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學生應該怎樣學才好

  物理是初二新添的一門課程,由於物理本身詞句生澀、邏輯思維很強、比較抽象等原因,即使到了初三學生還是覺得學習起來很吃力,比較難學。為此,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三物理學習方法,希望可以幫到你!

  初三物理學習方法

  一、全面瞭解物理新學科,改變學習態度

  既然物理是一門新課程,那麼在開設物理課時,一定要總體瞭解一下物理這門課,並且著重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比如在這裡,能夠學到聲、光、熱、電、力。學習了聲,就能夠知道聲音是怎麼產生的,還有聲音的一些特性;學習了光,就能夠區分生活中的一些光現象;學習了熱,就能夠了解汽車的發動機,並且計算我們開車出遠門最少要加多少汽油了;學習了電,就更實用了,可以連線家裡的電路,計算我們的電費;學習了力,就能夠設計和製作一些簡單的小型機械,像每年的機器人大賽、航模大賽,就是那些學生們把物理學好了。其實呢,物理是一點也不難,只要想學好它,它就會很簡單。

  二、學習方法設計,改變學習套路

  物理學習,關鍵在“悟”,而不是在“學”。有的學生物理學不好,不是老師講的不好,而是在於自己“悟”的東西太少。

  物理課本上的內容很少,只講課本上的內容對於學生做題以及應用作用不大,必須將課本知識點的講解和題型的練習綜合起來,這就更加凸顯了學習筆記的重要性。不僅要把老師講的重點、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記在筆記中,更應該注重記錄老師在講解知識時涉及到的各種題型。所以教師在授課時會要求初二新生必須從一開始學物理,就必須養成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不僅上課要好好聽,更要好好記,舉一反三,把內涵“悟”出來。只有這樣,物理才能在一開始時就不被落下,為以後的學習既是打好基礎,更

  是鞏固信心。

  三、課下練習,加強學習自主性

  物理這一科屬於邏輯性非常強的一科,具有很強的連貫性,如果將物理學好了,初中的這幾本課本能夠很輕鬆的從前往後的講知識點穿連起來。同時,物理也是一門比較抽象、難以理解的一科,要想更好的學習好物理,課下的練習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只考查基礎、簡單的題目,學生能夠做的很好,但是試題中出現幾個相對較難的題目,學生就不會做了。所以說,學生的能力提不上去,物理就沒有學到很好。既然現狀是這樣的,那麼就要求學生在課後必須認真的去做一些題目,只有自己的題量積累起來了,各種各樣的題型都接觸過了,在考試的過程中才能不懼任何的難題。

  初三物理學習攻略

  學習物理概念,力求做到"五會"

  初中將學習大量的重要的物理概念、規律,而這些概念、規律,是解決各類問題的基礎,因此要真正理解和控制,應力求做到"五會":

  會表述:能熟記並精確地敘述概念、規律的內容。

  會表達:明確概念、規律的表達公式及公式中每個符號的物理意義。

  會理解:能控制公式的利用範圍和使用條件。

  會變形:會對公式進行精確變形,並理解變形後的含義。

  會利用:會用概念和公式進行簡略的斷定、推理和盤算。

  器重畫圖和識圖

  學習物理離不開圖形,從運用力學知識的機械設計到運用電磁學知識的複雜電路設計,都是重要依靠"圖形語言"來表述的。知識的條理化,剖析解決問題的思路等問題,用通常意義上的語言或文字表達都是有侷限性和低效率的。所以,按照科學的方法動手畫圖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而且對今落後一步學習現代科學技術有著重要意義。

  在初中物理課裡,同窗們會學到力的圖示、簡略的機械圖、電路圖和光路圖。"大綱"要求的畫圖重要分兩部分:一部分畫圖屬於作圖型別題,比方說,作光路圖、作力的圖示、作力臂圖以及畫電路圖等等;另一部分,根據現成的圖形學會識圖,所謂識圖是指要注意結合條件看圖,不僅要學會把複雜的圖形看簡略***即剖析圖形***,更要學會在複雜的圖形中看出基本圖形。例如,在盤算有關電路的習題時,已給出的電路圖往往很難剖析出來是串聯、並聯或是混聯,如果能熟練地將所給出的電路圖畫成等效電路圖,就會很容易地看出電路的連線特色,使有關問題迎刃而解。

  器重察看和試驗

  物理是一門以察看、試驗為基礎的學科,察看和試驗是物理學的重要研討方法。法拉第曾經說過:"沒有察看,就沒有科學。科學發現出身於細心的察看之中。"對於初學物理的初中學生,尤其要器重對現象的細心察看。因為只有通過對觀象的察看,才幹對所學的物理知識有活潑、形象的感性認識;只有通過細心、認真的察看,才幹使我們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不斷深化。例如,學習運動的相對性,老師講到參照物時,許多同窗都會聯想到:坐在火車上的人,會察看到鐵路兩旁的電杆、樹木都向車尾飛奔而去。這個活潑的例項使我們對運動的相對性有了形象的認識。

  在學習物理知識的過程中,我們還應當器重試驗,注意把所學的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其中也包含與物理試驗現象的結合,因為大量的物理規律是在試驗的基礎上總結出來的。作為一個剛剛開始學習物理的初中學生,要認真察看老師的演示試驗,並獨立完成學生的動手操作試驗。

  在認真完成課內規定試驗的基礎上,還可以自己設計試驗,來斷定自己設計的試驗計劃在實踐中是否可行。例如,可以自己設計試驗測量學校綠地中一條曲折小徑的長度;可以通過試驗測量上學途中騎車的平均速度;還可以設計在缺少電流表或缺少電壓表的條件下測量未知電阻的試驗。這些都需要同窗們自己獨立思考、摸索,不斷提高自己的察看、斷定、思維等能力,使自己對物理知識的理解更深入,剖析、解決問題會更全面。

  初三物理學習技巧

  一、興趣和堅持物理是很有趣的

  伴隨著有趣的演示實驗和動手實驗,一個個意想不到的現象吸引你走入深奧的物理世界,但更多時候,老師為了講清某一物理規律或物理情景,考慮到知識的整體性和邏輯性,經常會進行大段講解。這是理解較高層次的知識所必需的,也是物理的“理”性所在,因此課堂氣氛可能不象小學時那樣“熱烈”,隨著學習的深入,物理的簡潔美、邏輯美、對稱美、統一美等更高層次的魅力就會吸引你欲罷不能,對這一過程同學們應該有思想準備,同時自己要儘快養成這種嚴謹的思維習慣和分析問題的方法。

  學習是個苦差事,三分鐘熱度人人都有,難在讓堅持成為一種習慣

  二、理解和記憶

  經常見到身邊的某位同學考試時填空、計算題都對,就是選擇題一錯一連串,原因何在?沒有真正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規律,而這正是學習物理的首要任務、重中之重。什麼才算是真正理解呢?理解的標準是對每個概念和規律都能回答出“是什麼”、“怎麼樣”、“為什麼”、“怎麼用”等問題,例如“浮力”的概念,我們要搞清楚“浮力是什麼?”“浮力怎麼樣計算”“為什麼物體會受浮力”“浮力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等等;對一些相近易混淆的知識,要能記住和說出他們的聯絡和本質區別,突出要素,抓住關鍵。而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才會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三、主動和獨立

  身心處於積極主動狀態的同學,能夠在課前主動預習,發現自己學習的困難點,課堂上注意力集中,大腦要高速運轉,對老師提出的一些問題,要自己去考慮,主動發言,不要等老師去“灌輸”。在學習中要善於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學會對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整合,把雜亂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將它變成自己的東西。

  一定要獨立完成作業。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解題,熟能生巧,這是任何一個初學者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四、觀察和思考

  物理是一門實驗學科,善於觀察和思考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同學們要學會有目的的觀察,就是在做實驗之前,聽清楚老師講的為什麼要做這個實驗,採用什麼儀器,儀器如何放置,實驗怎麼做,觀察什麼現象。還要認真思考實驗結論、過程中有哪些不完善之處,怎麼解決或改進,實驗誤差來源於哪裡如何減小誤差等等。長此以往,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就會大大提高。

  五、錯題本***好題本***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每到期末考試前,大部分之前學過的內容都忘了,再怎麼翻課本也無濟於事?每當卷子發下來,總是遺憾地感慨“這題我會啊,怎麼考試時就這麼馬虎?”心理學研究發現,這些事情不是真的遺忘了,而是找不到從大腦中有效提取的路徑和線索,這就需要我們建立錯題本或者叫好題本,主要記錄“易錯題”、“難點題”、“典型題”、“好題”,定期或考前翻一翻,一定會大幅有效提升你的考試成績。

  仔細想想,你花了一個多小時去考試,又花了很多時間讓老師改卷和聽老師講評,實際上真正對你的學習有意義的只是那丟掉的十分,明白了這一點,你還會輕視錯題本嗎?錯***好***題本使你的複習極具針對性,是物理取得優異成績的捷徑。

  學無定法,更具體地、更有效的學習方法需要同學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摸索、總結,別人的學習方法再好,也要通過自己去實踐內化,才能變為自己的東西。方法對了,堅持就能成功。

1.初中生如何學習物理

2.初中物理學習方法及技巧

3.初中物理如何學習

4.物理學習的法則和學習方法技巧

5.初中學生如何快速學習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