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習興趣的激發論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檢視!

  篇一

  一、教師自身方面

  首先,在教學觀念上,教師應該轉變灌輸式教育的方式和觀念,逐步將學生作為數學課程所有參與者的主體,讓學生自主發現解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探究解決的方式,把學生的主動性帶動起來.其次,在教學方式上,對初中數學習題課的教授,可以採用引導歸納的方式,講解數學知識和解題方法上,引導學生理解和尋找多種方式去學習和解題,老師對學生的解題方法進行歸納,列舉典型例子進行分析,讓學生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進而舉一反三最終使學生掌握一整套的思路和方法.最後,在對學生的態度上,除了應該遵循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的公平公正原則外,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還應該支援和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或者不同的解題思路,並且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幫助分析,引導解決,對不同見解的解題思路,正確的教師應該褒獎鼓勵,錯誤的對錯誤方面幫助學生分析.

  二、營造愉快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往往是“權威—服從”的關係,教師是課堂的中心,教學的活動要受到教師的限制,這樣會抑制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從而影響教學的效果.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和機會,多鼓勵、少批評,尊重學生、愛護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民主意識.例如,在學習幾何問題的時候,因為思維方式的不同,學生新增的輔助線位置也各不相同,因此,我們要耐心地聽取學生的想法和解題思路,尊重學生的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出現錯誤的時候在給予糾正,這樣一來,學生就能處在一種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之中,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自發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實效性.

  三、開展遊戲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初中階段的學生學習永續性差,意志力相對薄弱,教師應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興趣.除了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教材的興趣因素,還應該靈活運用各種科學、新穎、有效的教學手段,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整個學習過程,讓他們在規定時間內,懷著愉快的心情,高效完成既定學習任務.例如,在匯入“一元一次方程”時,我們可以設計一個趣味性的遊戲:讓一位同學站起來,在腦子裡隨便想一個數,不能講出來,然後把想好的數加3,乘3再減3,然後告訴老師結果,如果學生說結果是24,老師可以立刻給出他想的數是6,學生對這樣的結果感到非常有趣和驚奇.這時問學生:“你們想掌握這種訣竅嗎?”學生立刻興奮地回答:“願意!”這時再告訴學生這其中用到的就是我們即將要學習的關於方程的知識,這樣,學生不僅產生強烈的探究慾望,內心也湧起了強烈的學習興趣,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課堂氣氛變得異常活躍.又如,在探究“過三點的圓”這部分知識時,創設如下情境:現有甲、乙、丙三個村,要在三個村之間建一個學校,要求學校到各村的距離相等,學校應建在哪裡?問題一提出,學生立刻展開激烈討論.由於剛學了圓的知識,學生很容易想到應把學校建在經過三個村的圓的圓心處.但是這個圓心點應該怎麼確定呢?如此提問,不僅從實質上揭示了問題,同時也很自然地匯入新課題.這些活動激發了學生探究學習的慾望,積極展開思考、動手畫圖和相互討論,認真閱讀教材,學生就能全方位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

  四、通過演示實驗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對於直觀的現象和事物比較敏感,容易記憶和掌握.實驗教學形象生動,具有很強的直觀性,不僅可以形象的揭示數學原理,同時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例如,在學習“等式的性質”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藉助天平進行演示實驗.首先將天平放到水平的桌面上,分別在兩個天平盤中放入相同質量的砝碼和物體,這時天平處於平衡狀態,然後同時往左右盤中放入相同質量的砝碼和物體,天平仍然會處於平衡位置,接著分別減去左右盤中相同質量的砝碼和物體,這時天平仍然會處於平衡位置,然後,教師再因勢利導,匯入等式的概念和性質,讓學生類比天平來理解等式的性質,這樣一來,不但可以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形象化、具體化,強化理解記憶,同時還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事半功倍.五、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數學中包含的很多概念和定理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困難,這也是數學教學的難點之一,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往往採用講解的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被動接受數學概念,僅僅強化了知識的共性,並不能從本質上理解其內涵.例如,在教學“中心對稱”這一典型概念時,關鍵要讓學生對“旋轉180度後能夠與另一圖形完全重合”形成直觀明晰的印象.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直觀呈現圖形的旋轉過程,讓學生直觀體會圖形的變換,加深學生對“中心對稱”的理解和應用.又如,在製作“生活中軸對稱”這一組教學課件時,教師可以利用圖片展示生活中的軸對稱圖形,首先用“蝴蝶飛舞”的視訊吸引學生注意力,然後鎖定一隻蝴蝶並逐漸放大,讓學生通過形象的視覺體驗,充分了解到知識來源於生活的道理,從而提高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達到化抽象為形象、化無形為有形的目的,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總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還有很多,只要我們老師在實際教學中,能夠勇於探索,積極嘗試,就一定能夠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輕鬆有效.

  作者:王曉暘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仙城中學

  篇二

  一、通過設疑激發學生興趣

  教師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對學生提出合適的有價值的問題,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用任務驅動學生進行學習,使學生有目的地進行學習。教師精心地設定疑難問題,問題難度適中,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親切與熟悉,通過掌握基礎知識,循序漸進地進行探索。例如,在學習“有理數”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針對翻牌遊戲中的數學道理設定有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後等學生全神貫注聽課的時候,教師再講授課程的重要內容,讓學生更好地吸收。通過這樣的教學途徑,學生在完成教師佈置的作業與任務的時候,就會開動大腦,積極地進行思考或者與他人交流,不斷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

  二、通過實踐調動學生興趣

  實踐可以證明一切,通過實踐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知識就在自己的身邊,是可以聽見的、看見的,可以得到證實的。例如,在學習“圖形的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起進行有趣的數學活動“設計製作長方形狀的包裝紙盒”,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並通過親身動手認識數學知識的內涵,最後,教師進行總結和分析學生存在的誤區,並給予合理的見解。通過這樣的教學途徑,使學生在實踐中產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為了滿足自己的學習慾望,發揮學生的學習韌勁,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方法與經驗。

  在初中的數學教學中,在新課程背景下,在課程標準指導的幫助下,教師找到了促使學生學習數學的有效途徑。總而言之,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合理的設疑,再結合實踐的合理應用,使學生感受學習很快樂,並在這種快樂的氛圍下,能夠善於發現問題,敢於提出問題,並結合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正確地解決問題,使學生獲得更加理想的成績,成為課堂的主人,能夠具有自主學習的精神,有效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提高初中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作者:王偉 單位:重慶市武隆縣廟埡鄉九年制學校

  篇三

  一、進行探究性學習的意義

  自古以來,在數學教學中採用的都是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對於學生而言,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在這種教學中,教師只負責課堂上講教材,幾乎不管學生的感受,教學內容以考試重點為主,不管學生是否有興趣,教師都只顧傳授知識,學生作為知識接收的物件,在教學中完全不被重視,同學之間缺乏交流,教師與學生也幾乎不交流,把學生的成績作為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忽視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不重視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在改革後的新課程中,要求教師改變教學理念與方法,把學生當做學習的主題,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讓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使用新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形式,將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教學更加有意義。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重視數學知識的應用,瞭解知識的形成過程。課改之後更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再以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標準。隨著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的轉變,學生的學生方法也會發生變化。在教學中要重視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探究性學習產生興趣,並掌握探究性學習的方法,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進行自主探索,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探究性學習興趣

  ***一***激發學生探究問題的慾望,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

  在智力活動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影響因素就是興趣。興趣是一種心理傾向,讓人對某一項事物產生興趣,探索慾望,或者願意從事這項探索活動。興趣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情感,還能使其產生學習動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若學生有濃厚的興趣,則會有強烈的探索慾望,就會深入的研究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般而言,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對自己從事的工作有興趣才會成功。對數學感興趣的人在學習時會全神貫注,一旦遇到難題,會想盡辦法去解決,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學習。若學生對數學不感興趣,就會感覺數學課堂十分枯燥,就不會集中注意力學習數學,也不願鑽研數學難題,最終導致數學成績差。在探究性問題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非常重要,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二***安排大量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

  在新編的教學數學教材中,有許多讓學生動手操作的內容,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動手操作,讓學生親身感受知識。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動手操作能力,使數學課充滿趣味,更好的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給學生創造具體生動的情境,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數學知識,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動手操作,能夠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用規範的數學語言與符號進行交流,將數學廣泛運用於生活。當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直觀認識,就可以逐漸學習由直觀認識往抽象知識轉化,教師在旁邊進行指導,通過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三***在探究性學習中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

  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生才能發現問題,並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數學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就必須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機會,允許學生存在不同的想法,並鼓勵學生去驗證自己的想法,當學生的想法合理時,教師一定要給予肯定。在數學教學中,要給學生一些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進行探索,這樣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沒有侷限學生的思維,讓其養成愛研究的習慣,提高動手與獨立思考能力,通過不斷的探索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能提高學生的各項能力,使數學價值最大化。

  ***四***在教學中關注全體學生,重視個體差異

  每個學生的個性都不相同,但每個學生的性格都具有完整性。在以前的教學中,教師過度重視學生智力的發展,致力於提高學生的成績,導致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每個學生個體都具有獨特性,興趣愛好方面各不相同,各有所長。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並尊重個體差異性的存在。在進行探究性學習時,要結合數學的特點與學生自身的特點對學生進行指導,重視每一個學生的想法,並對其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綜上,在數學學習中,探究性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比傳統學習方式更具吸引力,教師要對這種教學方法引起重視,全面提高學生的能力。

  作者:李則烈 單位:吉林省大安市聯合鄉中學校

  看過" "的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