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如何學習數學

  數學不僅是一門基礎學科,更能對思維進行很好的訓練。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中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第一,課上要認真聽講。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好老師講的重點,課後認真完成作業,很好地掌握課上的內容。數學與其他學科不同,必須循序漸進,要注意打好基礎。

  第二,適當多做一些習題。中學數學是與“高等數學”相對的“初等數學”,理論性的內容很少,主要還是通過做題來打好基礎。我自己的學習經歷就是如此。我上中學以後,由於上課專心聽講,老師留的作業在課間就已做完。下午和晚上有充裕的時間,不少課外書籍,做了許多題目,更加深了對數學的愛好。因此,同學們在完成老師佈置的練習後,自己還要選做一些需要思考與有些“曲折”的習題。

  第三,要學會舉一反三。做習題的過程中遇到難題不要馬上求助,要多想一想:自己會什麼?這道題為何會“卡”住?實在解不出來,再向老師或同學求助。之後,要認真琢磨一下解題的過程和方法。這樣才能觸類旁通,不斷提高水平。

  初中生學好數學的五個方法

  1.讀的方法。初中同學往往不善於讀數學書,在讀的過程中,易沿用死記硬背的方法。那麼如何有效地讀數學書呢?平時應做到:

  一是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枝幹,並能粗略掌握本章節知識的概貌,重、難點;

  二是細讀。對重要的概念、性質、判定、公式、法則、思想方法等反覆閱讀、體會、思考,領會其實質及其因果關係,並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以便求教***;

  三是研讀。要研究知識間的內在聯絡,研討書本知識安排意圖,並對知識進行分析、歸納、總結,以形成知識體系,完善認知結構。

  讀書,先求讀懂,再求讀透,使得自學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得到很好的訓練。

  2.聽的方法。“聽”是直接用感官去接受知識,而初一同學往往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量加大不適應,顧此失彼,精力分散,使聽課效果下降。因此應在聽課的過程中注意做到:

  ***1***聽每節課的學習要求;

  ***2***聽知識的引入和形成過程;

  ***3***聽懂教學中的重、難點***尤其是預習中不理解的或有疑問的知識點***;

  ***4***聽例題關鍵部分的提示及應用的數學思想方法;

  ***5***聽好課後小結。

  3.思考的方法。“思”指同學的思維。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離不開思維,數學更離不開思維活動,善於思考則學得活,效率高;不善於思考則學得死,效果差。可見,科學的思維方法是掌握好知識的前提。初中學生的思維應該脫離小學的思維中,思維狹窄。因此在學習中要做到:

  ***1***敢於思考、勤于思考、隨讀隨思、隨聽隨思。在看書、聽講、練習時要多思考;

  ***2***善於思考。會抓住問題的關鍵、知識的重點進行思考;

  ***3***反思。要善於從回顧解題策略、方法的優劣進行分析、歸納、總結。

  4.問的方法。孔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不問。”愛因斯坦說過:“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問能解惑,問能知新,任何學科的學習無不是從問題開始的。但七年級同學往往不善於問,不懂得如何問。因此,同學在平時學習中應掌握問問題的一些方法,主要有:

  ***1***追問法。即在某個問題得到回答後,順其思路對問題緊追不捨,刨根到底繼續發問;

  ***2***反問法。根據教材和教師所講的內容,從相反的方向把問題提出來;

  ***3***類比提問法。據某些相似的概念、定理、性質等的相互關係,通過比較和類推提出問題;

  ***4***聯絡實際提問法。結合某些知識點,通過對實際生活中一些現象的觀察和分析提出問題。

  此外,在提問時不僅要問其然,還要問其所以然。

  5.記筆記的方法。

  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數學沒有筆記可記,有記筆記的學生也是記得不夠合理。通常是教師在黑板上所寫的都記下來,用“記”代替“聽”和“思”。

  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學生作筆記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在“聽”,“思”中有選擇地記錄;

  ***2***記學習內容的要點,記自己有疑問的疑點,記書中沒有的知識及教師補充的知識點;

  ***3***記解題思路、思想方法;

  ***4***記課堂小結。並使學生明確筆記是為補充“聽”“思”的不足,是為最後複習準備的,好的筆記能使複習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初中生做好數學課堂筆記方法

  一、準備好筆記本

  每人應準備一本專用數學課堂筆記本,沒有筆記本,勢必會產生這樣的局面:有時記在書上,有時記在練習本上。表面上也算記了筆記,實際到用時卻無處可查。有了專用筆記本,平時查閱方便,在複習時,可通過筆記回憶老師講解的知識,突出複習重點。

  二、掌握記筆記的要點

  剛開始記課堂筆記,有的同學將老師課堂上講的,黑板上寫的,都詳細記下來,把課堂筆記本變成了“課堂記錄”,課堂上弄得很緊張,影響了聽課,結果成績還是沒有提高。那麼,數學課堂筆記應該記哪些內容呢?

  1、記提綱

  老師講課都有提綱,並且是邊講邊寫在黑板上,這些提綱都是老師課前準備好的,反映了本節課的知識結構、系統和要點,對於同學們理解、掌握新知識以及課後複習很有幫助。

  2、記異處

  所謂異處,就是不同於課本的內容,老師講課大多不會照本宣科,除了對上課的內容順序、祥略適當調整外,往往還要補充一些內容,包括例題、習題、方法和疑難解析等,這有利於同學們啟迪思維,擴大知識面。

  3、記方法

  所謂記方法,是指老師在講解例題或者習題時,同學要記解題思想、方法和技巧,這對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大有益處。

  4、記問題

  記問題,是指把課堂上沒有聽懂的知識或疑點記下來,課後與同學討論或請教老師,這樣能澄清模糊認識,更好的理解、掌握新知識以及新舊知識的聯絡。

  5、記體會

  記體會,就是把自己對老師所講的課堂內容經過思考得到的體會簡要記下來。

  著名數學教育家G。波利亞說:“如果沒有反思與總結,我們就錯過了解題的一個重要而有益的方面。通過回顧所完成的解答,通過重新考慮和檢查這個結果以及得出這個結果的路子,我們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同學們應重視對學習體會的記錄。

  三、注意用好課堂筆記

  記筆記是為了自己學習好,並非“擺花架子”給別人看,同學們用注意充分用好課堂筆記。每天要安排10分鐘左右的時間看一遍筆記。在單元複習、期中複習、期末複習時要認真閱讀筆記,要用後面的新觀點、新知識理解前面學過的問題,這樣才能提高學習效率。

猜你感興趣:

 1.初中生怎麼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