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文言文翻譯

  文言文翻譯是一種綜合性練習,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礎知識的運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和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是高考試題中的保留專案。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翻譯文言文?文言文翻譯又存在哪些答題誤區呢?

  一、翻譯的原則

  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要儘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在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直譯、意譯相結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後語意不暢,還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儘量達到完美。

  二、翻譯的標準

  翻譯文言文有三個基本原則:信、達、雅。所謂信,就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不誤解、不遺漏、不增譯;所謂達,就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無語病,符合漢代漢語的語法和用語習慣,做到字通句暢;所謂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力求體現原文的語言特色,文筆優美富有表現力。

  “信、達、雅”是得到公認的文言文翻譯的三條標準。“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於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

  “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三、翻譯的步驟

  文言文翻譯的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後,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簡言之,通讀全句,標註要點;關注全文,準確理解;按照詞序,對應翻譯;調整全句,符合規範。

  四、翻譯的方法

  文言文翻譯基本方法:直譯和意譯。所謂直譯,是指用現代漢語的詞對原文進行逐字逐句地對應翻譯,做到實詞、虛詞儘可能文意相對。直譯的好處是字字落實;其不足之處是有時譯句文意難懂,語言也不夠通順。所謂意譯,則是根據語句的意思進行翻譯,做到儘量符合原文意思,語句儘可能照顧原文詞義。意譯有一定的靈活性,文字可增可減,詞語的位置可以變化,句式也可以變化。意譯的好處是文意連貫,譯文符合現代語言的表達習慣,比較通順、流暢、好懂。其不足之處是有時原文不能字字落實文言文翻譯具體方法有:留、刪、補、換、調、變。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譯時可保留不變。“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比如 “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沛公的侍衛樊噲。“者也”是語尾助詞,不譯。“補”,就是增補。***1***變單音詞為雙音詞;***2***補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補出省略了的語句。注意:補出省略的成分或語句,要加括號。“換”,就是替換。用現代詞彙替換古代詞彙。如把“吾、餘、予”等換成“我”,把“爾、汝”等換成“你”。“調”就是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代漢語句式。主謂倒裝句、賓語前置句、介賓後置句、定語後置句等翻譯時一般應調整語序,以便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變”,就是變通。在忠實於原文的基礎上,活澤有關文字。如“波瀾不驚”,可活澤成“***湖面***風平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