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墜入傳銷網案例

  傳銷是一種嚴重危害社會的違法犯罪活動,對大學生的危害很大。大學生傳銷問題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缺乏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缺乏社會經驗和防範意識,就業形勢嚴峻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篇1:

  倪某某,女,21歲,單親家庭,為物電學院2011級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學生。入學一年來,跟宿舍XX同學在商業街擺攤賣小飾品等賺取少量生活費。2012年9月初,以同學的媽媽要在校內開超市入股為名,向父親要了兩萬塊錢,因當時父親在江浙一帶打工,只是給孩子打電話簡單問了情況,便把兩萬塊錢打給該同學。

  2012年國慶節之後,該同學又來到輔辦,帶白色口罩,說話氣喘噓噓,自己稱得了肺結核,說要休學,回家治療。輔導員老師考慮到肺結核傳染,在宿舍會影響其他同學的日常生活。答覆“如果需要長期治療,可以拿著醫院的診斷證明,辦理休學手續”。過了幾天,該同學拿著醫院的診斷證明,帶著自己稱是姐姐***實際是傳銷組織的人員***的來辦理休學手續,說父親在江浙一帶打工,單親家庭,由姐姐代為簽字辦理休學手續。休學後,輔導員老師和班長通過電話確認該同學已回家。

  2012年12月份,輔導員老師突然接到稱是倪某某同學的一個電話,自己稱是泰山學院的學生,說倪某某現在江蘇宿州的一個傳銷組織中,該同學是被騙到傳銷組織的,認識到傳銷組織的害處,已被江蘇宿州高新區公安機關解救,但是倪同學依然執迷不悟,請求輔辦老師解救倪同學!

  篇2:

  2016年4月23日,小馬***化名***接到了高中同學小章***化名******傳銷組織成員***發的QQ訊息,邀請他五一去天津玩,由於兩人關係不錯,小馬同意並且曠了週四週五的課,買了火車票過去找到了他。4月28日凌晨1點左右,小馬到達天津市靜海縣,並迅速被傳銷組織控制監視。小馬在向同學小章尋求幫助未果後只能選擇自救。

  在被傳銷組織控制的日子裡,他通過儘量和傳銷組織成員維持關係使他們放鬆警惕。據小馬同學事後自述:“只要我在手機上操作的內容對他們沒有危害,他們也不阻止我,所以我就看騰訊新聞,在新聞上隨便發一些評論,評論我自己都不知道寫的什麼意思,但是我把我需要的字加在了裡面,然後趁他們不注意把需要的字剪切出來,發給我的朋友,終於在第四天我把求救的十二個字‘天津、靜海、傳銷、救我、報警、趕快’湊了出來,發給了我的朋友小張。”在第五天的上午,小張靠這些線索帶警察成功解救了小馬。

  篇3:

  “別亂動,雙手抱頭,都蹲下!”隨著警察的指令,十幾個男子應聲照做。一名穿運動鞋、戴黑框眼鏡的男大學生,被他的老師趙斌拉入懷中,緊緊抱住。“可算把你小子救出來了。”

  身陷傳銷組織23天之後,小賀***化名***終於重獲自由。

  老同學盛情邀約,農家院成了監獄

  小賀是北京某名校的大三學生,家庭條件很一般。前陣子,老同學劉某博邀請小賀去河北廊坊玩幾天。

  “這邊有桃花節,來玩幾天吧。”“請假挺麻煩的,再說我週一還有個情景劇,請不了假。”“咱都好久沒見了,你能不能給力點?”“我還在情景劇中演出呢。”

  4月7日,劉某博再次在QQ上向小賀發出邀請。“總給我打電話,我感覺再不答應有點對不起他似的。”小賀於是接受了邀請。

  在此之前,許久未曾聯絡的劉某博,突然闖入了小賀的生活。因為是老家甘肅那邊的初中同學,小賀並沒覺得可疑。

  “就是在QQ和簡訊上聊聊天,談談各自的生活,主要是他問我答。”其間,劉某博也曾多次邀請小賀見面,一起出去玩,但小賀都拒絕了。“其實我們並不熟。”小賀在QQ上給劉某博備註的姓名,一直有個錯字。

  小賀跟室友匆匆打了個招呼,便從北京坐了20分鐘高鐵,於夜間來到了陌生的廊坊。但在出站口,他的老同學劉某博並沒有如約出現。

  幾番電話聯絡,10多分鐘後,小賀終於見到了劉某博。同來接站的,還有一位年齡相仿的女孩,“第一次見面,她便熱情地與我握了手,感覺怪怪的。”

  逛超市、到路邊攤吃飯、壓馬路,老同學和女孩帶著小賀,在廊坊的大街小巷東跑西竄,消磨時間。他們談論的話題,始終不離小賀的學習和生活。

  而老同學的一句“你手機不錯,能借我玩玩嗎”,讓小賀在接下來的20多天裡,失去了與外界聯絡的唯一工具。

  “時間不早了,我們回住的地方吧。”深夜,三人打了一輛計程車,七拐八拐,停在了一處黑咕隆咚的地方。靠小賀手機的照明,三人跌跌撞撞走了好久,終於在一扇大鐵門前停了下來。老同學輕輕敲擊之後,門打開了。

  這是一處農家院落,除了正對院門的客廳,見不到一點燈光。不大的客廳,除了長條桌和沙發,再無傢俱。

  看到小賀進來,正坐在地上打牌的三男一女停了下來,紛紛像老朋友一樣熱情地跟小賀握手,噓寒問暖,還邀請小賀參加他們的牌局。

  不一會兒,老同學劉某博端來了一盆洗腳水,“趕緊洗洗睡吧。”小賀覺得不可思議,“這熱情有點兒過了頭。”後來他才知道,這是“新人”才有的福利。

  洗漱完畢,小賀被帶到“寢室”。沒想到,裡面滿滿都是人,睡在地上。“我感覺不對,反覆表示要出去住,他們就動手打了我。”

  為了避免更多的傷害,小賀決定住下。“當時就感覺,這次肯定是跑不了了。”

  上廁所也被監視,洗完腦還要考試

  “以前看過一些有關傳銷的報道。當時,我隱隱約約能意識到,他們是幹這個的。他們控制得太嚴,我不敢反抗。”小賀說。

  6點起床,7點早飯,7點半“做遊戲”,然後被“老人”叫到一邊單獨聊天……這裡的日常生活,如同“軍事化管理”:手機一律上交,不許隨便說話;只能坐地上,不許靠牆;任何活動,都必須保持至少3人在場,包括上廁所;飯前要唱歌,端飯碗的姿勢也有要求;見到“領導”,還要問好。

  “領導”,是這個小院的主宰者。“就是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平時在自己屋裡,沒事不出來。”在“領導”下面,還有幾個小頭目,負責管理下面幾個組的“老人”和“新人”。小賀的老同學劉某博,就是小頭目之一。

  打牌、“做遊戲”、“被聊天”……前幾天的生活,就這樣機械地重複著。“做的遊戲,都是很幼稚的,但必須參加。‘聊天’,就是一個‘老人’專門跟你聊,內容就是他們那個叫‘今天行業’的傳銷事業。”小賀回憶說。

  因為是“新人”,小賀還受到些“照顧”:不用幹活,有人給打水、擠牙膏。這些“福利”,被稱為“優質服務”。

  “第四天、第五天的時候,還有考試,‘領導’問了一些規矩,還有‘今天行業’的內容。”

  通過考試之後,小賀得到的“獎勵”,就是購買他們的所謂“產品”。“雖然從沒見到實物,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我還是買了,沒辦法。”小賀買了3套,每套2900元,“當時卡里的錢不夠,他們通過我的微信,跟我的朋友借了錢,還從支付寶裡取了1000元的貸款。”

  自此,小賀從“新人”變成了“老人”。有人給打洗腳水的福利,再也沒有了,小頭目開始給小賀安排“上課”和“幹活”。

  “上課時,必須認真聽課。與領導聊天時,要記筆記。每天晚上睡覺前,要考試,不能錯一個字,不然就是拳打腳踢,或者做俯臥撐什麼的。”小賀說,“幹活也是分等級的,先是掃地,然後鋪鋪蓋,最後才能進廚房做飯、洗鍋。”

  學習學習再學習,聊天聊天再聊天。“每時每刻,他們都找機會給你洗腦。”

  小賀也想逃跑,但身邊總有三四名“老人”對他進行“監護”,“根本不給你耍滑頭的機會。”一次傳銷人員去超市採購,帶著小賀去,讓他用手機給家裡發視訊報平安,說什麼怎麼說都受傳銷人員控制。

  製造與外界保持聯絡假象,讓警方難以立案

  小賀的離校,讓學校和家人十分困惑。

  “一開始,小賀釋放的資訊,讓我們覺得他是要退學創業。沒想到,他是捲入傳銷了。”小賀的大學老師兼輔導員趙斌,把小賀離校未歸的情況報告給了學校和家長。

  小賀的電話一直關機。4月10日,趙斌與小賀的班長,一起來到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三間房派出所,按照失蹤進行報案。沒想到,在派出所,小賀的電話打通了。

  “小賀說,他在房山照顧一個生病的同學,第二天一定回學校。”趙斌回憶道。由於人已經聯絡上,且語氣比較正常,派出所取消了立案程式。

  但第二天,小賀卻主動打來電話,表示要推遲返校時間。為了表示自己沒什麼事,小賀還在親屬的微信群中發了紅包和語音,請家人放心。

  “手機一直不在我身上。每次與外界聯絡,都要按他們的要求做,不然要受罰。”小賀說,“不過,我打電話或發視訊的時候,會加進去一些暗示。我特意把我的電腦密碼告訴了最要好的同學。”

  專家分析,傳銷組織的人員一般都會通過各種方式,讓被控制的物件與外界保持聯絡。“這樣就不能算失蹤,警方就不好立案。”

  電話、簡訊、視訊……在各種資訊裡,小賀被迫表示:自己沒事,但要退學。“他是準備考研的,怎麼完全變了一個人?”趙斌說。

  終於,小賀的家人提供了一條重要的資訊:小賀的一個初中同學,據說正在北京“掙大錢”,還召集了一批初中老鄉,這很像是傳銷。

  4月16日,小賀的父母到其宿舍檢視物品。憑藉小賀透漏給大學同學的密碼,電腦被成功登入。與“老同學”劉某博的QQ聊天記錄,浮上水面。

  身份證確定去向,大排檔透露所在

  通過調取QQ聊天記錄,再結合小賀平時的表現,三間房派出所的警官王偉認為,小賀捲入了傳銷組織。

  “通過身份證號碼搜尋,發現他在4月7日坐火車去了河北省廊坊。但具體地點不清楚。”4月17日,王偉前往廊坊進行調查,並將情況上報了所屬分局的文保部門。趙斌也一同前往。

  與此同時,由小賀的系主任馮波牽頭,一個營救小賀的微信群迅速建立。一條條零散的資訊,在群裡彙集起來。

  “雖然廊坊與北京很近,但畢竟跨行政區域,有很多協調工作要做,學校給予了很大支援。”馮波說,“我們有把小賀救出來的決心。他是我的學生,還欠我一次情景劇的演出。”

  在小賀發回的諸多視訊中,有兩處場所比較顯眼:某家超市,和一家有小彩燈泡的無名大排檔。

  京冀警方密切協作,對小賀的手機號碼進行了定位。顯示的地址,為河北省廊坊市北旺鄉相士屯村。根據該地址,警方發現了視訊中的超市和大排檔。通過進一步工作,小賀的位置被精確鎖定。

  “警察進來的時候,我正在擺碗筷。不過,從敲門聲能聽出來,跟平時不一樣。”小賀說,當時小院裡亂了套,“正好是午飯時間,路口沒有放哨的人。”

  經過幾分鐘的營救行動,煎熬了23天的小賀,終於離開了這座陌生而又熟悉的小院,踏上了歸途。

  “這段時間真的是麻煩各位老師了!真是萬分感謝!我今天晚上的車,明天到北京。”在老家調整完畢,準備回京的小賀給馮波發了一條簡訊。“好多朋友說,我畢業論文都有的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