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題答案

  捷徑,其實是最遠的路。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

  《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原文:

  我給高三學生布置了一道材料作文題。材料的內容畫的是一組漫畫:一群人,每個人揹著一個超過身高的碩大十字架在埋頭趕路。他們走得好辛苦啊。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人開始動腦筋了。他趁人不備,用鋸子把十字架的末端鋸下去了一截。嘿,明顯輕鬆了許多。很快,他就走到隊伍的前面去了。在某方面嚐到了甜頭的人,會一次次地萌生以同樣方式追求甜頭的心思。這個人也不例外。他再次拿出鋸子,把十字架的末端又鋸去了一截。更加輕鬆了,他得意地哼起了小曲。突然,面前出現了一道深谷。揹著十字架趕路的人們紛紛把長長的十字架搭在深谷的兩邊——彼時拖累人的十字架,此時化作了通向彼岸的橋樑。那麼多人,輕鬆愉快地從自己的十字架上通過,如願以償地走到深谷那邊去了。而那個取巧的人,卻因為變短的十字架無法架在深谷兩邊,而永遠被留在了深谷這邊……

  與其說我給高三學生提供了一道材料作文題,不如說我給他們提供了一種人生借鑑。終於廢寢忘食地熬到了高三,背上十字架的分量陡然加重。百套卷、千道題、萬種法——你可生出了偷巧的心?鋸子在身內,鋸子在身外。鋸子的利齒,隨時樂意幫你鋸掉沉重十字架的末端。但是,深谷不遷就短處,殘缺的十字架只能編織殘缺的夢,因為它無法連線夢想的兩岸。

  何止高三?人生時時處處不都是如此嗎?

  “小聰明”不是“智慧”,但“小聰明”往往比“智慧”更容易博得當下的掌聲。當一個個十字架被聰明的手一次次地鋸斷鋸短,卸了重負的人在偷笑,愚鈍的裁判員看不出這個衝在最前面的運動員原是作弊者,激動萬分地宣佈了一項新紀錄的誕生。深谷沒有出現在今天,深谷甚至也可能不會出現在明天。但是,深谷總是不動聲色地橫亙在我們必然經過的前方某處,等著在一個繞不開的時刻看我們的笑話。

  飲鴆止渴、剜肉補瘡、聰明反被聰明誤,古人造出了這些詞,預備給後人恰當地使用。而我們,果然就用上了,並且用得恰當到讓人悲涼。是誰,天生一顆偷巧的心,鋸短十字架成了慾望的本能動作。殘缺的十字架,詛咒般地投影於你我他的生活——餐桌上有之、馬路上有之、空氣中有之……只有彙報材料的資料中沒有,但這是一種更大的取巧。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徹底明瞭:捷徑,其實是最遠的路;偷來的巧,其實是致命的拙。

  《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題目:

  1. 通讀全文,說說作者為什麼認為“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

  2. 第三段在文章中起什麼作用?

  3. 文中多次提到的“十字架”“深谷”有怎樣的含義?

  4. 閱讀下面連結材料,結合文章內容,談談你對“鋸短十字架”這種行為的看法。

  材料一:一幼兒園園長講述很多小朋友在畫“藍天”的時候總是誤用灰色的彩筆。老師們抱怨孩子太笨,把天空畫成了耗子毛的顏色。殊不知,孩子們正是照著“藍天”在畫“藍天”。

  材料二:記者實地調查瞭解,有著“風箏之鄉”“蔬菜之鄉”美譽的山東濰坊市,眾多中小企業鑿井排汙在當地已非祕密。在當地,隨著需求逐年增多,打井灌汙已形成一條初具規模的地下產業鏈。正因為如此,濰坊近年來地下水汙染不斷加重,正從一般淺水層蔓延至150米以下的地下深水層。

  《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答案:

  1.這種“偷來的巧”也許會獲得一時的快樂、幸福,但終因自己的短處而阻礙前進的道路,從而換來長時間的辛勞、痛苦,所以說是“致命的拙”。

  2.內容上,它運用反問句,強調人生中的這種現象屢見不鮮;結構上,它承上啟下,由上文過渡到下文對人生中偷巧的論述。

  3.“十字架”比喻人生的壓力、承擔的責任等,“深谷”比喻人生中遇到的困難、挫折等。

  4.示例:藍天不再,在孩子們的筆下成為“灰天”;地下水汙染加重,為了一時的經濟利益,不顧子孫後代,這種短視的行為正是“鋸短十字架”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表現。人的一生,該背的“十字架”就一定要背,該擔的責任就一定不能推脫。急功近利,投機取巧最終是靠不住的。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偷來的巧是致命的拙》閱讀題目及其參考答案全部內容,僅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