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論文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一年級新教材識字數量多,難度大,怎樣讓學生輕鬆愉快的認識這些漢字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推薦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一

  《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淺談》

  【摘要】一年級新教材識字數量多,難度大,怎樣讓學生輕鬆愉快的認識這些漢字呢?筆者的方法有:一、藉助拼音識字。二、認識漢字的構造規律。三、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趣味識字。四、課外識字,方式多樣。

  【關鍵詞】小學 語文 識字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要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有了這種喜歡和願望,才可以讓學習漢字變得更輕鬆,更主動。怎樣在小學一年級語文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識字能力,讓學生從想學、樂學到主動學習呢?通過實踐,我找到了幾種比較行之有效的識字方法。

  1 藉助拼音識字

  拼音的功能有多種,其中很重要的一種,就是“幫助識字”。拼音是識字的柺杖,在第一冊教材中,看圖讀拼音識字,主要是藉助純拼音句群和插圖來學會識字。剛教學這部分課文時,可先讀拼音句群,讓學生了解句群大意,接著,教師可作啟發性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同時,初步建立了“字”的概念。

  2 引導學生在識字過程中認識漢字的構造規律

  識字教學方法恰當,才能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漢字的構字是有一定規律的,引導學生在識字中逐漸瞭解、體會和總結,對於解決字形的難點是十分有利的。中國的漢字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形聲字,這類生字,大部分可以利用其形旁或聲旁的區別與聯絡來進行教學。比如:“晴”字,“日”表形,“青”表聲,形旁加聲旁就是晴天的“晴”。有些字可以利用換偏旁識字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漢字。比如:“清”字,讓學生了解把“晴”字的“日”字旁換成三點水旁就是“清”字,它跟水有關。除此,結合合體字的學習,讓學生了解漢字一般是由一個字加上一部分或換一部分組成另一個字。學生懂得這些後,就讓他們獨立分析。比如:“早”字,可以在“日”下邊加“十”。堅持用以上方法分析字形,記憶字形,不但可以活躍學生思維,也訓練了他們的聽、說能力。

  3 以靈活多變的形式,趣味識字

  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注意的時間比較短,要讓他們認識一些枯燥的漢字,有一定難度。我們必須充分利用課堂這個“陣地”,採用靈活多變的“戰術”,方能順利到達“目的地”。

  3.1 創設輕鬆愉快的學習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3.1.1 編字謎識字

  兒童識字量的積累需要多次重複,強化記憶。這個過程雖不復雜,但往往枯燥。在進行一年級識字教學時,我常常根據字的形狀或意義編成字謎,讓學生去猜,去讀,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提高識字興趣。比如,我教“風”字,謎面編成“樹兒見它把頭搖,苗兒見它就彎腰,雲兒見它快快跑”學生猜對後,興趣來了。再如,我教“雨”字,問學生:“誰能給這個字出一個謎面,請大家猜猜?”這樣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在我的啟發下,很快編成“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裡看不見”的字謎等。經過不斷啟發,同學們編出了很多字謎,如“兩人坐在地上”,謎底“坐”;“三人一同看日出”,謎底“春”等等,這樣快樂的教學情境,喚起兒童的學習興趣。

  3.1.2 編兒歌識字

  兒歌或謎語,內容簡單,讀起來琅琅上口,饒有興味,一旦記住便永久難忘,為低齡兒童喜聞樂見。我平日教學中注意抓住字的特點編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如我教“問”字,編成“一個小朋友,進門瞧一瞧,見人就張嘴,等待結果到。”如此一編,易學易記,妙趣橫生。

  3.1.3 加減法識字

  在教學識字中,我出一些花樣翻新的練習來“考考”學生,激發求知慾,強化記憶。例如“門+口=?”***問***、“草―草頭=?”***早***。同時,讓學生自己照樣子編題來考考老師,如“坐―土=?”***從***、“立+日=?”***音***等,在課堂開展競賽,幫助學生記牢字形。

  3.2 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自主識字

  自主識字就是讓學生自由選擇願意識記的字、自己選擇不同的方法來記住字形,老師的引導只是體現在恰到好處的點撥上。人教版教材在識字的編排上形式多樣,在連、塗、畫、拼、擺等學習活動中,使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自主識字,啟迪心智。

  3.3 創設“遊戲樂園”,鞏固識字

  對初入學兒童,應把學習和遊戲結合起來,兒童就會對學習產生興趣。對於一年級學生識字,存在的問題是:學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決這個難題,通過實踐,我發現鞏固識字的最佳辦法便是讓學生進入“遊戲樂園”,在輕鬆、有趣的玩耍氛圍中記住漢字。

  3.3.1 開火車***分小組進行***

  其他孩子學發火車開動的“嗚――咔嚓、咔嚓”的聲音,教師出示生字,問:火車、火車從哪開?生:從我們這裡開!讓一組學生按順序讀字音、認字。誰說錯了,火車停下,選其他組的修理員修理***重讀字音***,修理好了繼續開***讀錯的學生在車上表演讀兒歌***。

  3.3.2 交生字朋友

  教師準備一些聲母或韻母相同的生字,學生戴生字頭飾,讀出後,選擇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讓學生讀後手拉手交朋友。教師也可以把生字發給若干名學生,請他們分別拿著生字找朋友***字型結構相同的或能組成詞語的兩個生字***,學生讀後交朋友。教師隨機給予表揚、鼓勵。

  4 課外識字,方式多樣

  課內識字是識字教學的主要途徑,但並不是唯一途徑。筆者認為,課堂外的識字往往更加豐富、更為重要,我們應該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課外識字。如以故事激發識字興趣,在每天的日常教學中,我堅持用一定時間給孩子講故事。記得第一次講故事時,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可在最精彩的地方,突然停下來不講了。看著孩子們渴求的眼睛,我告訴他們:“後面的故事只有故事書才講得出來”,並說只有多認字,才能看故事書,才能講出精彩的故事。在以後的時間裡,許多家長反映他們的孩子不再沉迷於電視,而是纏著要他們講故事,也愛自己看故事書了,遇到不認識的字還會問家人。

  總之,低年級識字數量多,難度大,要使學生學得快、記得牢,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教會生字,更重要的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生字,怎樣鞏固生字,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轉變,讓兒童學得輕鬆、學得紮實,同時又學以致用。作為一名教師,我將持之以恆,讓學生插上翅膀,在識字的王國裡盡情翱翔。

  【參考文獻】

  [1] 《語文課程標準》

  [2] 《新課程標準下的識字教學 》老河口市第三小學 賈亞林

  [3] 《識字教學創新記》宜昌市伍家崗區實驗小學 歐陽莉

  點選下頁還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