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學習習慣不好怎麼辦

  好的習慣成就一生,孩子尚小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在所難免,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

  其一,學習時心思比較分散,喜歡一邊學習一邊看電視、吃零食或聽音樂,這樣的學習習慣肯定會降低學習效率,長期下去孩子是無法提高成績的。

  其二,在學習過程中比較盲目,習慣於被老師牽著鼻子走,自己缺乏積極主動的思考。老師並不瞭解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階段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尤其在複習時,每個孩子都要根據自身掌握知識的情況採取階段性的重點複習。

  其三,在學習時喜歡死記硬背。似乎把東西記住了,但卻沒有消化,沒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學習理解能力。這類死記硬背的知識,在考場上很難發揮真正的作用。在記知識時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只有徹底把知識弄懂了,才能夠應用到實際的問題中去。

  應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1嚴格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

  它的重要性在於保證孩子有充沛的精力,還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必須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並嚴格督促。如果今天賴一會兒床,明天再磨磨蹭蹭地晚點睡,那是很難形成規律作息的

  2上課認真聽的習慣

  不光要聽老師講課,還要聽同學如何回答問題,哪裡回答的精彩,哪裡回答錯了,自己會不會犯同樣的錯誤,老師又是如何點評、糾正他的。認真聽貌似有點累,但這個習慣一旦養成,孩子的學習會更輕鬆、更事半功倍。有家長可能會問,自己沒辦法去教室盯著孩子,如何讓他養成認真聽的習慣呢?其實,只要每天詢問孩子的學習內容,聆聽孩子的講述,並及時給予幫助和鼓勵就可以了。因為家長的關心會促使孩子更加認真地聽課。不過,要注意,是每天!

  3愛想、愛問和積極回答問題的習慣

  舉手回答問題的頻率反映孩子參與學習的程度,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積極舉手發言專治各種上課分心。這裡,家長同樣屬於“場外指導”,要做的就是:引導孩子積極舉手答問,並在孩子因沒有得到發言權而灰心時及時引導TA正確認識舉手的作用——讓老師知道我會了,我是一個聰明又愛學習的好孩子!這個習慣和認真聽講是一樣的,會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4專心寫作業的習慣

  有些孩子從小養成了邊寫邊玩、邊吃邊寫的不良習慣,作業不僅費時費力,而且經常錯誤百出。所以,從一年級開始,家長就應該給孩子限定作業時間,並告訴孩子不管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專注。只有專注,才有效率。

  5正確地握筆、寫字和看書姿勢

  不正確的姿勢不僅會影響孩子的視力和身姿,而且會拖慢他們讀書寫字的速度和質量。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大人自己就喜歡趴著讀書、躺著看書,這會讓孩子直接有樣學樣,造成視力下降等不良後果。挺直腰板一定是比彎腰勾背、躺著靠著來得辛苦一點,但沒有直直的坐姿、站姿哪來挺拔的身形、優雅的氣質呢?

  家長培養孩子正確學習習慣

  首先抓好孩子的作業。

  要求孩子放學回家要先做好作業,再出去玩:做完習題,必須檢查,看看有無錯誤:對老師檢查出來的錯誤之處,必須認真訂正。

  其次要抓孩子的學習態度。

  對孩子的要求應具體而適當。例如,要求他專心聽講,按時完成作業,書寫要工整,準確等。

  三是要抓技能訓練。

  例如,寫字,做題要準確,還要有一定的速度。對孩子的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能力,都要注意培養。

  四是抓學習方法。

  學習不能死記硬背,必須掌握靈活有效的學習方法,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