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狀元的學習時間安排分享

  相信大家都很好奇高考狀元是如何安排學習時間以及有什麼學習方法吧?狀元也是人,他們只是比其他人更努力,制定了更詳盡的時間表。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高考狀元的時間安排吧。

  高考狀元的學習時間安排

  早上7:30-8:30:一日之計在於晨,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 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黃金時段。可安排對功課的全面複習。

  早上8點-9點:據試驗結果顯示,此時人的耐力處於最佳 狀態,正是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可安排難度大的攻堅內容。

  上午9點-11點:試驗表明這段時間短期記憶效果很好。 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突擊”,可事半功倍。

  正午13點-14點:飯後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精蓄銳,以利再戰。最好休息,也可聽輕音樂。但午休切莫過長。以半小時為宜。

  下午15點-16點:調整後精神又振,試驗表明,此時長期記憶效果非常好。可合理安排那些需“永久記憶”的東西。

  傍晚17點-18點:試驗顯示這是完成複雜計算和比較消 耗腦力作業的好時間。這段時間適宜做複雜計算和費勁作業。

  晚飯後:應根據各人情況妥善安排。可分兩三段來學習, 語、數、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也可作難易交替安排。

  以下是一位高考優秀考生的每日作息時間表,可供參考:

  每天7:00起床, 7:30-8:30複習英語,8:40-9:40複習數學,9:50-1:00機動安排;中午 午休;下午2:00-3:30複習綜合,7: 10 -8:00複習綜合;晚上8;30—10:30複習語文;11:40—1:00機動。第三階段從二模結束至高考前,時間大約兩個月。這是高考前最後的一段複習時間,也可以稱為綜合複習階段。在此時,不必複習得太晚,要趕快調整緊張複習中形成的不當的生物鐘,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另外,這個時期不必再做過多過量的習題,更不應死摳難題和偏題,應該做少而精的練習。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歷年高考的題目,因為這些題目既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題人意志的直接體現,可謂字字珠璣。

  高考狀元的計劃表

  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把自己的假期安排好,不要急於求成,要腳踏實地,只有這樣才會 有成效的。

  把高三的複習計劃分為三大階段。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不同的目標和不同的學習方法。

  第一階段,是整個高三第一學期時間。這個階段時間大約五 個月,約佔整個高三複習的一半時間左右。這高三文科複習四忌

  一忌拋開考綱,盲目複習。高考各科都有《考試說明》,學 生首先應該依據《考試說明》,明確高考的考查範圍和重點內容,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

  二忌急於求成,忽視小題。有些學生認為文科需要背誦的知 識點太多,而在高考中基礎知識題的分值不高,所以索性就放棄了。他們不知道解決好基礎知識,正是提高文科成績的關鍵所在。

  三忌支離破碎,缺乏系統。有些學生認為與理科相比,文科 知識缺乏系統性和邏輯性,可以隨意撿章節進行復習。其實文科複習應兼顧知識、能力、方法三個層次。

  四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有些學生只重視知識的背誦,缺 乏專題性反思,不知道自己的漲分點在哪裡。

  個階段可以稱為基礎複習階段。學校裡每一個科目都在逐冊逐章節地進行復習,我們自己也應該和 學校的教師步伐一致,進行各科的細緻複習。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五個月,把每一科在高考範圍內的每個知識點都逐章逐節、逐篇逐段,甚至農字逐句地複習到,應做 到毫無遺漏。這個階段,複習中切忌急躁、浮躁,要知道“萬丈高樓增地起”,只有這時候循序漸進、查缺被漏、鞏固基礎,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績;只有這時候 把邊邊沿沿、枝枝杈杈的地方都複習到,才能在今後更多的時間去攻克一些綜合性、高難度的題目。

  這個階段,還有一項重要任務,這就是高三第一學期的期末考試。這次考試十分重要,它既可以檢 驗自己一學期來的複習效果,又可以查詢自己急待解決的問題漏洞,還可以向你提出新的挑戰。因此,我們把它戲稱為一次“小高考”。這次考試還有一層特殊的涵 義:它是高校招生中保送、推薦、評選市級三好學生的重要依據。我這裡,特別提醒學習較好的高三同學,要格外重視這次考試。

  第二階段從寒假至第一次模擬考試前,時間大約四個月。這 個階段是複習工作中的最寶貴的時期,堪稱複習的“黃金期”。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個時期複習任務最重,也最應該達到高效率的複習。也可以將這個階段稱為 全面複習階段。我們的任務是把前一個階段中較為零亂、繁雜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找到每科中的一條巨集觀的線索,提綱挈領,全面複習。這個階段的複習,直接 目的就是第一次模擬考試。第一次模擬教育是高考前最重要的一次學習檢驗和閱兵,是你選報志願的重要依據。一模成功,可以使自己信心倍增,但不要沾沾自喜; 一模受挫,也不要恢心喪氣,妄自菲薄。應該為一模恰當定位,在戰略上藐視它,在戰術上重視它。

  第三階段從一模結束至高考前,時間大約兩個月。這是高考 前最後的一段複習時間,也可以稱為綜合複習階段。隨著高考的日益迫近,有些同學可能心理壓力會越來越重。因此,這個時期應當以卸包袱為一個重要任務。要善 於調節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節奏,放鬆一下繃得緊緊的神經。古人云:“文武之道,一張一弛”,在此時,第天不必複習得太晚,要趕快調整高三一年緊張複習中形成 的不當的生物鐘,以保證充沛的精力。另外,這個時期不必再做過多的過量的習題,更不應死摳難題和偏題,應該做少而精的練習。比如,花些工夫研究研究歷年高 考的題目,因為這些題目既是經過千錘百煉的精品,又是高考命題人意志的直接體現,可謂字字珠璣。在複習中,我們中做題應先易後難,選擇題拿不準也不要放 棄,選一個最可能的空填上等等。

  以上我介紹的是我在高三時的複習計劃和體會。我想,我們在複習中,更重要的是從一點一滴做 起。“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也應該重視日常每天每週的複習安排。

  在高三一年的複習中,我們應該注意合理安排每一天的複習時間。在緊張的複習過程中,每天可供 我們自己利用的時間並不多,其中最長的一段時間大約就是每天晚飯後至睡覺前的三個多小時時間。能否利用好這段時間,是高三複習成敗的關鍵。在這方面,我的 體會是不要在一個晚上把五科全複習到,這樣做只會不分主次、自找麻煩。試想,僅僅是不足四小時的短短的一段寶貴時間,怎麼能經得起五科的輪番轟炸呢?因 此,我建議大家在一個晚上專攻一門到兩門,抓住重點,集中精力,以爭取達到較高的學習效率。我在高三每天晚上覆習時,週一定為數學日,週二定為英語日,周 三定為物理日,週四定為語文日,週五定為化學日,每晚集中精力複習一門功課,長期堅持,效果不錯。

  很多人在考試時總考不出自己的實際水平,拿不到理想的分數,究其原因,就是心理素質不過硬, 考試時過於緊張的緣故,還有就是把考試的分數看得太重,所以才會導致考試失利,你要學會換一種方式來考慮問題,你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人們常說,考試考 得三分是水平,七分是心理,過於地追求往往就會失去,就是這個緣故;不要把分數看得太重,即把考試當成一般的作業,理清自己的思路,認真對付每一道題,你 就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你要學會超越自我,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心裡不要總想著分數、總想著名次;只要我這次考試的成績比我上一次考試的成績有所提高,哪怕 是隻高一分,那我也是超越了自我;這也就是說,不與別人比成績,就與自己比,這樣你的心態就會平和許多,就會感到沒有那麼大的壓力,學習與考試時就會感到 輕鬆自如的;你試著按照這種方式來調整自己,你就會發現,在不經意中,你的成績就會提高許多。

  高考狀元的經驗分享

  學習數學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新舊結合、注重通法、記憶結論、摳透細節。?

  學了新知識,回頭看看舊的東西,你會發現可以用新知識解決許多舊問題,同樣只要你善於聯絡,舊知識照樣可以解決新問題。學好數學關鍵在於思考。看似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細心品味其內涵與外延,也能觸控到深刻的美麗。數學教材要通讀,從最基本的概念出發,一步步推匯出美麗的結論,前後勾連,交織成嚴密知識網路。記憶公式要學會舉一反三,注意不同條件下結論的變化,掌握公式的推廣和特例,衍生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模式。?

  平時做題時,不要滿足於記憶解答,要體會每一步的“動機”,才算完成了思維訓練。只記住步驟而不思索動機,不像在看書,倒像在校稿。習題要精做,關鍵在於賦予每道題應有的思維分量。習題要精選精做,每做一題,要歸納解題的***和關鍵步驟,嘗試著改變條件和結論,探索一類題的解法。?

  各類考試有嚴格的時間、空間限制,要做到快速、準確地解題,必須採取一定解題策略,在“理解題目→擬定方案→執行方案→回顧”四個環節裡節約時間,提高準確率,爭取拿到所有應得的分數。?

  高考數學的題型頗有規律可循,平時多進行定時、定量的解題訓練,才能突破弱項,提升速度,找到解題的感覺。?

  題海戰術?

  我個人還是比較支援題海戰術的。數學考試範圍廣,題形多。只有多練才能達到多見識的目的,靠典型題目做少量題型得到高分是非常難的。當然,不能盲目做題,要精選題目,而且做完後要總結規律。最好能把做錯題目抄錄下來,以便最後鞏固。?

  套題訓練?

  數學的成績是練出來的,而且要用符合高考的標準來練,而套題是最符合要求的。我練套題是捏準時間,然後嚴格打分,通過每星期兩三套那樣的練下來,找出自己的薄弱知識點,然後重點選破。就這樣節節提高,到最後胸有成竹。小建議:套題訓練最好留到二輪或者三輪複習時。?

  不要馬虎?

  高考中我就因為馬虎而白白丟分,很是遺憾。數學考試中經常聽到同學抱怨說:“怎麼又馬虎粗心了!”或是“這道以前錯過的題目怎麼又做錯了!”為了防止犯低階錯誤,我的做法是時刻提醒我自己要小心。我經常在考試前在草稿紙或者本子上寫上自己平時容易犯的錯誤,比如一定要記得函式的定義域之類的。然後考試時不停地提醒自己不要犯此類錯誤,這樣效果很好。還有就是,考試時不要總想著做完所有題目後有時間檢查,一定要把題做成一遍就過,一遍就對。

  文綜是一門彈性很大的科目,在高三階段的提高幅度也相當大。所以,絕對要給予它更多的複習時間。歷史要進行筆記,這是必不可少的。歷史知識點繁雜,如果單靠閱讀教材,不但費時,而且記憶效果也不理想,所以要進行筆記。筆記要記兩次,上課時,對老師的講解和板書進行筆記,課後要整理筆記,在整理的過程中,又是一次對所學知識的鞏固複習。?

  政治主要是對課本上的黑體字部分進行熟記。因為這樣可以掌握知識框架,而且在答題時,這些黑體字部分是主觀題答題的關鍵和中心,是採分點。相信熟練背誦黑體字部分並不是難事。?

  地理,眾所周知,要對地圖進行熟練掌握。這是每位考生都要做到的,如果你連地圖都不去記憶,那地理幾乎可以說就沒辦法考了。地圖的記憶,要包括地形、氣候、交通、文化、行政等方面,要對單獨區域進行綜合記憶。世界地圖的每個區域都是一樣。在掌握了地圖上的知識的前提下,進而是對教材中知識點的掌握。?

  文綜的學習必須緊緊圍繞著課本,因為文綜的出題面很大,書中每一個角落都有可能考到,這就要求文科學生在平時的複習過程中仔細做好筆記,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知識點。除此之外,還要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背景,每一個知識點與全書其他知識點間的聯絡。最好能夠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將各個知識點納入自己構建的體系中,這才算吃透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