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文化與社會考點歸納

  高二政治複習抓住重要考點很關鍵,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政治文化與社會考點

  1. 文化是什麼?

  ***1***文化是一種精神現象:“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學和技術、語言和文字等非意識形態的部分。

  ***2***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文化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文化是由人所創造、為人所特有的。純粹“自然"的東西不能稱為文化。有了人類社會才有文化,文化是人們社會實踐的產物。***社會實踐是文化的源泉***

  ***3***一個人文化素養的形成:每個人所具有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 接受知識文化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

  ***4***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2. 文化的力量: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這種影響***注意:影響有好有壞***,不僅表現在個人的成長曆程中,而且表現在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 先進的、健康的文化對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的促進作用;反動的、腐朽沒落的文化則對社會的發展起著重大的阻礙作用。

  3. 經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係:

  ***1***經濟是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文化是經濟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所決定。

  ***2***文化反作用於政治、經濟,給予政治、經濟以重大影響: 不同民族的文化,影響不同民族和國家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 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後的、腐朽的文化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

  4. 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在經濟發展中,科學技術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為推動經濟建設,發展教育事業、培養各種高素質人才、提高勞動者素質越來越重要。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的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5. 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隨著民主和法制建設的發展,人們為了參與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養。文化與國際政治相互交融,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世界範圍內反對文化霸權主義的鬥爭,成為當代國際政治鬥爭的重要內容。

  6. 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

  如今,各國之間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為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7. 中國如何應對文化發展上面臨的嚴峻挑戰?***從文化角度分析***

  答: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要想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必須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優先發展教育和科技,為經濟建設提供正確的方向保證、不竭的精神動力和強大的智力支援。

  高二政治練習題

  1.出籠便受到推崇,以至於無處不有,氾濫成災。面對我國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這些消極現象 *** ***

  ①國家要嚴格限制文化市場和大眾傳媒快速發展 ②國家應加強科學管理、正確引導

  ③消費者在消費文化產品時要提高辨別能力 ④文化經營者要不斷提高職業道德

  A、①②③ B 、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2.從2009年12月到2010年5月底,全國“掃黃打非”辦、公安部等九部門在全國範圍內聯合開展深入整治網際網路和手機媒體淫穢色情及低俗資訊專項行動。這告訴我們*** ***

  A.淫穢色情文化是落後文化

  B.經過整治,腐朽文化將消亡

  C.文化市場的健康發展需要加強管理、正確引導

  D.文化發展需要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

  3.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17個部門聯合發出了開展以“同享知識,共建和諧”為主題的全民閱讀活動倡議。開展全民閱讀活動 *** ***

  A.是獲得科學知識的唯一途徑 B.有利於加強人們的知識文化修養

  C.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 D.能迅速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

  4.從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左邊的漫畫給我們的啟示是*** ***

  A.要加強物質文明建設

  B.要加強政治文明建設

  C.要加強人們的知識文化修養

  D.要加強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

  5.古人造的“孝”字非常有深意。“老”字在上,“子”在下,甲骨文的“孝”字就是孩子攙扶著長輩行走的意思,可見兒女贍養父母、尊敬老人,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所以今天,孝敬課是我們社會和諧必補的“滋養要素”。你認為*** ***

  A.“孝敬課”與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的要求是一致的 B.“孝敬課”應該在家庭上

  C.“孝敬課”是對傳統的盲目繼承 D.“孝敬課”與市場經濟的要求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