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於工程管理論文

  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動了建築工程不斷創新和進步,只有高質量的建築才能確保使用安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綠色建築工程管理的問題研究

  一、存在的關鍵問題

  1.1政策法規保障不到位

  一是從我國綠色建築工程管理的政策法規建設來看,現行的《節約能源法》、《建築法》等政策法規,雖有一些建築節能等內容,但是具有強制力的內容條款不多,存在著籠統模糊的問題,過於原則,缺乏明確的法律責任和可操作性。只有設計方面的標準,而沒有施工監理、材料等方面具體的規範要求,難以適應現代綠色建築發展的需要。對綠色建築施工的沒有具體規定,對於違反綠色建築施工沒有缺乏必要的懲罰措施,綠色建築施工管理比較粗放。很多都是打著綠色建築的幌子,其實則是高耗能工程。二是管理缺乏獎懲制度。現行的法律法規缺乏獎勵性和處罰性機制,特別是在獎罰措施等方面缺乏法律法規,在綠色建築節能效益方面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規。特別是要在專項基金、補貼等方面,還需要進行完善。

  1.2評估體系不完善

  專業的評估體系是影響綠色建築行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我國雖然出臺了一些綠色建築評價體系,如《綠色生態住宅小區建設要點與技術導則》《綠色奧運建築評估體系》等,但是,卻存在較大的侷限性和片面性,技術評價僅適用於住宅建築、奧運建築、公共建築等單體,缺乏適用於複雜性的建築。現存的評估體系都比較單一,各自為陣,缺乏系統性、全面性,單個體系直接的銜接與融洽效果不理想。單個體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一定的矛盾,沒有一套涵蓋面廣、適應性強的綠色建築評估體系,嚴重影響了我國綠色建築行業的發展。

  1.3管理水平未達標

  一是傳統型管理人才多,綠色建築管理專業人才少。大多都是從事傳統建築工程的管理人員,他們習慣了傳統建築工程粗放式的管理。缺乏綠色建築工程專業管理人才,綠色建築工程專業管理知識匱乏,其專業管理技術難以符合綠色建築工程管理的需要,這樣就嚴重影響了綠色建築工程的管理效果。二是綠色建築專業施工人才少。由於施工人員缺乏綠色建築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綠色建築的理念不強,對綠色建築施工的規範不熟悉,導致綠色建築管理的具體任務目標無法很好地分解和落實到施工人員身上。在實際施工過程中,違反綠色建築工程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

  二、對策與建議

  針對綠色建築工程管理存在的一些關鍵性問題,筆者認為,必須要加強政府的巨集觀管理,健全法律法規,完善評價體系,強化綠色建築工程人才隊伍建設,才能夠適應新形勢下綠色建築行業發展的需要。

  2.1加強巨集觀管理,健全法律法規

  1加強政府的巨集觀管理。由政府對綠色建築進行長遠、整體的規劃佈局,實行綠色建築規劃戰略一盤棋,充分發揮政府各個職能部門的協調作用,切實做好綠色建築的規劃、認定、審批、監管和驗收,根據現狀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搭建交流平臺,充分發揮綠色建築中介機構作用,助推綠色建築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監管等加強完善與綠色建築相關的法律法規,結合我國現有能源的實際現狀,制定出綠色建築的整體規劃和發展戰略;然後需要完善綠色建築的服務體系搭建與國外的交流平臺、發展科技中介組織,以推進綠色建築事業的蓬勃發展。2健全法律法規。法律法規是綠色建築工程管理到位的標準和底線,因此必須對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修訂,從設計、建設、開發、實施等方面充實完善綠色建築立法的內容,確保綠色建築工程管理有法可依,不斷完善綠色建築管理法律法規體系。

  2.2完善評價體系,助推健康發展

  1實行嚴格的准入制度。根據綠色建築評價標準,通過對企業資質進行評估,對於不符合資質要求的企業,堅決要拒之行業之外,切實把好綠色建築企業准入門檻。對於沒有達到綠色建築工程要求的建築行業,不予審批,並堅決取締,以防一些高能耗的專案打著綠色建築的幌子,欺騙人們,危害社會。2強化過程控制,實行全程評價管理。從綠色建築的設計、施工到驗收,都必須制定詳細完善的規定,並管理到位。不斷完善相關制度,形成完整的綠色建築管理評估體系。同時,綠色建築工程監理、質量管理等部門,應該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嚴格按照綠色建築評價體系注重過程管理,在工程的建設、設計、招標、投標、施工、監理等階段,要認真執行建築節能的強制性標準,並審查節能工藝和材料的使用效果,形成統一的監管體系,以確保綠色建築工程管理到位。

  2.3強化隊伍建設,提高管理水平

  1拓寬人才引入渠道。根據綠色建築管理的需要,通過高校錄用、社會招聘等多種渠道,招納各種所需的專業人才,管理型與技術型一體化的複合型人才,以此提高綠色建築工程管理隊伍、施工隊伍的專業水平,從根本上為綠色建築工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人力資源支撐。2強化專業培訓機制。加強對綠色建築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監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專業培訓,完善培訓激勵制度,將培訓情況與員工的績效待遇聯絡起來,實行崗位技術等級工資、績效工資制度,嚴格執行持證上崗,不斷增強員工的綠色環保意識、節能意識,從內心調動全體員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使綠色建築工程建設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綠色建築工程管理必須牢固樹立綠色環保、節能降耗的理念,從國家層次講,應該加強頂層設計,暨切實加強法律法規政策體系、標準制度體系加強,充分發揮相關職能部門作用,嚴格規範綠色建築工程的全程管理。同時,作為建築企業,必須充分認識到加強綠色建築工程管理的重要意義,加強隊伍建設,引進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完善培訓激勵機制,創新綠色建築工程管理方法,不斷提高綠色建築工程的管理水平,助推我國綠色建築行業又好又快地發展。

  範文二:建築工程管理中的弊端及措施

  一、建築工程管理問題和弊端的原因

  1.1建築工程管理的機制不健全

  機制不健全是建築工程管理的基本特徵,這是由於市場經濟下的建築業發展時間過短,相關經驗過少,進而出現的實際情況。機制的不健全會導致建築工程管理工作中大量問題和漏洞的產生,出現勞務隊伍素質低、建築工程管理工作落實不到位、人力浪費、物力損失等實際問題。特別是市場開放性逐步提高的背景下,機制不健全將會導致企業難於適應市場化和國際化的實際需要,形成建築工程管理問題的產生,影響建築工程企業的壯大與發展。

  1.2施工人員素質不高

  當前,建築工程建設中人員來源具有複雜性、分散性,特別是大量農民工出現在建築工程之中,導致建築工程管理的困難,進而產生建築工程建設的質量和程序問題。具有代表性的問題就是施工人員中高素質人才嚴重不足,沒有一個懂技術、懂管理的帶頭人起到對建築工程施工工作的引領,出現了建築工程質量長期得不到保障,不但影響建築工程的建設,更會對企業的社會形象和行業信譽帶來負面影響。

  1.3施工質量意識差

  當前施工企業存在著盲目追求施工進度而忽視施工質量的通病,他們忽略了只有高質量的建築工程才能在市場競爭中得到認可,也才能獲得更高的社會評價,但是在搶工期、控成本的影響下,施工質量就成為可以降低和調整的標準,出現了施工技術應用不徹底、管理工作不到位、材料質量失去控制、施工消耗迅速增加、質量隱患的問題頻發、沒有相關的質量體系和檔案記錄,這會出現建築工程施工和管理等多方面的整體性困難,難於形成對建築工程管理的體系和結構,出現了對建築工程質量的漠視,很難全面而系統地發揮建築工程管理的價值,失去了設立建築工程管理工作的價值和作用。

  二、新時期加強建築工程管理的措施

  2.1健全建築工程管理機制

  建築工程管理質量的提高基礎是相應機制的建立,要通過向廣大職工反覆深入進行形勢與任務教育,促進廣大職工樹立市場、競爭、效益觀念,清除計劃經濟影響。以此為基礎,改革機構設定與部門職能,按照建立市場經濟體制,轉換專案管理經營機構。市場合同部集合同管理、計劃管理、財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結算管理於一體;施工管理部,賦予其在合同約束下對現場施工進度;專設工程技術部,以適應工程技術新、裝置新、材料新、工藝新的需要,加強對重大施工技術問題的超前研究和科研攻關,為建設一流工程和創造最佳效益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援。企業內部要用完善的市場機制、用人機制、分配機制、服務機制和監督機制等有效機制來保制度的落實。

  2.2提高建築工程人員素質

  建築工程企業要以工程的需求為依據,將已有的勞動力和潛在勞動力進行規劃,保證專案工程間人員流動的有效性,充分合理調配人力資源。激發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

  2.3樹立質量意識

  進行建築工程管理時,可以根據質量的目標要求進行質量計劃的編制,對於施工質量的控制也要按照圖紙和國家的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進行控制和驗收,對於工程質量的自檢和互檢等制度也要嚴格的遵守,保證材料的質量和工程的質量。要大力加強施工管理者和操作人員的質量意識,使工程質量放在首位,建立完善的質量領導責任制,要落實“誰主管,誰負責”,確保工程質量的落實到位。

  2.4應用現代化管理手段

  建築工程管理工作應當實現管理的資訊化和網路化,計算機是現代管理的重要工具。實踐證明,利用計算機輔助管理是提高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建築工程管理要提上網路計劃技術和計算機輔助管理,達到對施工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投資效益的改善、工程質量的保證等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實現建築工程管理的價值。

  三、結語

  綜上所述,市場和競爭的要求是建築企業的專業化和系統化,在建築施工各項複雜的工作中必須利用建築工程管理這一有利武器展開對建築工程的全面而科學地管理,真正起到提高質量、降低成本、確保利潤的目標。在本文的最後,筆者要重點強調建築工程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要將管理型複合人才的培養作為企業工程管理工作的大事,要在挖掘潛力和借用外力的綜合手段下,打造建築工程管理人才的新品質,使建築工程管理人員更能適應企業、建築和發展的需要,形成對建築工程管理工作的強力支援,使企業處於競爭和市場的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