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議農村初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因此,要獲得持久不衰的學習數學的動力,就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然而,在農村中學初中階段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教師的課堂上存在一種可怕的危險——這就是一些中下學生坐在課桌後面無所事事,課堂對他們來說是多麼的索然無味,我們的教師也認為他們的大腦象一潭湖水,平淡無奇、不可開竅,這些學生整天就生活在這種惡性迴圈中,日復一日。針對這種教育現象筆者痛心疾首,極力呼籲同行們共同努力,拯救這些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他們的僵化的數學思維。
        第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習興趣。“感人心者先乎於情”,教師應加強與學生感情的交流,增進與學生的友誼,關心他們,愛護他們,熱情地幫助他們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作學生的知心朋友,使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信任感、友好感、親近感。當教師的情感灌注在教學內容中,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就能夠更好地接受教師所教的數學學科上了。達到“尊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和諧的師生關係,能產生情感期待效應,使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教師的期待,教師對學生深切的愛,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每一節課,教師要滿腔熱情,讓學生從教師的 “精神”中受到激勵,感到振奮;要熱愛關心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感到“老師在期待我”,提倡“微笑教學”要用自己的眼神、語調、表達對學生的愛,創設1種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
        第二,重視教學藝術的研究,激發學習興趣。“學生的心理活動處於主動、活躍的狀態,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才會更有效地掌握知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索知識的奧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途徑之一。正因為如此,教師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上要開動腦筋,不能拘泥於自己固有的教學風格 ,被老思路,老方法給束縛,從而陷入僵化的教學模式中。要知道教無定法,然不可無法,一成不變的風格,儘管能使學生少一種適應的過程,卻也使學生少了一份新鮮感,長久,會使課少幾分吸引力。 高明的 老師會根據需要,在不同的時候,採用不同的教學手段,不斷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同時不斷探索研究,為學生度身量體,設計新的教學方法。我們有怎樣的學生,決定了我們必須有怎樣的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思維的不足,課堂上我更多采用的是問題教學法、啟發分析式教學、講練結合法,並依據課堂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經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和研究,我總結出自己的教學指導方針:低起點,高要求,面向全體,突出個體。奠定了“充分暴露學生和教師的思維軌跡,通過雙邊關係,讓思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的教學思路,在我的不知不覺的教學示範下,靈活的教法對學生的思維方法和學法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重在引導,妙在開竅,教之以法,施之以練,學生逐漸領悟到學習數學的要領和表達知識技巧。讓學生從您的課上感覺到學數學的樂趣。
        第三、體驗數學美感 ,培養學生的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美感,從理論教學中,體驗邏輯的縝密性,體會探究的樂趣,從實踐活動中,感受數學的實用之美。初等數學中的線段的“黃金分割”比例為0.618:1,人們在探索自然美以及藝術美的過程中發現“黃金分割”之比具有一種悅目之美,和諧之美。
數學公式都是那麼簡潔,整齊,和諧,等等都使人產生美感。生活中大量的圖形有的是幾何圖形本身,有的是依據數學中的重要理論產生的,也有的是幾何圖形組合,它們也具有很強的審美價值,在教學中宜充分利用圖形的線條美、色彩美,給學生最大的感知,充分體會數學圖形給生活帶來的美。在教學中儘量把生活實際中美的圖形聯絡到課堂教學中,再把圖形運用到美術創作、生活空間的設計中,產生共鳴,使他們產生創造圖形美的慾望,驅使他們創新,維持長久的創新興趣。 
     第四、讓數學文化滋潤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學習興趣。體驗數學是一種文化。我國古代的河圖洛書就是數的“方陣”,我國古代兵書中的“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中的籌就是數碼。數學在其發展各個時期就與人類的生活及社會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解決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學中結合學習內容講述數學發展的歷史和歷史上數學家的故事,象數學理論所經歷的滄桑,數學家成長的事蹟,數學家在科技進步中的貢獻,數學中某些結論的來歷,既可以瞭解數學的歷史,豐富知識,又可以增加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諸如講圓周率時,講一講祖沖之的成就;講黃金分割時,介紹一下華羅庚的故事等等。通過數學史的學習,不僅可用數學家的勤奮治學精神激勵學生努力學習,而且還幫助學生了解數學公式、概念等理論的創始與發展過程,特別是數學思維方法的形成,從而培養學生的興趣。
        第五、以 “成功教學”觀點來培養學生的興趣。進入中學以後,隨著數學學習的不斷深入,解題的難度、廣度、深度大大加大,五花八門的方法、技巧,再加上幾次考試的不理想,頓令有的人一下子悲觀起來。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智力,慢慢喪失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從而很有可能陷入惡性迴圈的環節,認為自己不是學習的料,和一些優秀的同學沒法比。其實,這些學生只是因為自控能力低,惰性十足,懶於思考,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針對同學的這種狀況,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說明這些毛病是可以克服的,即使優秀的學生,也有或多或少的毛病,只要克服缺點,消除不良因素,輔之於努力學習,成績總會提高的。適時不妨舉幾個成功的例子,在不斷鼓勵和引導下,學生逐漸消除了自悲心理,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煥發了鬥志,最終實現了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可喜轉變。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培育學生的成就感,要做到低起點,高要求,從簡單處入手,從細微處入手,平時提問問題,出考卷,要注意循序漸進,分層要求,把握好難度、梯度,要敢於讓學生取得好成績,使之能產生一種成功的感覺,一有進步就要不失時機地加以表揚,鼓勵他們,消除他們對數學的恐懼感,培養信心。另外,對考試,作業中的失誤,不能責怪、諷刺,而要耐心地幫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找到知識上的缺陷,然後用類似問題對他們重新測試,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穫。這樣做,不僅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使雙方的距離拉近了,思想上不斷得到溝通,從而有利於教學,提高數學在學生心目中的親和力,有利於激發學生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俗語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教師,只有提高自身的素質,在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並激發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就能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使學生成為新世紀的建設人才。
        愛護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護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每一位教師的使命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教學中,教師可善於採用各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學習的魅力,通過逐步自主的 “做”和“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從而學會生存、學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