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養生方法有哪些_冬季健康養生原則

  冬季養生,中醫名詞。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冬季健康養生原則,希望對你有幫助!

  冬季養生方法和要點

  1、晚餐七八成飽即可

  睡前不要吃東西,以免加生胃腸負擔。睡前不要喝濃茶或者咖啡,以免因精神興奮或尿頻影響正常的睡眠。當然也更不要喝酒,酒精會嚴重影響人的睡眠。晚上不要吃辛辣的富含油脂的食物,這些食物也會影響睡眠。

  2、睡前少喝水

  晚飯不要喝太多的湯或開水。冬天天冷,出汗不多,水分的迴圈比較少,與夏天比,相對來說小便要多一些。睡覺的過程中如果經常起來解手,會打斷睡眠,有些人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再次入睡。建議晚上七八時以後水要少喝一些,尤其是腎功能相對比較差的人。

  3、睡前泡腳睡眠好

  冬季泡腳可以活絡血液迴圈溫暖身體,睡覺之前泡一泡有助於提高睡眠質量,但是要注意,泡腳時間不要過長,最好是15-30分鐘,以免增加心臟負擔增加。泡腳時還可以搓搓腳心,尤其是搓湧泉穴,不僅能提高睡眠質量,還有養生的效果。

  4、睡覺之前要刷牙

  經過一天的進食,我們的牙齒中有許多食物的殘留,睡覺之前刷牙,不僅保護了我們的牙齒,而且更有利於我們良好的睡眠。

  5、睡覺不要用電熱毯

  深度睡眠時保暖很重要。然而將全身都暖和起來的電熱毯,會令身體產生依賴,導致身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降低。相比電熱毯,熱水袋是你的更好選擇。因為熱水袋在將人體血液執行調至最佳狀態後溫度下降,無損於人體自身產生熱量的能力。

  6、晚上12點前入睡

  每天最遲不超過12點***即子時***入睡。因為這個時候的“陰”到達了最盛的位置,過了12點陰氣就開始下降,陽氣緩慢上升。中醫向來講究“天人合一”,而靜又養陰。因此,在每日陰陽的此消彼長的過程中,於12點之前入睡,最能養陰。這個時候入睡,因應天地陰陽的規律,往往睡眠質量也比較好。深層次的睡眠對於消除疲勞、機體修復、提高免疫力都大有裨益。

  7、睡覺時不要門窗緊閉

  冬季關上門窗睡覺,是很多人都喜歡做的事。事實上,門窗全關,空氣不流通,人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會從呼吸道排出149種化學物質,會使空氣中含有大量細菌、病毒、二氧化碳和塵粒,對呼吸道有影響,因而那些閉窗貪睡的人經常會患感冒、咳嗽、咽炎等。不要因為外面天寒就整天門窗緊閉,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流通。

  冬季養生 田雞龍眼棗杞湯讀《內經。四氣調神大論》認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溼,無洩面板,使氣丞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解讀:冬季當使神志伏匿,並情志舒暢而閉藏,以適天時閉藏之期。逆之則水傷,木失所養,並影響春季生髮之氣。

  冬季健康養生茶

  長期飲用玫瑰蜂蜜茶可以減肥消脂。製作玫瑰蜂蜜茶,需要準備的材料並不複雜,主要是六朵玫瑰花和一包紅茶、一勺蜂蜜和一片檸檬、還要五百毫升的白水。製作方法如下:紅茶包倒入沸水中沖泡6分鐘左右,把玫瑰放入茶液中小火煮開,然後加入蜂蜜和檸檬片就可以。這款健康養生茶比較溫和,可以降火氣,調理血氣,還可以養顏美容,緩解疲勞。

  製作蘆薈紅茶所需的材料有一段蘆薈,約20cm就可以,少量的菊花,還要一個紅茶包和一勺蜂蜜。製作方法為:先將蘆薈去皮,留下內層的白肉,蘆薈和菊花加水,小火慢煮,等水開後再放入紅茶包及蜂蜜。蘆薈紅茶的養生功效有:增強細胞活力,分解脂肪,調節機能,還可以增加面板光澤,美白肌膚。

  女性喝西紅柿玫瑰茶可以緩解色素減退,讓肌膚變得細膩白嫩。製作這款健康養生茶需準備的材料有:適量的西紅柿、黃瓜、玫瑰花、檸檬汁及蜂蜜。製作方法如下:先將西紅柿去皮,黃瓜洗淨後和新鮮的玫瑰花一起碾碎,放入檸檬汁及蜂蜜一起沖泡就可以。

  健康養生茶對於養生保健有著理想的小效果。不過,我們除了可以選擇蘆薈紅茶、西紅柿玫瑰飲及玫瑰蜂蜜茶這些茶飲養生外,還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其他的健康養生茶。

  冬季養生原則

  冬季飲食應遵循“秋冬養陰”、“養腎防寒”、“元憂平陽”的原則,飲食以滋陰潛陽、增加熱量為主。

  養腎為先

  寒氣內應腎。腎是人體生命的原動力,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   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蔔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溫食忌硬

  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屬陰,冬季吃這類食物易損傷脾胃。而食物過熱易損傷食道,進入腸胃後,又容易引起體內積熱而致病;食物過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暢,而血量減少將嚴重地影響其他臟腑的血液迴圈,有損人體健康,因此,冬季飲食宜溫熱鬆軟。

  增苦少鹹

  冬天腎的功能偏旺,如果再多吃一些鹹味食品,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裡,要少食用鹹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睡眠調節

  冬季作息時間應“早睡晚起”,起床的時間最好在太陽出來之後。因為早睡可以保養人體陽氣,保持溫熱的身體,而遲起可養人體陰氣。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嚴寒,求其溫暖。睡覺時不要貪暖而矇頭睡。被窩裡的空氣不流通,氧氣會越來越少,時間一長,空氣變得混濁不堪。人在這樣的環境中睡覺,就會感到胸悶、噁心或從睡夢中驚醒、出虛汗,第二天會感到疲勞。

  冬保三暖

  ◆頭暖

  頭部暴露受寒冷刺激,血管會收縮,頭部肌肉會緊張,易引起頭痛、感冒,甚至會造成胃腸不適等。

  ◆背暖

  寒冷的刺激可通過背部的穴位影響區域性肌肉或傳入內臟,危害健康。除了引起腰痠背痛外,背部受涼還可通過頸椎、腰椎影響上下肢肌肉及關節、內臟,促發各種不適。

  ◆腳暖

  一旦腳部受寒,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內的毛細血管收縮,纖毛擺動減慢,抵抗力下降。後果是病毒、細菌乘虛而入,大量繁殖,使人感冒。

  冬防燙傷

  ◆盥洗燙傷

  寒冷時,裸露在外的面部、手部表面血管收縮,溫度較低,尤其是剛從室外歸來時。此時突然用熱水盥洗,熱量不能及時被血液吸收,很容易被燙傷,最終會因受燙傷面板血液迴圈變差而誘發凍瘡。

  ◆被窩燙傷

  偏癱、截癱、老年性痴呆症患者和老人易發生燙傷,他們的肢體面板感覺遲鈍,不知閃避,因此他們在睡覺時用熱水袋、電熱毯要控制好溫度,家人要多留心觀察他們的取暖情況。

  ◆取暖器燙傷

  電爐、油汀等取暖器表面金屬部位在使用時溫度很高,老人和幼童行動遲緩,手腳接觸時容易燙傷,家人還須多加照看,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