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第六單元精選作文

  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寫作也是如此,關於北師大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的第六單元作文有哪些值得大家學習參考的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一***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今天是星期天,我在家裡讀《中華傳統美德格言》這本書,我讀了以後,覺得受益非淺。特別是孔子“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句格言,對我的教育意義最大。

  這個格言後面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說的是:范仲淹是北宋時大文學家。一次,他寫了一篇文章,對自己的文章十分滿意。後來他的朋友李泰伯文章,建議把“德”字改成“風”字,這樣做既可以與前邊的“雲山”、“江水”相呼應,並且更有韻味。范仲淹覺得李泰伯言之有理,便接受他的意見。經過這個故事,更可說明,當自己有了令自己滿意的成果,應當不恥下問,向人多請教。無論是誰,只要有學問,都該去向他們請教。

  我平時就沒有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一點。正因為這樣,我還失敗過呢。記得有一天,我正在做奧數題,做著做著,一道題把我給難住了。我百思不得其解,可我還是一邊思索,一邊在草稿紙上比劃著:“一定要把這道題給解出來。”大約過了十分鐘,突然媽媽回來了,看到我正在做題,就不打擾我了,可又看見我愁眉苦臉,問我:“怎麼了,解不出來了,我跟你一起解,好嗎?”“不用了,我自己做。”我答道。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我還是沒有把那道奧術題給解開。媽媽又走了過來,看那道題,思索了一會兒,“我知道了!”媽媽說道。她把那道題的解法和意思全部告訴了我,我這才豁然開朗。還有一次,我記得我畫了一幅畫,自己認為畫的很不錯,就得意洋洋地拿給愛畫畫的妹妹看,妹妹以後說:“畫得真好,我還畫不出這樣的畫呢!”我高興地笑了,妹妹也高興地笑了。妹妹又仔細地看,她說:“哥哥,你好象有一處地方畫錯了。”“哪裡?我看看。”我說。妹妹指著畫說:“你畫得是春天春意盎然的景象,可吹的是西北風,這可是牛頭不對馬尾了吧。”“哎呀,我真粗心啊!妹妹你真仔細啊,你可以做評畫專家了。”我讚歎著。妹妹“哈哈”地笑了。

  我讀了這本書,真是大有收穫。我以後一定改正這個缺點,一定要做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那我一定會有很大的進步,使自己更加完美。

  ***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中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於別人身上。這句話說得短小而經典,因此被許多人引為座右銘掛在身上。

  沒錯,這句話說得很對,但是我想了想,難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於人嗎?那麼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於人?

  每個人都有這麼一個習慣,就是總喜歡把自己認為好的東西介紹給另一個人。我有一個同學,他很喜歡周杰倫,於是他把周杰倫的海報貼滿了整個宿舍,又不厭其煩的給我們講述他的經歷,終於找來了同學對他的反感。可他最後還很委屈的說:這麼厲害的人,難道你們不敬佩他嗎?誠然,JAY的名氣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歡他一個,畢竟還有喜歡劉德華,喜歡李宇春的。那位同學很喜歡周杰倫,是沒錯。但如果把這種喜歡橫加與別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對了。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相信只要大家剋制一點都能做到。但己所欲,勿施於人,這點要做好就相對困難了。因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歡的東西,依照每個人的心理特點,自己喜歡的東西就一定是好東西,既然是好東西,那把它拿來分給大家難道有什麼錯嗎?其實錯就錯在這,因為我們喜歡的東西不一定每個人都喜歡。有人是金錢為至高無上,又認識金錢為糞土垃圾,道理便是這樣。有時我也會不知不覺地做出一些這樣的事情,比如我迷戀創網,便把同學們都推薦到創網上去,結果他們都認為那隻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網站,絲毫不感興趣。剛開始我也費解,這麼好的網站為什麼他們全都置若罔聞?不過現在我明白了,每個人的興趣不同,一個文學愛好者當然喜歡像創網這樣能發表文章的網站,反之如果對一個討厭寫作的人來說又怎會喜歡上這裡?可見一個人的愛好不同,個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觀也就不同。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東西,也沒有絕對差的東西,關鍵是我們自己對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有人愛江山,有人愛美女,有人愛財富,有人愛自由。如果把比爾?蓋茨的金錢送給犬儒學派的第歐根尼?拉爾修,我相信他一定會嗤之以鼻。正如我們無法接受自己討厭的東西一樣,也許別人也無法接受我們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於人!

  ***三***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無聲地消失,來匆匆,去也匆匆。讀《匆匆》也篇課文後,我才真正的領路到了這一點。

  當我讀到“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著,去來的中間,又將怎樣的匆匆呢,於是——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裡過去,吃飯的時候……我掩著面嘆息,但是新來的日子的影兒又在嘆息中閃過了。”我讀完這些,心裡的感受如天上的星星,說也說不完,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我們要珍惜時光,及早努力,不要等老啦在徒然嘆惜!

  時間如生命,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無限的生命內,在歷史的長河內留下壯麗的詩篇。

  去的儘管去了,來的儘管來啦,去來的中間又將怎樣的匆匆呢?於是——我迎著夕陽走路時,日子在腳下過去,當我們盡情玩耍時,日子從嬉戲中流過,當我們與別人說話時,日子從嘴邊過去,我察覺他去的匆匆了,便掩著面嘆息,他便從我凝視的雙眼前過去。他如針尖上的一滴水,留在生命的大海里。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卻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四千多日子已從我手中流過,從出生到現在,就這樣徘徊的過著,彷彿一切都發生在昨天:我赤裸裸的來到這世界,到最後又留下了什麼呢,除徘徊外,又留下了什麼呢?不覺得再次反省,是啊,時間無聲的流去,來匆匆,去也匆匆,我們要珍惜每一天,吧新的一天,當作人生的末日,讓每一天都過得充實,不能“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崎嶇與坎坷”,“困苦與艱險”屬於昨天。在“新年新的一天”,我們要為生命寫下序言,在新的一天裡,我們就要“創作與奉獻”,寫下人生壯麗的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