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危機管理的一些感悟

  管理是指企業組織或個人通過危機監測、危機預警、危機決策和危機處理,達到避免、減少危機產生的危害,甚至將危機轉化為機會的管理活動。接下來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吧!

  篇1

  危機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有5個方面!

  1 危機管理者對危機情境防患於未然,並將危機影響最小化。

  2 危機管理者未雨綢繆,在危機發生之前就做出響應和恢復計劃,對員工進行危機處理培訓,併為組織或社群做好準備,以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及其衝擊。

  3 在危機情境出現時,危機管理者需要及時出擊,在儘可能短的時限內遏制危機。 4 當危機威脅緊逼,衝擊在即時,危機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視任一方面。這意味著此事要運用與危機初始期不盡相同的資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 危機過後,管理者需要對恢復和重建進行管理。這也意味著此時運用的資源、人力和管理方法會與危機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機管理的本質是危機管理需要一個既使用權威又使用民主的決策程式,在此環境中激發出一個富有彈性但又極具力度的決定。在危機發生時,能否臨危不亂保持冷靜的頭腦是衡量企業領導人素質的一條重要標準。企業領導人的執行是對其下屬工作的最好擔保,而這種執行源自平時的準備。

  危機管理的關鍵是捕捉先機,在危機危害組織前對其進行控制。制定危機處理計劃有助於組織的生存和發展。

  1 階段性。企業面l臨的危機包含了災難、意外的發生,或是與產品有關的失敗等。若沒有完整的危機管理計劃,一旦發生危機,將對企業造成莫大的傷害。許多企業危機在浮上臺面之前,幾乎都有些許的徵兆出現,讓企業經營者有跡可循。危機的爆發一般都是呈現階段性發展。

  2 不確定性。危機出現與否與出現的時機是無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階層的應變能力與組織的平日危機處理計劃與演練,可以降低危機的不確定性對企業所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內其它人員積極面對危機的出現。

  3 時間的急迫性。危機往往突然降臨,決策者必須做出快速處置措施與響應。在時間有限的條件下,如何獲取所有相關的資訊,做出正確的決策以遏止危機的擴大是企業管理者必須注意的要項。

  1967年阿波羅宇宙飛船失火,造成3名航天員罹難:1986年挑戰者號宇宙飛船爆炸事件等,事情發生極為迅速,美國NASA一時之間還不清楚到底出了什麼錯誤導致意外的發生,但各大媒體以及社會大眾對於這些意外事件的關注,管理培訓使得NASA必須立即進行事件調查與對外的說明。

  4 雙面效果性。危機不見得必然會危害企業的生存。管理諮詢公司危機發生後,其負面影響效力視如何去面對危機、處理危機。處理不當就會使企業蒙受不利影響或因而被淘汰。同樣地,危機管理得宜將會為企業帶來一個新的契機及轉機,甚至能大幅提升企業員工的士氣。

  篇2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生存的內外部環境更加錯綜複雜。企業外部政策法規、社會環境、經濟形勢等的變化,以及企業內部決策失誤、管理不善、人才流失等的影響,都有可能成為引發企業危機的導火線。一旦危機爆發,企業如果不及時加以應對,那麼負面影響將會通過漣漪效應、破窗效應、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迅速蔓延,接踵而來,企業發展成為泡影„„

  聽完艾學蛟教授的《危機管理與應對策略》這堂課後,我深受教育和啟發。艾教授提出的管理學減法:100-1=0,100件事中有關鍵的1件事做錯了,結果就等於0。為此,我們要認真反思如何採取正確的危機處理策略和措施,在危機爆發當下將危機的損害減少到最低限度,化解危機,甚至轉危為機,從而實現新的發展。

  危機管理大師諾曼•奧古斯丁指出:“每一次危機本身既包含導致失敗的根源,也孕育著成功的種子。發現、培育,以便收穫這個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管理的精髓。”從肯德基蘇丹紅事件、光明乳業早產奶問題、歐典地板誠信危機„„這些活生生的例子證明,對危機的不同處理方法,導致了危機對企業的影響有很大的差異。艾教授提出的“切割理論”,其核心就是在影響面和影響量上實現有效切割,減少危機的負面影響,縮小危機的影響範圍,將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甚至是將危機轉化為機遇和機會。在課上,艾教授向我們傳授了危機公關的三重境界,並通過若干個案例,進行了詳細講解。

  一是防微杜漸。一切危機和風暴都會不期而至,唯有未雨綢繆才是遏制危機的正道,更是企業生存的王道。關鍵在於“早”和“恆”二字。

  “早”就是要未雨綢繆,建立預警系統、應對系統、善後系統,特別是一些容易出問題的部門,一定要建立危機應對的工作流程,並經常對員工進行培訓。

  “恆”就是堅持不懈,持之以恆,建立長效機制,只要企業存在,就要堅持這樣做。危機預防是企業構築的第一道防線,它需要強有力的危機預防機制作保障,防大於治。經營者,要善於睜開三隻眼睛,時刻關注,檢視著企業的薄弱環節,並定期與不定期地進行危機模擬試驗,那麼即使一旦遇到危機,也能做到遊刃有餘。同時,對危機的敏感度也逐步提高,容易嗅到危機的苗頭,把危機永遠解決於萌芽狀態。

  二是臨危不懼。遇到危機,只能勇敢冷靜面對,體現在“快”和“誠”二字。

  “快”就是遇到危機要快速反應,不要拖延時間,但要注意把握好“快”的原則,快報事實,慎報原因。在原因未調查清楚,未充分掌握事實的依據時,切忌亂說原因,一定要經得起各方面的推敲。

  “誠”就是要真誠坦率,不要說假話,胡弄公眾;正確的話不怕反覆說。例如,出現問題時自己的心情與大家一樣沉重,如何積極配合調查事件的真相,尋找問題的原因等等,並表示調查結果一旦查出來,便第一時間報告等等,以真誠換取理解、同情。同時,要積極溝通,解決危機最有效的方法是48小時以內進行有效溝通,儘快消除公眾對事件的誤會。不要拒絕與政府及媒體的合作;不要幾個聲音對外。危機發生後,一方面處理好現場相關工作;一方面立即召開相關人員會議,研究對策,統一口徑,指定專人作為對外界的發言人,並及時在企業內部召開全員大會,將有關情況作全面通報,讓員工正確瞭解事件的真實情況,把危機不良效應先從內部控制好,從上到下形成合力,共渡時艱,儘量把危機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點。

  三是當我們做好以上四條,我們就可能做到化危為機。

  善戰者因其勢而利導之。危機也可能是契機,化危為機是危機公關的最高境界。化危為機需盡天時、地利、人和之美,這是對作為企業領導者的眼光、魄力和智慧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