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目錄

  相對於其他學科課程的教材而言,語文教材,尤其是七年級語文教材是人們期望最多,同時也是非難最多的一門教材。其中語文目錄有哪些課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編的,大家快來看看吧。

  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目錄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醜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後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 社戲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觀舞記──獻給印度舞蹈家卡拉瑪姐妹

  20 口技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戲曲大舞臺

  第五單元

  21 偉大的悲劇

  22 荒島餘生

  23 登上地球之巔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兩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漫話探險

  第六單元

  26 珍珠鳥

  27 斑羚飛渡

  28 華南虎

  29 馬

  30 狼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馬的世界

  課外古詩詞背誦

  名著導讀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魯濱孫漂流記》:孤獨而頑強的冒險者

  《《昆蟲記》:譜寫昆蟲生命的詩篇

  附錄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漢語詞類表***實詞***

  七年級語文傷仲永知識點

  文題中的“傷”是哀傷,嘆惜的意思,為什麼要“傷”仲永呢?留給讀者一個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慾望和興趣。同時也暗示了文章的主題,給文章奠定了感情基調。

  文章先敘後議,開始用見聞錄的方式,依次寫了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接著,作者借事說理,闡明瞭人的天資與後天學習的關係,強調了後天學習的重要性。作者採用了寓理於事、欲抑先揚、對比鮮明的寫作方法,語言精煉,說理深刻,啟人心扉。

  重難點句子

  1.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並自為其名。

  文章以褒揚之筆描寫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異在不學而能書。這是罕見的天賦之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這句話寫出了其父為了圖利,並不考慮兒子的前途,每天帶著兒子到處炫耀牟利。“不使學”三字是全文的關鍵,為仲永的變化埋下伏筆,點出了方仲永命運變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於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於人者不至也。

  這句話在前面充分敘述方仲永由神童變為庸人的基礎上,進入議論。點出了方仲永天資出眾,而後來又“泯然”為眾人的原因,既總結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重點段落

  1.第①段“世隸耕”三個字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是對未嘗識書具”“不使學”的必要鋪墊,也是對方仲永天資過人的有力襯托。

  2.第②段開頭“餘聞之也久”這句話在文章結構中有什麼作用?

  起過渡作用。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聞”“久”二字則表明作者長期不在家鄉,僅從傳聞中得知,尚未見到仲永──這最後一點是暗含在全句話中的。如果把這一點意思明說出來,則全句應是“餘聞之也久而未見其人”。這樣,下文再說“見”就十分自然了。由此可見,“餘聞之也久”這句話,是用一明一暗的兩層意思來實現上下文的過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