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生物的學習方法攻略

  七年級學生學習生物學要憑據“瞧察、實驗——閱讀、探究——回納、整理”的線索進行。這種學習過程的結構,是相符辯證唯物主義的熟識論的,也是行之有效的。

  

  一、初一生物學習方法及建議

  你知道隨手扔掉一節廢舊電池對我們身邊生活有多大影響嗎?你思考過砍伐一棵樹的危害嗎?你欣賞過千奇百怪的花嗎?你觀察過形態各異的昆蟲嗎?你聆聽過大自然的交響樂嗎?所有這些多姿多彩的生命現象都令人心馳神往。生物科學將為你開啟智慧之門,助你尋求解決這些問題的答案。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中的基礎學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現象及其活動基本規律的科學。生物學能促進人類解決人口增長、資源危機、生態環境惡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諸多領域的相關問題。怎樣才能學好生物學呢?以下是給同學們的一些建議。

  I、認真預習,專心聽講,做好筆記

  1. 想收到好的聽課效果,就需要課前做好預習。

  2. 上課專心聽講是學好生物學知識的關鍵。“聽講”是有技巧的,上課時要全神貫注,並思考教師提出的相關問題。

  3. 筆記是簡化了的課文重點。聽課時,將老師講授的重點記錄下來,可加深印象,減輕考試複習的負擔。

  II、歸納整理、對照比較、重檢視解

  1. 充分理解專有名詞、現象原理和課本筆記,再將相關概念進行綜合分析整理。

  2. 用心比較各種生物、現象之間的聯絡和差異,進行分類歸納,如此才能融會貫通。

  3. 生物學有非常豐富而且十分重要的圖片資料,配合圖片的說明,可以使你迅速瞭解生物現象的來龍去脈。

  III、源於生活、用於生活

  一方面,生物學研究的東西都是活生生的。“活”的東西,重在理解,切忌“死”記硬背!——活學

  另一方面,生物是一門生活科學,她來源於自然、源於生活。緊密地聯絡生活實際,知識就會“為我所用” 。——活用

  IIII、人人動手、親自實驗

  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實驗教學是生物學主要特點。初中生物教材中有許多實驗、實習、調查等探究活動,這些探究活動不僅能幫助同學們掌握知識,而且能夠使我們充分體驗到發現的樂趣、成功的愉悅,在科學態度、意志、合作精神、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發展。

  IIIII、用生物學的基本觀點統領生物學的學習

  樹立正確的生物學觀點,可以更迅速更準確地學習生物學知識。所以在生物學學習中,要注意樹立以下生物學觀點:

  1.生命物質性觀點 生物體由物質組成,一切生命活動都有其物質基礎。

  2.結構與功能相統一的觀點 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有一定的結構就必然有與之相對應功能的存在;二是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結構來完成。

  3.生物的整體性觀點 系統論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就是整體大於各部分之和,這一思想完全適合生物領域。不論是細胞水平、組織水平、器官水平,還是個體水平,甚至包括種群水平和群落水平,都體現出整體性的特點。

  4.生命活動對立統一的觀點 生物的諸多生命活動之間,都有一定的關係,有的甚至具有對立統一的關係,例如,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就是對立統一的一對生命活動。

  5.生物進化的觀點 生物界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所謂產生就是生命的起源,所謂發展就是生物的進化。生物的進化遵循從簡單到複雜,從水生到陸生、從低等到高等的規律。

  6.生態學觀點 基本內容是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也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二、專家淺談初中生物學習方法

  一般科目的學習分為四個環節:預習、聽課、鞏固、提高。當然,生物也不例外。

  預習是輕鬆但又必需的環節,為了提高聽課效率,課前可將課本的重點、難點與自己不懂的地方勾出來,完成課後練習,為下一環節做準備。

  聽課是最重要的環節,上課時,需將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消化、吸收。同時,將各個知識點條理,做好筆記,還應積極動腦,儘量與老師的思維同步。在上課的過程中,若有某個知識點聽不懂,可暫時記下,千萬不可一味停留,以免影響下面的內容。

  鞏固就是課後複習。複習時,應結合筆記本將課本吃透,把上課不明白的地方弄懂。課本是基礎的基礎,只有打好基礎,才可提高。

  目前,課本上有較多的知識點需要記憶,抽出一定的時間去背誦是必要的,但不可只總單純的記誦。可結合練習題,一邊做,一邊梳理自己的知識並記憶。做題時,應該有信心,千萬不可一味依賴於答案。在做題的過程中,同時可檢查自己的學習是否有漏洞,爭取將每道題目都弄明白。有些知識,時間一長,就被遺忘了。所以,在平時,除了完成當天的作業外,還應複習前面的內容。久而久之,那些難記的內容自然是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