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閱讀專項練習及答案

  現代文閱讀試題是高考語文測試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發展對學生閱讀能力要求的提高,現代文閱讀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的比重加大,對考生的影響很大。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高考語文,歡迎各位考生閱讀練習。

  現代文閱讀專項練習原文:

  那天,趙局長在大院裡走,忽然聽見身後有人喊:“趙林-趙林”。他愣了一下,沒有回頭,繼續往前走,走了幾步,那聲音又從後邊追過來,他斷定不會是叫自己。多少年了,這個大院裡沒有人喊過他的名字,都稱他為“趙局長”,這樣想著又繼續往前走了幾步。

  趙局長是5年前群眾推選上來的,經組織部考查,到人事局任局長,據說得了滿票。記得宣佈任職那天,他很激動,對大家說:“我是大家推薦上來的,雖然職務不同了,還是人民中的一員,以後誰都不要喊官職,就喊‘趙林’這名字。”當時大家還熱情地給他鼓了掌。過後一些老輩人及同輩人還真是按他說的,直呼其名。當然,也有幾個年輕人喊他局長。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喊他局長的人多了。慢慢地,再聽那直呼其名的聲音,便覺得不入耳,臉子也有些沉。過了一段兒時間,同輩人也喊他局長了,再往後老輩人也不直呼其名了。整個大院都異口同聲地喚“局長”,他漸漸地對“趙林”這個名字陌生起來。

  後邊的那人終於追上了趙林,當手掌落在他的肩頭時,才猛然一驚,腳步隨之停了下來。趙局長回頭一看,喊他的人是大學時的同學許輝。許輝在一個窮縣當,趙林覺得他和農民呆久了,少了禮貌與規矩,臉上的表情就有些板,淡淡地說:“你嚇了我一跳。”

  許輝說:“我喊你那麼多遍,你咋就不答應呢?”趙局長說:“我以為喊別人呢。”

  許輝愣了一下說:“怎麼,你不叫趙林了?改名了麼?”

  趙局長有些尷尬,冷冷地說,叫趙林的多了,誰知你叫哪個?

  許輝聽這話有些不是味兒。這當兒,又有人喊:趙局長!趙林馬上把臉兒轉過去,同那人招手,那人打個招呼走了。許輝似有所悟,笑著說,是不是我也該叫你趙局長呢?

  趙林臉上湧起一片紅暈。他承認如今由於身邊“局長”、“局長”地喊得多了,自己聽著也習慣了,好像這“局長”成了自己的名,而“趙林”二字反倒成了附屬品。但從趙林演變到局長,是個怎樣的過程,似乎也是個量變到質變吧。而且在演變中擁護率是逐漸下降的。年終考察他的擁護率只有60%,再往下會怎麼樣呢,他想著,不禁打了個寒顫。

  趙局長問許輝:“啥時來的?”

  許輝說:“一個星期了。”

  趙局長問:“住哪了?”

  許輝指了指一旁的小樓。趙林知道那小樓是領導辦公的地方,頭“嗡”地響了一下。許,許,近日聽說來了個許,莫不就是他麼。便說:“你是……許?”

  許輝說:“老同學,開什麼玩笑?叫我名。”

  趙局長叫不出,臉上用力笑著。

  許輝說,千萬別“”、“”地喊,長了會把我的名字喊丟了。

  趙局長臉上的“笑容”就僵在了那兒。

  現代文閱讀專項練習題目:

  ***1***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A.這篇小說善於把握現實生活中的重大題材,以細膩生動的筆觸,在看似平凡的情節中,把一個官氣十足的官員刻畫得惟妙惟肖,呼之欲出。

  B.小說中插敘的一段並非可有可無,通過插敘交代了這位官員剛剛任職時謙恭的態度,與後面人們直呼其名而心生不快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C.小說中的這位局長是一個十足的偽君子,口是心非,說一套,做一套。小說的主題就在於批判這種心口不一,言不由衷的偽君子行為。

  D.這篇小說在表現技巧上採用了小中見大的手法,雖然寫的是生活中的小事,但是通過這些小事反映出現實生活中有些官員做官日子久了,漸漸滋生了官氣。

  E.這篇小說沒有波瀾起伏、扣人心絃的情節,也沒有峰迴路轉、出人意料的結局。因此也很難收到耐人尋味、促人深思的藝術效果。

  【答案】BD

  【解析】A“重大題材”不準確;C從主題看,說趙局長“偽君子”不準確;E項的關於小說的藝術效果恰恰是“耐人尋味、促人深思”。

  ***2***小說開頭寫有人兩次喊身為局長的趙林的名字,但“他斷定不會是叫自己”,這是為什麼?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因為大院裡的人現在見到他都是喊他的職務,而不會直呼其名。②已經聽慣了以官職向他打招呼的趙局長,從心裡就不願意接受人們對他像對平常人一樣的打招呼方式。③這樣寫的用意是巧妙地揭示出這位官員身上潛滋暗長的官氣。

  ***3***趙局長是如何漸漸地對“趙林”這個名字“陌生”起來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大院裡喊他官職的人越來越多。②聽慣了以官職稱呼很受用,因此他對於直呼其名的人漸生不滿。人們因而全部改稱他為局長。③在幾乎沒有人直呼其名情況下,他漸漸對自己的名字陌生起來。

  ***4***作者塑造許輝這個人物形象有何意義?結合情節、手法、主題以及社會現實進行簡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從情節發展上看,許輝不瞭解趙林對直呼其名的反感,這樣使直呼其名而趙局長不作應答的情節變得合情合理。②從表現手法上看,以許輝樸實本色與趙局長形成對比,反襯出趙局長的十足官氣。③從主題表達看,十分自然地把批判和歌頌結合在一起,在批判醜惡事物的同時,給人樹起了正面形象,使諷刺小說給人正能量。④在現實生活中,只有這種不迷失自我的官員,才能不脫離群眾,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