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有哪些

  提升中學生的核心素養,有助於促進中學生全面發展。提升的途徑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文章內容。

  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培養學生學科素養

  就當前初中生學習情況來看,普遍存在著諸如上課經常走神、注意力不夠集中,課後不能及時完成作業,敷衍應付等問題。基於此,班主任在日常班級管理活動中,就需從各學科入手,認真做好對學生學科學習的指導,不斷培養初中生的學科素養。此間首先要營造“以學習為重”的班級文化氛圍。儘管目前國家積極倡導“減負”,但就某種意義而言,初中階段學生主要及最終任務仍是各科文化知識的學習。對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活動中,就需積極宣揚“學業為重”的理念,讓學生切身感受到學習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班主任可將各科學業成績作為班級幹部選拔、榮譽等級評選的重要參照標準,從而在班級中營造出學生“重學好學”的氛圍;其次,做好各門學科學習情況的常規檢查。班主任不僅要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還要做好學生各門學科學習情況的監督管理工作,時常同任課教師溝通交流,把握學生各學科的學習情況,進而共同商討出提高學科教學效果的辦法,同各科教師一起共同治理好班級。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深入學科課堂進行旁聽,督促學生上課認真聽講,定期對學生的課堂隨筆與作業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從而把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於那些學習態度不夠端正的學生,需及時同其進行交流,共同找出厭學原因,引導學生逐步對各科學習產生興趣;而對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的學生,則可同其一起就該問題進行分析,尋求原因,進而幫助學生找到適宜的學習方法。通過上述一系列工作來營造一種好學奮進的優良班風,從而切實培養並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

  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增強學生自我管理素養

  初中階段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展開自我管理,確保班級管理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不斷提升學生的自我管理素養。初中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環節:

  1.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設計。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情況明確管理目標,如,科學規劃自我學習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活動,明確中考學校,初步明確人生髮展目標等。對於那些“問題學生”,班主任教師要積極引導其感受世界的“真善美”,並逐步發展自我,發現世界的美好,從而使之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自我設計。

  2.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控制。因初中生身心發育還未完全成熟,自我控制能力並不是很好,如個別學生會因沉迷網路而興趣發生轉移,以致無法持之以恆地達成學習目標。對於這樣的學生,班主任必須給予必要的引導與管理,引導他們從小事做起,從今天做起,嚴格控制自我行為。另外,班主任還可鼓勵學生採用自我激勵與暗示的方法,如在房間張貼座右銘,時刻提醒和警誡自己,時常進行自我反省等;也可鼓勵學生自主參加體育鍛煉,培養自身堅韌、果斷的良好品質,從而讓自控能力得到不斷地強化。

  3.幫助學生展開自我評價。要求學生對自身設定目標的完成情況加以評價,進而根據評價結果合理調整自我設計。在引導學生展開自我評價時,需注意以下兩點:一是避免用成人標準對初中生的行為進行評價;二是不能只看行為效果,而不重視行為動機和行為過程。前者,標準過高,後者,要求過嚴,這都將直接打擊學生的自信心與積極性。班主任必須引導每個學生都能認識到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揚長避短,不斷完善自我,為培養學生自我管理素養奠定堅實的基礎。

  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班主任展開各項班級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班級中因學生個體差異的影響,他們的興趣、愛好也是各不相同的,為此,班主任就需結合學生各不相同的興趣愛好,定期展開一些班級集體活動,用以提升班級凝聚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如我校每年都會舉辦田徑運動會、五四青年節聯歡會等,這些集體活動,均是展示學生個性、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的良好機會。為此,每次活動之前,我都會同各科教師一起精心準備、精心設計,推選有這方面特長的學生組成領導小組,鼓勵、引導學生自我制定計劃、有序開展活動。以三月份的“學雷鋒活動”為例,我班就積極展開了“學雷鋒事蹟、講雷鋒故事、續寫雷鋒日記”等班級活動,這一系列活動結束後,我清楚地發現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團結協作能力與自我管理能力均有了明顯提升。再如,在藝術節和青少年實踐基地的實踐活動中,我也想方設法引導學生自己組織活動,活動方案的設計、活動過程的管理、活動結束後的個人和小組總結、活動資料的歸檔整理等均由學生自己去考慮去踐行,實踐證明,在活動中不管處在什麼位置的學生,他們的素養都得到了提升。可見,在日常班級管理活動中,我們要千方百計地為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與提升提供適宜的平臺。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班級活動的展開,豐富自己的生活,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能力,從而達到促進他們個性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

  >>>下一頁更多精彩“提升中學生學習動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