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必考知識點答題技巧整理

  17個

  一、要點概括類

  1.摘引文中原句作為答案。

  2.選取文中重要詞語語句組合成答案

  3.劃分相關內容層次,一般有幾個層次就有幾個要點

  二、感想啟迪類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義,聯絡中心作答

  2.聯絡自己或社會實際情況,引發感悟

  3.遣詞造句,講究三美:運用古詩文、名言警句;恰當運用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運用成語。

  4.偷樑換柱法:把作者在該文章中的體驗、觀點用自己的話重新演繹一遍。

  三、詞句品味類

  1.詞語品味:

  A瞭解詞性感情色彩,揣摩詞語所表達的喜怒哀樂。

  B.分析修辭,體會詞語的形象含蓄

  2.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從它帶給你的啟迪去體會。

  B.看句式結構***句式不同,表達的效果也不同***:陳述句語氣平穩,不溫不火;疑問句能吸引讀者好奇心,能製造懸念;反問句能加強語氣;感嘆句能抒發強烈的感情;排比句層層深入,顯得氣勢磅礴;

  C.從修辭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淺顯易懂,具體形象;誇張能突出事物的特徵;擬人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對比給人鮮明印象;反語顯得幽默風趣,諷刺意味強烈。

  ★答題方式:我認為……美在……它表現了…….

  四、獻策舉例類

  1.問題獻策分類

  A.自然環境問題:大氣水體汙染、生態平衡問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問題等等

  B.社會環境問題:農村城市差別問題、留守兒童問題、輟學問題、文明問題等等

  2.問題獻策舉例類解題注意事項

  A.看清問題,問什麼答什麼,切忌答非所問。

  B.所提出的方法措施必須是可行的有助於解決實際問題的,切忌紙上談兵空想主義。

  C.主張創新

  五、句子仿寫類

  一審修辭,二看句式,三析句間關係,四品語體色彩,五考慮要保留的詞語和要替換的詞語。修辭、句式、句間關係、語體色彩弄明白了,再仿寫也就不難了。

  在沒有答題思路的情況下,要考慮和例句關鍵詞語相對、相同的詞語,

  例如:“沒有藍天的開闊,可以有白雲的悠閒”這句子的仿寫。我們通過審題可以知道:

  1.要保留“沒有……,可以有……”

  2.可以考慮用”大地、高山、海洋”等來替換藍天。

  3.得出答案“沒有海洋的遼闊,可以有河流的彭湃;沒有河流的奔騰洶湧,可以有小溪的清澈;沒有高山的險峻,可以有土丘的秀氣;沒有高樓大廈的明亮,可以有草屋的溫馨”等等。

  六、語言準確類

  1.“××”詞好在哪裡

  ★答題方式:用了“××”詞,生動地***準確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徵,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符合實際情況,具有科學性***。

  2.文中加點的詞語能否刪去:這樣的題目分四步:

  1:判斷,一般是不能刪

  2:解釋這個詞語在這句話中的含義,在程度.狀態.性質.範圍等方面加以限制.

  3.比較:即比較刪掉這個詞語與沒有刪掉以前的區別,一定要結合具體的句子進行分析,意思變為“…“,與實際不符,不符合原意等

  4結尾一定要有這樣的句子:這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準確性與科學性。

  ★答題方式:

  不能,刪掉了“××”詞,句子的意思就變成了……,顯得絕對化;用了“××”詞,準確地說明了……,符合實際情況,留有餘地,具有科學性,體現了語言的準確嚴密。

  七、文段結構類

  ***一***要求理解文章重要環節並且明瞭其在全文中的作用類解題模式

  1.看句子或段落在文中的位置,選擇它在文中的作用類別

  如果用在文章的開頭,主要是:引起下文,總領全文,引出懸念,開門見山、點題、埋伏筆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中間,主要是:承上啟下,總結上文,引出下文等

  如果用在文章的結尾,主要是: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題目***,深化文章的主旨,畫龍點睛等。

  2.概括段意

  ★答題方式:段意+作用

  ***二***段落能否刪掉或者段落能否調換類的解題模式

  1.判斷能否刪掉或調換***一般不行***

  2.判斷這些文段之間的順序關係:並列關係、層進關係、總分關係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答題方式:不能調換***刪掉***,原文采用由……到……的順序介紹事物,調換***刪掉***後不合邏輯。

  八、修改病句類

  ***1***用詞不當

  1、感情色彩不當。如:他那認真刻苦的學習精神,值得我們每個同學效尤。***“效尤’的意思是“學壞的樣子”,是貶義,用在這裡不合適,應改為“學習”。***

  2、關聯詞用錯。如:只有堅持核查,就能和平解決伊拉克問題。***“只有”和“才”連用,應把“就”改為“才”。***

  ***2***搭配不當

  1、主謂搭配不當。如: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質,經常浮現在我的腦海中。***“品質”不能“浮現”,可改為“他那偉大的革命形象”。***

  2、動賓搭配不當。如:上海科技開發中心聚集了一批熱心為科技開發服務、善於經營管理的專業化隊伍。***“聚集”的應該是“專業化人才”。***

  3、主賓搭配不當。如:這最後一天的勞動是同學們最緊張、最愉快、最有意義的一天。***“勞動”與“一天”搭配不當,應刪去“的勞動”。***

  4、修辭語與中心詞搭配不當。如:他在培育良種方面花了很大的心血。***“很大”與“心血”搭配不當,應改為“很多”。***

  ***3***成分殘缺

  1、缺主語。

  如:通過學習雷鋒的感人事蹟,使我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使”字,使“我”喪失了主語作用,所以,應刪去。***

  2、缺賓語。

  如:看到他的照片,我便想起了當年我們一起玩耍、同桌共讀。***這個句子缺少賓語中心詞。應加上“的情景”。***

  ***4***語序不當

  1、邏輯語序不當。

  如:學校通過並研究了新的規章制度。***“通過”與“研究”順序顛倒。應是先“研究”後“通過”。***

  2、關聯詞語序不當。

  如:A: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B: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對過他的人現在也信任他了。***兩個分句是同—主語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後邊。如例A,兩個分句的主語都是“我”,“不但”應在主語“我”後邊:兩個分句主語不同時,關聯詞語在主語前邊。如例B,兩個分句主語分別是“我”“人”,關聯詞語“不但”應放在“我”前邊。***

  ***5***前後矛盾

  1、前後不統一。

  如:能否刻苦鑽研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鍵。***“能”與“否”表達完全不同的兩種情況,所以,應刪去“能否”。***

  2、否定多餘。

  如:個別醫生不講醫德,索要紅包,醫院領導對此並非不無責任。***“不無責任”即有責任,加上“並非”,意相悖,應去掉“並非”或去掉“不”。***

  3、範圍不清。

  如:人們一走進教學樓就會看到,所有關於澳門歷史的圖片和宣傳畫被掛在走廊的牆壁上。***“圖片”包括“宣傳畫”,不宜並列,應說成“宣傳畫及其它圖片”。***

  ***6***重複囉嗦

  如: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是困擾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症疾病。***“頑症”和“疾病”重複,應刪去其中一個***

  ***7***表意不明***歧義***

  如:牧童牽著牛在吃草。***到底是“牧童吃草”還是“牛吃草”:應改為“牧童牽著牛,牛在吃草。”***

  2.認識了病句的這些基本型別,我們要把握病句修改的基本方法。

  ***1***檢查病句,判明原因。先閱讀原句,看看毛病出在哪兒。語法、修辭、邏輯方面的毛病,有不同的修改要求。找出病因是修改病句的前提。

  ***2***先主後次,對症下藥。如果是語法錯誤造成的病句,修改時,首先要找出句子的主幹***主、謂、賓***,看看是否殘缺,搭配是否得當,結構是否混亂,並將發現的錯誤加以改正:然後再檢查附加成分***定、狀、補***,把誤用的詞語、顛倒的語序或同中心語搭配不當的附加成份一一加以改正。

  ***3***修改病句應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基礎上,採用:增***增加字詞***,刪***刪去多餘字詞短語***,調***調整字詞的順序***,換***更換其它字詞***。不能另造新句。

  九、修辭手法作用類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的相似點,用一事物來喻另一事物。

  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最常用的還是生動形象。

  2、借代:借代不直接說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與其相關的事物來代替。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體、生動的效果。

  3、誇張:誇張指為追求某種表達效果,對原有事物進行合乎情理的著意擴大或縮小。

  作用:烘托氣氛,增強聯想,給人啟示。可以引起豐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徵,引起讀者的強烈共鳴

  4、對偶:它是一對字數相等,詞性相對,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短語或句子。

  作用:形式上音節整齊勻稱、節奏感強,具有音律美;內容上凝練集中,概括力強。

  5、排比:排比由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或相似,內容相關、語氣一致的短語或句子組合而成。

  作用:可增強語言的氣勢,強調內容,加重感情。用來說理,可把道理闡述得更嚴密、更透徹;用來抒情,可把感情抒發得淋漓盡致。

  6、設問:“無疑而問”。往往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要確定答案。

  作用:引起讀者思考。用在標題上,能吸引讀者,啟發讀者思考,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開頭或結尾處,除引起思考外,還有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用在議論文中,能使論證深入,脈絡清晰。

  7、反問:反問的特點也是“無疑而問”,用疑問句的形式表示確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問號,有的打感嘆號。

  作用:加強語氣,增強表達效果,起強調作用

  8、擬人:作用:使事物人格化,使語言富有神采

  9、反覆:由二個相同的詞語或句式構成反覆..作用:主要起強調作用

  ★答題方式:這一句採用了……的修辭手法,…....***作用***論述了……***內容***.

  十、說明方法作用類

  1.舉例子:使文章更具體、更有說服力,更好的說明了事物的特徵

  2.下定義:完整、科學、準確的揭示了事物的本質特點,使之與其他事物區別開

  3.列數字:更科學、準確、具體的說明了……的……特點。***《死海不死》關於死海含鹽量的一系列數字科學準確地說明了死海含鹽量高,浮力大的原因及特徵。***

  4.打比方:形象生動的說明了……事物特徵。***《中國石拱橋》“石拱橋的形狀就像虹”形象生動地說明了石拱橋的形狀特徵。***

  5.分類別:條理清楚地說明了……***《向沙漠進軍》沙漠危害人類的兩種方式:游擊戰、陣地戰***

  6.作比較:使被說明的事物特點突出。***答題要結合內容***突出了……***尋找比較點***

  7.列圖表:直觀形象的寫出了……

  8.作詮釋:對事物的某些特徵作一番的解釋

  9.摹狀貌:***類似於描寫***比較生動形象

  10.作引用:更有說服力的說明了……

  ★答題方式:這一句***段***採用了……的說明方法,說明了……事物的……特點,起到……的作用。

  十一、概括議論文論點類

  1、論點出現的形式和位置:論點應該是明確的判斷,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陳述,在形式上應該是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標題、②開頭、③篇末、④論述過程中***注意承上啟下的過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當碰到文中沒有現成的表達論點的句子時,儘管有一定難度,但也有方法可循:

  需要在準確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據論題和論據,參考作者要解決的問題,準確判斷和提煉作者的觀點,然後用自己的話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達中心論點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較,找出最簡潔、最明確的句子。

  十二、根據短文提出的觀點補充舉例類

  一定要看清楚是讓你舉什麼樣的例子,是名人的還是其他的。

  1、可舉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說服力,並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識面,但一定要寫準確人物、事件,切忌張冠李戴。

  2、也可舉凡人事例,可以編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實感,切忌過於誇大,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編亂造的。

  ★答題方式:人物+事例+簡短評價

  十三、論證手法及其作用類類

  1.舉例論證:運用具體事例,真實可信,更有說服力,有力的論證論點。

  2.道理論證:引用名言,具有權威性,有力的論證論點

  3.比喻論證:道理講得通俗易懂,語言生動形象,容易被人接受。有力的論證論點

  4.對比論證:正確錯誤分明,是非曲直明確,給人印象深刻。有力的論證論點***答題要結合內容***

  注意:答論證方法的作用時,先從內容上考慮,再從論證角度考慮,有力的論證論點一句必不可少。找論證方法時,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就可以萬無一失。

  ★答題方式:這一段***一句***運用了….論證方法,論證了……***論點***,顯得……***好處***。

  十四、環境描寫的作用類

  1.社會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B、在回答時必須結合當時當地的時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環境描寫的相關語句揭示了什麼樣的社會現實。以《孔乙己》為例,開篇關於咸亨酒店格局及人物的介紹便屬於社會環境描寫,它揭示了當時社會等級森嚴,反映了人與人之間的冷酷勢利,為主人公的出場做了鋪墊。

  2.自然環境描寫的主要作用:

  A、烘托、渲染……氣氛,為下文埋下伏筆。

  ***《孔乙己》“中秋過後,秋風是一天涼比一天”——悲涼氣氛***

  B、表現人物……的心情。

  《我的叔叔于勒》“天邊遠處彷彿有一片紫色的陰影從海里鑽出來”——表現人物沮喪失望的心情。

  C、暗示社會環境。

  《變色龍》“四下裡一片沉靜,廣場上一個人也沒有”——暗示社會環境,反映沙皇統治的黑暗

  D、結合具體語境:

  設定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題,與開頭形成照應,使文章形象、生動、細膩,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增強文章感染力。

  《驛路梨花》中關於“梨花樹林”的描寫。

  E、散文中景物描寫作用——用景物襯托所歌詠的物件的特徵,為後文作鋪墊。

  環境描寫的作用。可以從以下六種情況判斷:是否烘托了人物的心情,是否渲染了氣氛,是否設定了背景,是否烘托了人物形象,是否深化了主題,是否推動情節的發展。

  十五、表達方式作用類

  常見的表達方式如:記敘、描寫、議論、說明、抒情

  抒情:引起讀者的共鳴,深化中心,畫龍點睛。

  說明:明白事情的來龍去脈

  描寫:身臨其境,栩栩如生

  記敘文中的議論:點明中心,昇華主題

  記敘:要結合具體語言環境來分析***例:《最後一課》中小弗郎士上學路上看到“鋸木廠後邊草地上,普魯士兵正在操練”一句交代了時代背景。***

  ★答題方式:本段採用了……的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的……感情,起到使讀者……的作用。

  十六、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類

  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語言、動作、神態、肖像、心理***正面、側面、細節***描寫。

  ★答題方式:本段運用了……的描寫手法,塑造了***如果是側面描寫用襯托***……形象,表現了……性格,體現了……精神品質等

  十七、指代詞指代物件的判斷類

  1、常考的指代詞有:這、那、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

  2、一般是往前找;

  3、找到之後,將找到的內容放在指代詞所在句中讀一讀,看是否適當通順。

  中考語文知識點全面總結:古詩、古詞、古曲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選自《岑參集》,《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選自《岑嘉州集》.

  王勃,字子安,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四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選自《王子安集》.

  李白,字太白,《秋浦歌》,《黃河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天門山》,《月下獨酌》選自《李太白全集》.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陽人,唐代詩人.代表作《江南逢李龜年》,《石壕吏》,《登樓》《春夜喜雨》,《羌村三首》選自《杜工部集》.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詩人,他的諷喻詩有《秦中吟》,《新樂府》.《賣炭翁》,《錢塘湖春行》,《望月有感》選自《白氏長慶集》,是《新樂府》的一首.

  王昌齡,唐代江寧人***今南京***人,唐代詩人.代表作《出塞》選自《全唐詩》,《芙蓉樓送辛漸》選自《王昌齡集》.

  孟浩然,唐代襄陽人,孟浩然和王維是山水田園詩人.代表作《過故人莊》選自《孟襄陽集》,《望洞庭湖贈張丞相》選自《孟浩然集》.

  王維,《宋元二使安西》***又名《謂城曲》***選自《王右丞集》.

  杜牧,字牧之,《江南春》選自《樊川詩集》.

  陸游,字務關,號放翁《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選自《陸游集》.

  《敕勒歌》選自宋朝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雜歌謠辭》.

  《木蘭詩》,《陌上桑》選自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

  《君子于役》選自《詩經·王風》,《蒹葭》選自《詩經·秦鳳》.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

  《惜誦》選自《九章》,作者屈原,我國古代偉大的詩人,代表作《離騷》,《天問》,《九章》.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惠崇〈春江晚景〉》選自《蘇軾詩集》,《水調歌頭 明月及時有》選自《東坡樂府》,《江城子 迷州出獵》,《浣溪沙》選自《東坡全集》.

  辛棄疾,字幼安,號稼軒,《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選自《稼軒長短句集》.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代表作《如夢令》選自《漱玉詞》以及《武陵春》.

  張養浩,字希孟,號雲莊,元朝散曲家.

  《山坡羊 潼關懷古》《山坡羊 驪山懷古》選自《全元散曲》.

  王磐,《朝天子 詠喇叭》選自《散曲叢刊》.

  馬致遠,字千里,號東黎,元大都人,《天淨沙·秋思》選自《全元散曲》.

  喬吉,元代散曲家,《水仙子 重觀瀑布》選自《全元散曲》. 現代文部分魯迅,本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雜文,小說,散文,詩歌等,收在《魯迅全集》裡.《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選自《朝花夕拾》,《社戲》,《論雷峰塔的倒掉》***《墳》***《"友誼驚詫"論》***《二心集》***選自《魯迅全集》,《故鄉》,《孔乙己》選自《吶喊》.

  郭沫若,原名郭開貞,四川人,文學家,歷史學家.他的著作有詩集《女神》,話劇《屈原》收在《沫若文集》,《天上的街市》選自《郭沫若選集》,《爐中煤》,《立在地球上放號》.

  茅盾,《白楊禮讚》選自《見聞雜記》,《雷雨前》選自《茅盾文集》,《阿四的故事》選自《茅盾散文速寫集》.

  老舍,北京人,滿族,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著有小說《駱駝祥子》,話劇《茶館》.《小麻雀》選自《文學評論》,《在烈日暴雨下》選自《駱駝祥子》.

  巴金,他的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家》,《春》,《秋》,散文集《廢園外》,《隨想路》,《廢園外》選自《巴金文集》.

  葉聖陶,《蘇州園林》選自《百科知識》.

  冰心,原名謝婉瑩,女作家,主要作品收在《冰心選集》裡,《小橘燈》選自《小橘燈》.

  朱自清,字佩弦,江蘇揚州人,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背影》,《歐遊雜記》,以及一些文藝著論,收在《朱自清文集》.《背影》選自《朱自清選集》,我們還學過他的散文《春》. 呂叔湘,江蘇丹陽人,語言學家,語文教育家.主要著作有《中國文法要略》,《現代語法分析問題》,《呂叔湘語文論集》,《語文常談》等.我們學過他的《介紹〈應用文寫作知識〉》,《論"基本屬實"》《"偃旗息鼓"和"圓滿結束"》.《人類的語言》選自《語文常談》.

  吳伯簫,現代散文家,原名熙成,作品大都收在《吳伯簫文集》裡,《記一量紡車》選自《吳伯簫散文選》.

  魏巍,字鴻傑,號紅楊樹,著有長篇小說《東方》等.《誰是最可愛的人》選自通訊集《誰是最可愛的人》.

  馬南邨,是鄧拓的筆名,新聞工作者,學者.主要作者有《中國救荒史》《燕山夜話》.與吳晗,廖沫沙和寫雜文《三家村札記》.

  吳晗,浙江義烏人,歷史學家,《談骨氣》選自《吳晗雜文選》.

  楊朔,《荔枝蜜》選自《楊朔散文選》.

  施耐庵,《魯提轄拳打鎮關西》選自《水滸傳》.

  吳敬梓,《范進中舉》選自《儒林外史》.

  曹雪芹,《葫蘆僧判斷葫蘆案》選自《紅樓夢》.

  蒲松齡,《大羅剎國》選自《聊齋志異》.

  契訶夫,安東·巴甫洛維奇·契訶夫,他著有《契訶夫小說選》,劇本《萬尼亞舅舅》,《變色龍》選自《契訶夫小說選》.

  莫伯桑,《我的叔叔于勒》選自《羊脂球》,代表作有《羊脂球》.

  馬克·吐溫,《競選州長》選自《馬克·吐溫中短篇小說選》.

  茨威格,《世間最美的墳墓》選自《外國優秀散文選》,《成功的祕訣》選自《外國小說精選》.

  高爾基,《海燕》選自《高爾基全集》.

  普希金,《在西伯利亞礦井地層》選自《世界名詩鑑賞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