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瑞萍給一年級家長的信

  薛瑞萍老師用一個學期21周的時間,不僅讓兩個班上百個學生養成了好的學習習慣,更為可貴的是讓這上百個孩子的家庭養成了上乘家教的素養。下面是小編跟大家分享的薛瑞萍給家長的信,歡迎大家來閱讀學習~

  篇1

  家長:

  您好!很高興因為孩子,我們走到了一起。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給教師的建議》裡指出:

  “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學素養。”“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麼不管教師做出多麼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滿的效果。”

  “家庭智力生活背景,即書籍在家庭生活中所佔的分量——於學齡前,便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兒童智力生活的狀況。”

  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學校裡,家長會的主要內容是讀書彙報——朗誦,是其中必備的節目。所以,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為讀書型的父母,那就從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大師還告訴我們:

  “所有那些有教養、好求知、品行端正、值得信賴的年輕人,他們大多出自對書籍有著熱忱的愛心的家庭。”

  當然,你也可以舉出文盲父母“培養出”優秀子弟的例子來反駁我。但你不要忘記,物以稀為貴,之所以文盲之家的才俊可以名噪一時,恰是因為那樣的情況太少啊。書香門第出學者——誰會為此而驚訝呢?

  今後,關於孩子的讀書,關於家長的讀書,以及教學教育中的其他課題,我們會根據具體情況向您提出建議,僅僅是建議。如果您願意,如果你真的很愛你的孩子——請跟我來。

  謝謝你細讀、保留此信並予以反饋。

  今日建議:

  一、在孩子的書包裡裝一本輕便的課外書,他作業完成的時候可以看。

  二、語文《基礎訓練》每篇都有注音兒歌,請您當天教孩子會讀會背。教師次日檢查。

  三、給孩子買《365夜兒歌》。我們在漢語拼音結束之後,要將它列入課外閱讀書目。一定要是正版。不著急,兩三個星期內買到都行。

  四、每次給孩子買書的時候,您也給自己買一本。

  一年級教師

  9月3日

  篇2

  家長:

  您好!

  6個單韻母教學結束。上午一節課,教讀語文書第9頁下面18個字母,齊讀都行,單讀的情況大有不同。由於班級人數太多,不可能一一檢查過關,而且因為少部分吃力的學生而拖著全班反覆練習,對於大多數早已經熟讀的孩子是一種折磨。所以這一任務必須拜託家長完成。

  今日讀書任務:

  一、要求任意指讀正確無誤的:語文書第9頁下面18個字母;基礎訓練冊第二課即第2頁第一題24個字母。

  二、要求背誦的:基礎訓練冊第二課即第2頁“讀讀猜猜”的謎語。字不需認識,如果他們高興,也不妨讓他們似認不認的自己讀著玩。

  以後讀書任務大致如此,有心的家長可以自己摸到規律。 比如明天的任務,就是16個漢字能夠任意指讀——明天的,今天千萬不要著急。

  另外,明天下午3:00借讀生家長在多媒體教室開會。

  拜託,再致謝意。

  一年級語文教師

  9月6日

  篇3

  9月6日關於讀背作業的信件,或答覆或簽字,大家都作了反饋。更重要的是,過去的一週裡,通過檢查,我們看到:絕大多數家長在用行動配合教師——在用愛心,和孩子一齊克服起步階段的困難。

  孩子學習是艱辛的,這是一個爬坡的過程,一旦上了路,對於您的家庭、對於教師,都是一件幸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自然要竭盡全力引領、幫助他們,如果再能得到家長的幫助,那孩子是多麼幸福。相反,那些得不到父母應有關心的孩子,又是多麼可憐。

  養育養育,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今天——父母責任更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是撫養。

  第一封信反饋情況:二班34份,缺了21份;一班37份,缺16份。

  對於那些沒有回覆的家長,我們要說的是:不管具體原因是什麼,哪怕是您已經寫好了,“只是”忘記讓孩子裝進書包——請您記住,您是成人,第一次“家長作業”您都不能按時交來。想一想,您如何去要求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想一想,教師帶動50多個孩子,是多麼艱難;想一想,孩子的將成長多麼不易。 回信中,我們讀到您孩子的個性和學習狀態,讀到您對教師的信任、期待、建議,更讀您出對孩子強烈的責任感——正是這種責任感,把我們聯絡到一起。

  不敢奢望所有的人都能跟上。

  不敢奢望跟上來的人,都能堅持到底。教師能做的是,竭盡全力和問心無愧,希望家長也一樣。

  關於《365夜兒歌》,“新編”與否,是哪個出版社的都不要緊。要緊的是一定要買漂亮、悅目的正版。這是培養孩子“愛書之情”的第一步。

  大家的建議有很多——不少是彼此相反的,比如有人希望減輕負擔,有人希望多佈置作業,有人希望保護學生朦朧的興趣,有人希望儘早開始檢查測試……

  所有意見,我們都會在教學中斟酌考慮。您的回信,我們將作為珍貴的資料儲存,並經常回味——將來,我們要拿它和孩子的成長情況相對照,那一定是發人深省的。

  以後,只要是提出反饋要求的信件,望您回覆——簽名也行。像此前所發調課通知,就不作回覆要求。當然,我們很歡迎您給我們寫信。

  兩班都有學生忘記帶書的情況,希望家長注意。開始的時候可以幫他收拾整理書包,之後讓孩子自己做。自理能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

  今日建議:

  一、個別同學跟不上進度。書寫不規範;音節的直呼認讀,不太熟練。請家長予以檢查,需要的讓孩子多做書寫在四線格內和認讀的練習。班級人數多,不可能為個別人耽誤進度。

  二、 在已經學過的音節中,報帶聲調的直呼音節給孩子聽寫。剛開始孩子必定不太明白,家長要有耐心。在四線格內書寫。

  一年級教師

  9月10日

  篇4

  家長:

  回信收到。兩天過去,我們驚喜地發現:做和不做,大不一樣。沒有付出怎得收穫,當我們和孩子一起爬坡的時候,播種是知識,更是情感。否則,我們哪有資格對孩子說:“我愛你,我曾為你真心付出”?

  針對大家的反映和提問,教師作答如下:

  1、進度。決定進度的因素,一是教材要求,二是班級整體接受情況。有一個不合理現象,那就是在小學階段,最累最苦的,恰是一年級第一學期!所以,當您為孩子“跟不上”著急的時候,教師也正苦惱。我們當然會在“往前趕”的同時,經常複習。您也要“跟上來”。

  2、書寫和做題。家長髮現孩子書寫不規範,就買來描紅本讓孩子多練習——這很好。除了《基礎訓練冊》,學校已購江蘇教育出版社《小學語文試卷》。為使孩子及早獲得解題能力,需要的話,您可以選購一份課堂練習或測試題。讓孩子接觸各種題型,免得考試時“明明懂得卻不知道怎麼做”。

  3、l、n不分。這是本地區方言特徵。這個問題,不是課堂上可以解決的,等課外閱讀開展之後,這個問題會自然得到解決。

  4、直呼音節的聽寫。開始肯定慢,不要著急。一天聽寫幾個,到下週,情況必為改觀。所以,不要急於求成?匾?氖恰叭詹患潿稀薄?

  5、孩子在校表現。總體情況不錯,需要家長協作教育的時候,教師自會告訴您。

  6、有的孩子喜歡攪擾、進攻同學。這也是教師關注的。希望大家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多多規範自己的孩子。畢竟,對於那些多動和富於攻擊性的孩子而言,最不幸的是他們自己——天長日久,他們會成為人群中不受歡迎的孤獨者。當然,教師會竭盡全力,不讓那種情況發生。作為家長,對此更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7、“在家很任性”。這實在是家長自己應當深刻檢討的事情。現在的孩子,性格成型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視,及時扭轉。否則,學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8、多提問。幾乎所有家長都要求教師多提問自己孩子。在時間緊、人數多的情況下,希望大家不要對此期待過高。如果說孩子“不提問就沒有勁頭學習”,那可是一個嚴重問題。所以,學生取得優秀成績所依賴的,除了天份,更多的是自控力、專注性和求知慾。這些素質,對於孩子的成長,太重要。

  9、語文、數學課最緊。課本、作業本每天都要放在書包裡。

  一年級教師

  9月13日

  篇5

  家長:

  “定能生慧。靜納百川。”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這些古語告訴我們:靜心——靜氣,對於渴望獲得知識、擁有智慧的人來說,是多麼重要。

  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學習就是向世界汲取生命的能量。人們常用“海綿吸水”來形容一個人如飢似渴的學習狀態,而海綿,恰是柔軟無聲的。

  愛吵愛鬧,意味著一個人的心門是閉塞的。他的眼裡只看見自己,他的耳朵只聽見自己。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從生活、從書本有所吸納和汲取?

  “聰明”——耳聰目明,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人的聽覺、視覺習慣性地處於聆聽和搜尋的狀態。

  聰明的孩子是很容易辨識的。根本不待考試,你只要注意他在人群中聽人說話的神情就知道了——至於上課,他的專心致志,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所以,如果孩子愛吵愛鬧,聽不進別人說話,不要以為這只是個性有缺陷,這也是可憂的心智狀態。

  培養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

  家長要做到的是:自己先不製造噪音。以靜傳達靜,以靜滋養靜——儘量柔和地孩子說話。

  當你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時候,孩子已經被你訓練成“很難對付的人”了。這樣的孩子,到了學校,是不能期待教師的“和風細雨”對他產生作用的。

  一個問題:除了叫喊,不能引起孩子注意的原因在哪裡呢?大約因為你說的是老一套,你的話孩子早就厭煩了;說不定,你的語言還不夠衛生,而髒話,最容易汙染靈魂,毀掉孩子成長所必需的寧靜和清潔。

  都說孩子服教師。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教師語言相對豐富,能以其內容的新鮮吸引孩子。而這種語言魅力來自何處?

  是讀書——日不間斷的讀書。除此而外,別無他法。

  如果你想讓孩子喜歡你、聆聽你。試著這樣逼迫自己:一定讓自己的語言新鮮、潔淨、有趣味。如果覺得很難,那就意味著——你該讀書了。

  愛讀書的父母,最容易帶出愛讀書的孩子。

  更多時候,不需要你有意去培養——你津津有味的閱讀,對於他就是最好的誘惑和示範。讀書需要靜心,讀書也能培養靜心。

  試試看吧。

  先做讀書人,然後談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為人父母應當追求的幸福。

  今日建議:

  一、 如果你家電視,音響聲音一向很大,請立刻擰小。噪音是兒童智力最凶惡的殺手。

  二、如果想跟孩子講什麼道理,試著用小故事、兒歌來說明。

  三、 聲母“y、w”學習結束之後,將測驗第一單元。如果沒有資料,《基礎訓練冊》也是很好溫習材料,很多作業是教師在課堂上帶著他們完成的,你可以讓他們讀一讀,或讓他們獨立完成靈活題目。

  此信不用回覆

  一年級教師

  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