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減法閱讀答案

  生活中的減法,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它不僅減少了不如意的事,也完美了自己的人格。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材料

  ①“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這不如意的事,又差不多八九成是由他人帶來的。面對這林林總總不如意的事,多數人採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方式,你不仁,我就不義。你冷落,我就疏遠;你敢動口羞辱,我就敢伸出老拳;你偷了我一輛自行車,我就去偷別人的摩托車……這樣,以眼還眼,睚眥必報,就像加法,生活中不如意的事,還不越來越多?

  ②其實,“反其道而行之”倒不失為一種更明智的做法。這就是你負我,我不負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面對不如意的事,心裡難受,感到痛苦,卻不讓別人為這樣的事難過、痛苦。你傷了我,如果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就寬容你。遇事,不遷怒於人,不傷害無辜;多給人一些熱情,一些關愛。這樣,就像減法,不如意的事,就會越來越少。

  ③以身作則用減法,體現了一個人寬闊的胸懷與高尚的品德。你可以這樣想:有人冷落你,反而可以強化你的自立;有人詆譭你,反而可以寬闊你的胸懷;有人欺騙你,反而可以增長你的見識;有人傷害你,反而可以高尚你的品德……凡此種種,以身作則用減法,才能提升立身處事的高度,才能讓生活時時處處充滿陽光。

  ④唐代高僧寒山與拾得有段對話,就很值得玩味。寒山問:“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之乎?”拾得回答:“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兩位高僧的話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使用減法,不但能 ***1*** ,而且能 ***2*** 。

  ⑤看來,生活中的減法,確實是做人的一種智慧。它不僅減少了不如意的事,也完美了自己的人格,同時增進了社會的和諧,何樂而不為呢?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題目

  20.本文標題是“生活中的減法”,而文章卻從“生活中的加法”談起,請簡要分析作者這樣寫的意圖。***3分***

  21.簡要分析第③段是如何進行論證的。***3分***

  22.聯絡文章內容,在第④段空白處填補語句,闡明高僧對話與“生活中的減法”的聯絡。***2分***

  《生活中的減法》閱讀答案

  20.***3分***示例:作者從生活中常見現象談起,為了更好地激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更自然地引出本文的論題,同時通過對比突出作者“生活中要用減法”這一觀點的正確性。***共3分。每要點1分***

  21.***3分***示例:作者首先提出“以身作則用減法,體現了一個人寬闊的胸懷與高尚的品德”的觀點。接著列舉種種用“減法”對待不如意事的良好效果來論證觀點。最後得出“以身作則用減法”能提升立身處事的高度和讓生活時時處處充滿陽光的結論。***共3分。每要點1分***

  22.***2分***示例:***1***完善自我***2***感化***改變***他人***共2分。每空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