻譯

  《以蟲治蟲》

  【原文】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翻譯】

  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生了子方蟲,正要危害秋田裡的莊稼。忽然有一種昆蟲產生了,樣子像泥土裡的“狗蠍”,嘴上長有鉗,成千上萬,遍地都是;它們遇上子方蟲,就用嘴上的鉗跟子方蟲搏鬥,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十天後,子方蟲全被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這種蟲過去曾經有過,當地的人稱它為“傍不肯”。

  《梵天寺木塔》

  【原文】

  錢氏據兩浙時,於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兩三級,錢俶***錢鏐的孫子***登之,患其塔動。匠師雲:“未布瓦,上輕,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動如初。無可奈何,密使其妻見喻皓之妻,貽以金釵,問塔動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匠師如其言,塔遂定。蓋釘板上下彌束,六幕相聯如胠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動。人皆伏其精練。

  【翻譯】

  錢氏王朝統治浙東浙西時,在杭州梵天寺修建一座木塔,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工匠師傅說:“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於是就叫人把瓦片鋪排在塔上,但是木塔還像當初一樣晃動。沒有辦法時,匠師就祕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見喻皓的妻子,拿金釵送給她,要她向喻皓打聽木塔晃動的原因。喻皓笑著說:“這很容易啊,只要逐層鋪好木板,用釘子釘牢,就不會晃動了。”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去辦***,塔身就穩定了。因為釘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緊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後六面互相連線,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樓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撐,***塔***當然不會晃動。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初一的成績提高離不開對課文的理解,看完以上為大家整理的資料之後是不是意猶未盡呢?小編為大家進一步推薦初一的其他課程視訊學習,高分也能輕鬆拿哦。***點選圖片直接進入體驗學習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