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減法閱讀題答案

  生活中的減法,確實是做人的一種智慧,不僅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減少了不如意事。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生活中的減法》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原文: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不如意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給咱帶來的。比如,有人冷落咱,疏遠咱,傷害咱,貶低咱,羞辱咱,乃至欺咱老實,騙咱好心,賣咱假貨,偷咱財物等不如意,不都是來自他人嗎?面對這林林總總不如意事,咱當如何對待呢?想起了前些年常用的兩句古話,一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一是“反其道而行之”。

  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你不仁,我不義。你冷落咱,咱疏遠你;你敢動口羞辱咱,咱就敢伸出老拳動手;你今天賣給咱假冒偽劣,咱明天回敬你缺斤少兩;甚至,你偷了咱一輛自行車,明天咱去偷別人的摩托車,一氣之下,做了偷摩托車的賊。這樣,以牙還牙,睚眥必報,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加法,還不越來越多?

  ③“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負我,我不負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不如意事,咱心裡難受,感到痛苦,咱就不能讓別人也為這樣的事而難過,而痛苦。你傷了咱,如果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咱寬容你,以此為教訓,遇事不遷怒於人,不傷害無辜。你給咱冷遇,讓咱感到難堪,感到苦惱,咱遇事就當多給人一些熱情,一些關愛,一些幫助。這般,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就像減法,會越來越少。

  ④遭遇不如意事,以身作則用減法,這自然體現了一個人的胸懷、品德與寬容的精神,並且,還標誌著一個人立身的高度與處事的眼光。他們會這樣認為:有人冷落了你,同時也強化了你的自立;有人傷害了你,同時也磨鍊了你的心志;有人欺騙了你,同時也增進了你的見識;有人絆倒了你,同時也錘鍊了你的能力。從而,讓你的生活充滿陽光。心胸狹隘、小肚雞腸,遇不如意事,喜歡加法的人,自以為得計,可佔到便宜了嗎?沒有,絕對沒有。

  ⑤唐代高僧寒山與拾得有段對話,就很值得玩味。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⑥看來,生活中的減法,確實是做人的一種智慧,不僅會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減少了不如意事,又增進了社會的和諧,何樂而不為呢?***作者:趙亞興摘自《讀者俱樂部》,有刪改***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題目:

  1.本文標題是“生活中的減法”,為什麼先從“生活中的加法”談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第②③段有關內容,說說為什麼“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是生活的加法,而“反其道而行之”是“生活的減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唐代高僧寒山與拾得的對話耐人尋味,你能品出其中做人的智慧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下面連結材料,結合本文觀點,為“指路大王”謝亮寫幾句點評文字。

  連結材料:北京有位76歲的老人,叫謝亮。4年前,他向人問路,卻遭冷遇,那人不理不睬,一臉的冷漠。他自然感到氣憤,但並未將這氣憤撒給任何人,而是想到,之後別人向我問路,我要用最高的熱情、最大的耐心給人家指路。此後,他將全市公交車站、大學、醫院、公園、大使館、各省辦事處等47090多個地點,編成20萬字的《指路手冊》,每天風雨無阻地為成百上千的人“義務指路”,被譽為北京城的“指路大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答案:

  1.是為了引出“生活中的減法”,並與其形成對比,以突出“生活中的減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2.因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就是以牙還牙,你不仁,我不義,從而使生活中的不如意事增多。“反其道而行之”就是你負我,我不負你,從而使生活中的不如意事減少。

  3.遇事應多忍讓,多寬容,以德報怨,最終必將感化對方,等等。***能答出主要意思即可***

  4.示例:老人用自己的熱情、耐心、寬容增進了社會和諧,完善自己的人格,他的胸懷、品德標誌著他的立身高度與處事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