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工程管理論文範文

  環境管理工程在我國以後的發展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環境工程管理工作淺析

  摘要:本文分析了環境工程管理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強化環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措施及加強與完善環境工程管理體系的措施。

  關鍵詞:環境工程;管理工作;淺析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環境工程管理工作對我國的未來發展舉足輕重,但是目前在我國還並沒有給與此項工作的高度重視和廣泛關注。這除了各有關部門不夠重視外,對環境工程管理的技術、方法和程式的研究不夠深入以至於沒有形成一套適用的、而又被各方接受的可以在工程專案上應用的管理辦法成為了另一個重要卻被忽視的原因。因此,加強環境工程管理方法的研究是相當重要並且刻不容緩的。

  1 環境工程管理所存在的問題

  1.1 缺少對重要環境因素的科學、系統及全面的觀測,使得重大環境因素的目標與指標的制定困難,並且在實施過程中,軟指標比較多,而硬指標卻比較少,使得在目標與指標的落實執行時,各個方面,包括機構、資金、職責、方法、監督檢測手段及必需的程式檔案等主觀條件不能很好地與實施細則進行協調配合,落實配套,達成基本一致。

  1.2 在這個棘手的問題上,缺少專業的優秀的技術人員,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又一個嚴峻的挑戰。環境工程在我國還沒有引起充分的認識和重視,並且它也還沒有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所深入去了解,所以從傳統意義上講,它並沒有形成獨立的學科。在全國各大院校中,境工程專業化的培養還極少,所以環境專業化方面的人才更是鱗次櫛比。並且由於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不完善,也沒有很好的崗位培訓的機會提供給環境工程方面的在職人員。與之相關的諸多問題都對環境工程專業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有所妨礙。

  1.3 沒有大力加強宣傳力度,間接地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1.4 對環境管理意識的缺乏,以及站網和實驗室管理的自動化程度低。人們沒有形成這方面的相關意識,是我們面對的挑戰和危機,但同時,政府與社會並不高的監督力度,也成為了我們這一問題的劊子手。很多制度只是虛有其表,例如一票否決制度;環境保護工作一般化管理多,而規範化系統化的管理不夠;這些制度通常或是與我們的制度背道而馳,或是遠遠地脫離了我們生活的預定軌道,在實際的實施中,操作性也極差。

  2 強化環境工程管理控制的措施

  2.1 提高廣泛的意識,充分調動資金儲備。在現在這個與環境相關的工作還沒有被我國人民深入地瞭解與認同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該引導和促進改變觀念,由小及大,以保證環境工程工作更好地、更高效地落實。與此同時,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我們始終貫徹從實際出發,去了解、分析問題,於是提出具有針對性的改革建議,制定高標準、高質量的管理體制,讓環境工程更好地服務於人民,更有效地保障人民的高層次的生活標準,以此得到相關管理層的高度認可和重視。

  2.2 要注意充分地將管理體系與現行的環境綜合治理中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模範企業結合,將這些城市或企業等的綜合治理及其實施的定量考核的指標體系與考核辦法作為模板和依據,為實現環境的綜合治理尋求到方法和途徑。

  2.3 建立並完善環境工作相關法規和管理條例,通過如制定環境工程工作管理規定、試驗工作管理規定和實驗室***試驗網站***管理規定等。實地考察,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各處的環境資源,使條例法規人文化、明確化和具體化,並且可操作性強。同時要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通過工作人員指定的具體計劃,結合合理的策劃,高效地精確地完成工作。當專案被有關部門批准後,一定要按照計劃實施,且應由有關部門和人員在任務執行過程中進行監督和檢查,並在適當的時候進行考核和評審。計劃的相關資訊,包括任務完成的情況,任務執行過程中得到的各種有用資訊以及任務目前的狀況對今後工作的影響等都要記錄並輸入有關的決策檔案中,供環境管理部門和人員做為決策用的重要依據。

  2.4 充分地將管理體系與具體的建設、規劃和改造目標相結合。作為進行環境管理的基礎依據,環境的建設、規劃和改造目標在環境保護工作中著實被賦予了名副其實的不可忽視的力量。

  2.5 從國情出發,加強學生隊伍的團隊建設,大力培養本科生、研究生,加強各專業、各學科的相互融合,有針對性地培養高素質技術人才,儲備專業技術力量,以滿足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積極開展環境工程培訓,提高人員環境保護認識。讓大家清楚地認識到我們就是這個問題的主人,鼓勵職工教育制度化、規範化和正規化,我們可以通過獎懲條例更加提高職工的知識水平、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質。

  2.6 盡一切努力去大力宣傳一切資訊,例如開設專門的網站宣傳試驗站網和實驗室的工作、能力,在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關注的同時,擴大環境工程工作的影響力,推廣先進成熟的經驗和成果。

  3 加強與完善環境工程管理體系的措施

  3.1 要達到管理的真正目的,就要求管理體系要和現行組織機構結合,最大限度地發揮環境管理職能,假使達不到這樣的要求的環境,那我們就要想盡一切辦法來完善工作環境。

  3.2 管理體系要和現行的環境綜合治理中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模範企業結合,參照這些城市或企業等的綜合治理及其實施的定量考核的指標體系與考核辦法,為環境的整體治理找到有效的政策與措施。

  3.3 在對現行的環保制度進行評估的同時,擴充環保體系的內容,將合理的要求及制度都充分地收入其中,徵求民意,篩選意見。對於尚未完善以及不符合標準的制度予以完善和修改,並廢除阻礙環保工作開展的制度。盡一切力量將管理體系和現行的環境管理制相結合。

  3.4 實施資源的優化配製,將管理體系和工業結構的調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相結合,有效制止低水平的重複建設,嚴格管理高耗能及重汙染的專案,將企業清潔生產的計劃與對策納入到環境管理體系中,並對其進行嚴格地督促與監督。

  3.5 管理體系要和國家及地方環保的工作重點相結合,確保環境的治理能按計劃進行。

  3.6 管理體系的執行與控制要和政府的行政管理相結合,現在很多部門、行業、各級組織對環境的保護意識以及管理水平都沒達到要求和標準,因此很多法律、政策法規的貫徹執行還需要藉助行政的手段來落實完成。

  3.7 管理體系要和具體的建設規劃和改造目標相結合。作為進行環境管理的基礎依據的環境的建設規劃和改造目標,在環境保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直接控制與間接控制的相結合才能保證環境管理體系的執行。政府要對其各部門的直屬組織進行直接控制,但其具體部門應有所屬具體的部門企業等完成,以此來達到政府的間接控制。環境工程管理在建立和執行一個管理系統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通過這個系統的高效率、高質量的運轉,環境工程管理的規範性和有序性以及它的有效實施才能得以保證。為此必須組建相應的組織機構和採取一定的技術措施去保證實現各項環境工作的規範化和制度化。

  參考文獻:

  [1] 孫翠菊.鐵路企業實施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的現狀與思考[C].2007.中國鐵道學會環境保護委員會年年會論文集,2007.

  [2] 李悅,宋洪波.環境管理體系中環境因素識別方法的探討[C].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論壇2005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2005.

  [3] 蔡惟瑾.環境試驗管理體系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08.

  [4] 王海燕. 城市環境工程建設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環境報.建築,2009,***17***.

  [5] 孫桐. 淺談生活汙水處理改善技術[J].山西建築,2011,***30***.

  [6] 韓洋. 對我國城市環境汙染與防治對策的思考[J].科技致富嚮導,2012,***12***.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