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語文識字教學課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也是語文中的一項重要任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努力提高學生的識字量,讓學生輕鬆進行大量的閱讀,一直是小學語文教學關注的熱點。那如何更好地提高語文識字教學效率呢?

  一、識字內容的選擇

  ***一***借鑑傳統,豐富識字內容

  新課改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在教學指導思想上強調了識字教學的重要性,但從教學的實際來看,新理念、自主學習等等甚囂塵上,在強化橫向借鑑的同時,也弱化了縱向的繼承。特別在識字教學,忽視了對傳統識字教學優秀傳統的傳承。

  在我國古代,兒童啟蒙的識字教學大多采用集中識字的方法。《百家姓》《三字經》《千字文》***合稱“三百千”***就是我國古代流傳最廣的識字教學優秀教材。在識字教學中先用大約一年的時間讓兒童集中地認識2000多字,然後教他們讀書。之所以能有這樣的效果,這與“三百千”的特點分不開的。

  首先,“三百千”都是以韻語形式編寫的,正體現出了漢字和漢語的特點,也符合兒童的閱讀興趣,讀起來琅琅上口。像《百家姓》共收集507姓***單姓446,複姓61***,通俗常見。雖然《百家姓》是由沒有意義聯絡的單字組成,但是採用四字一句,隔句押韻的形式,語調和諧,讀來順口,聽來悅耳。

  如:趙錢孫李 周吳鄭王 馮陳褚衛 蔣沈韓楊 朱秦尤許 何呂施張

  平平平仄 平平仄平 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 平仄平平

  《百家姓》的奇特就在此,它把沒有完整意義的姓氏單字組合起來形成韻文,學生易讀易記。作為姓氏的只是一些代表符號而已,但作為識字教材,卻很實用。就是在今天,讀一讀《百家姓》也不無裨益,比如將“仇”***qiǜ***讀為“酬”,把“查”***zhā***讀為“察”的錯誤就可避免。這也大概是古代能夠廣泛流傳的原因之一。

  我在一年級下開始嘗試在早讀時間讓學生朗誦《百家姓》來識字,經過半學期的誦讀,學生就能掌握,比如我班的流動人口學生正好有“亓” “厙”這二個姓,學生也很快會讀。

  其次,“三百千”內容具有豐富的人文性。如《三字經》三字一句非常容易朗誦,它短小的篇幅,不僅生動有趣,還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從中還可以領悟到中華傳統文化以及獨特的思想價值。如“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等,就講了發奮讀書的道理,對今天的學生也是有啟迪意義的。而《三字經》作為古代識字教材,兒童很喜歡這樣三字一句,前後又大致押韻,讀來琅琅上口的編排形式,在朗讀的過程中,自然也就記住了字形。

  誠然,《三字經》中的內容已落後於當今時代的要求,但它的編排形式完全可以借用於今天的識字教學。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中,一部分識字內容就借鑑了《三字經》的編寫形式: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學“懂、貌、父、母、教、認、錯、事、改、願、碗、筷、掃、誇”等字時,採用了“三字經”的形式:“小朋友,正年少,尊長輩,懂禮貌。父母教,認真聽,做錯事,即改正。長輩錯,要提醒,態度好,心意誠。家務事,要承擔,洗碗筷,掃庭院。家愛我,我愛家,好孩子,人人誇”。這種具有創新性識字方式,將單純識字的枯燥乏味變得興趣盎然。

  由此我也在識字教學中把網上收集到的《高佔祥“新三字經” 》作為識字教材用到課堂上,帶領學生誦讀認字,也起到了較好效果。

  春日暖,秋水長,和風吹,百花香。青少年,有理想,立大志,做棟樑。天行健,人自強,生我材,為興邦。倡和諧,民所望,興道德,國運昌。人之春,在少年,光陰迫,惜時間。 生有涯,知無限,苦攻讀,莫偷安。求學路,曲彎彎,路是弓,人是箭。頭不回,弦不斷,志不渝,永向前。 ——《高佔祥“新三字經” 》***片段***

  ***二***引入屬對,加大識字容量

  對對子原本屬古代私塾先生訓練蒙童作文時採用的一種方法,稱為屬對。在古代科舉考試教育訓練為中心的教學中,結累了大量屬對的經驗與精華。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不再要求學生對對子,因此,屬對這種教學方式逐漸消失,僅僅成為少數人的業餘愛好。

  但是把對對子引入到識字教學中,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一方面,教材中有這樣的安排。如,一年級下冊在教小學生認識“霧、霜、朝、霞、夕、蝶、蜂、碧、紫、千、李、楊、秀”等字時,就採取對對子的方式,將這些要認識的生字以對子的形式出現:“雲對霧,雪對霜,和風對細雨,朝霞對夕陽。花對草,蝶對蜂,藍天對碧野,萬紫對千紅。桃對李,柳對楊,山清對水秀,鳥語對花香”在—一對應的吟誦中,學生也自然完成了識字任務。另一方面,長興人在過年也有貼春聯的習俗,在識字教學中我就將認讀春聯作為一項內容,讓學生認讀、背誦、收集春聯,在課堂上交流。同時在識字課中,有意識地把認字編成對子。如,在教學“恨、漠、忱、炭、貧、富、飢、索、奉、永”等字時,編了這樣的對子:“美對醜,愛對恨。真誠對虛假,冷漠對熱忱,雪中送炭見真情,助人為樂獻愛心。貧對富,冷對暖。飢寒對溫飽,索取對奉獻,人人獻出一點愛,人間永遠是春天”。 這樣的識字活動,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自然興趣盎然。此外,學生還在對對子的過程中學到了為人處事的道理。家長在家裡聽到孩子稚嫩的誦讀聲也很滿意。

  二、識字能力的培養

  借鑑傳統、引入屬對,豐富了識字教學的內容,也增加了識字量。而識字教學不僅僅是量的增加,還需提高識字能力。識字能力是運用知識技能以及智力過程中,經過經常的識字訓練而獲得一種能力。如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呢?我們可以從以下途徑來培養:

  ***一***利用有趣活動提高兒童記憶字形能力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學生才能有識字的樂趣。識字是枯燥的,想讓學生識字對識字有興趣,那我們可以利用有趣活動來達到了讓學生牢記生字的目的。可以利用加、減、拼、畫、猜、講故事等多種活動來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識字,寓教於樂,喜歡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