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應該怎麼學好數學

  一、瀏覽

  先看扉頁上的書名、作者,然後看內容提要、目錄、或編者的話、結語等,以求對全書內容作大致的瞭解。

  二、精讀

  至少要讀兩遍,第一遍是從頭到尾逐字逐句地讀,對全書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第二遍,對書中特別精彩的部分反覆閱讀、理解,要懂得書中的基本概念,懂得每一章節的內涵,理解書中的名詞、術語、重要公式、定理的概念;要搞清知識內容的來龍去脈及前後知識的邏輯聯絡,使之連貫一氣,成為體系;還要對原書內容加以深化和再創造,使死的知識變為活的動力,當書本的主人,不當書本的奴隸,最好還能讀出書中沒有的東西,從明見暗,從是見非,從含蓄中見真情,從理解思索中找規律、找發現。

  三、摘抄

  注意將書中精彩的部分、有用的知識,摘抄在自己的讀書筆記本上,這樣做,一是積累知識、資料,對今後的學習以至研究大有益處;二可加深記憶,使讀過的書不易記憶;三為使用方便,以後只要翻看讀書筆記,就能清晰地回想起書中的主要精神實質。

  四、交流

  如果幾個同學都讀同一本書,建議讀完後集中起來,暢所欲言,交流心得體會、意見、收穫、思想認識,通過取長補短,互相促進。交流認識,就等於又把書的內容重新溫習了一遍,這對進一步加深對書中重點內容的記憶、理解將大有裨益。

  高考狀元考前獻策:我數學考了150分

  高考數學能拿到150分,對於我來說,是一件幸運的事。在高中三年所有大型數學考試中,我僅僅得過一次滿分,也就是這次高考。

  在考場上,拿到高考數學卷子的時候,緊張是不可避免的。當我草草瀏覽了一下試卷內容之後,緊張感頓時消失,而被緊張的思索所取代。卷子的難易程度只能說一般,還不是最難。但我心中一再告誡自己:千里之堤,潰於蟻穴。試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輕敵。戰勝了自己,也就是成功的一半了。

  我有意放慢了做題的速度,解題的節奏可以用行雲流水來形容。在一些計算較繁的地方,我謹慎地多算了幾遍,經驗告訴我:等答完卷再回來檢查時就這些地方就很有可能被忽略。

  當我坐到最後一題的最後一問時,心中突然緊了一些:老師曾多次告訴過我,這道題一向是很難拿滿分的,是拉開考生檔次的難題。我不敢怠慢,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應戰。竟驚奇地發現這題出奇地容易,只是掃了一眼,就找到了兩種解題方法。

  做完考卷時,我看錶,只多了15分鐘,這大大慢於我平時做模擬卷的速度。我剛剛盡力地仔細檢查完選擇和填空後,交卷鈴聲就響起了!

  出了考場,問起同學做得如何時,有些平常成績不錯的同學告訴我;最後一問太難,放棄了。開始時我有些納悶,後來仔細想想,應該是放鬆的心態幫我解開了這道題,而其他同學未必不會做這道題,只是他們受到了“最後一題一定很難”這一慣性思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