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讀書活動學習總結範文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能積累語言,豐富知識,而且能陶冶情操,受益終生。開展校園讀書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活躍校園文化,樹立正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3篇,希望對您有幫助。

  篇一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教育工作,激發學生讀書熱情,活躍校園文化,樹立正氣,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我校至XX年以來一直堅持開展校園讀書活動。我們精心設計積極可行的讀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讀書的樂趣;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和文化底蘊,營造清風縷縷滿校園的書香氛圍。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標,以建立“書香校園”為導向,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綜合實踐能力,激發學生課外讀書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校園內形成熱愛讀書的良好風氣,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貫徹落實《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新課程理念。

  二、深入宣傳,營造良好氛圍。

  根據學校工作計劃,教務處讀書節活動的具體方案。按照活動方案,我們迅速在全校開展了讀書活動的動員工作。校園內張貼標語,隨後各班召開主題班會、出主題黑板報、製作格言精心佈置教室的讀書角,多渠道、深層次宣傳讀書、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強勢宣傳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廣大師生的思想認識,為深入落實讀書節方案的各項活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教師以身作則,帶頭讀書

  要想要學生愛讀書,我們的老師就必須先愛讀書。因此,我校老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加強學習,至少每人讀完一本教育專著,並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為我們的學生樹立了榜樣。

  四、建立保障機制

  1、固定閱讀時段,校專門為學生準備了至少一節閱讀課,旨在引導學生能有選擇地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並且在讀書中學會思考,在思考中成長,這節課在語文教師指導下進行,主要形式有自由閱讀、閱讀指導、閱讀交流、閱讀彙報等。

  2、各年級認真研究課外閱讀指導的規律和方法。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研究的重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年齡階段的有益讀物,從讀書中獲得身心的愉悅感,從不斷提高的閱讀能力中獲得持久穩定的閱讀興趣。

  3、努力創造適應學生閱讀要求的物質條件。學校積極充實學生讀物,規範學校圖書室、閱覽室的管理,充分利用、積極開發學校現有閱讀資源,為學生創造良好閱讀環境,學校圖書、閱覽室全天向學生、教師開放;班級建立圖書角,學生互相交流個人圖書,實現班級圖書資源共享;向學生推薦優秀書、報、刊,鼓勵學生積極購書讀書,指導學生進行網上閱讀。

  4、學校利用閱報欄、黑板報、紅領巾廣播站等,營造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積極開展評選 “讀書之星”、舉辦“閱讀知識競賽”等活動;舉辦班級讀書會,充分利用好語文課堂主陣地,由語文教師主導,讀書節期間每班上1節閱讀彙報課或交流課。內容有演講交流、古詩誦讀、課文故事演說、名言名句賞析等。交流會上,同學們暢所欲言,氣氛活躍。他們談到了開展活動以來閱讀的收穫,並向大家推薦怎樣選擇好書,選擇適合自己閱讀的好書;怎樣合理利用課餘時間,有序讀書;並介紹了自己在家庭中是怎樣帶動父母閱讀的實際行動。通過此些交流會,同學們互取所長,學到了更多讀書知識和方法,加深了愛書、用書的思想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同學間讀書競賽活動的自覺形成;開展徵文比賽,在指導學生大量閱讀的基礎上,認真組織了徵文比賽:如《慶祝建國60週年》,《讀書伴我成長》,《我與家長共讀一本書》等。全校同學熱情高漲,參與面廣,文章質量高,有很多同學獲得不同級別的獎項,同時也湧現出一大批喜愛寫作的小明星,極大地豐富了校園生活,也促進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舉辦語文古詩詞、名著知識競賽活動。由各班安排舉辦高年級名著知識競賽,中低年級舉辦古詩詞背誦競賽。其中各年級設一等獎3名,二等獎6,三等獎9名,並設班級優勝獎。

  篇二

  一、營造閱讀氛圍

  學校氛圍也是一種語言,是一種傳遞資訊的獨特的交往形式,蘊含著巨大的潛在的教育意義。各班根據實情制定切實可行的活動計劃,落實三個“一”,即讀好一本書——師生攜手共讀一本書,讀完、讀懂;做好一件事——教師引領學生一同做,邊讀邊記;樹好一榜樣——樹立一個讀書好榜樣,實踐一種讀書精神。充分利用黑板報,適當佈置些有關讀書的名言、方法等,渲染讀書的氣氛。

  1、開放學校閱覽室:學校圖書室向學生提供豐富優質的藏書。學生可以按照規定的時間到圖書室借閱,或以班級為單位集體借閱,圖書也可開架借閱,供學生自由選擇,進行自主性閱讀。

  2、設立班級圖書角:以學生捐贈為主,加上由學校統一給各班借閱的圖書,每隔一週同年級各班互相調換,每 周語文老師可以從學校圖書室為學生借閱新書,提高圖書的流通率。每班一櫥,並在使用過程中不斷更新、交換、補充,每個班相當於都有一個“小小圖書室”。

  3、佈置美化書香校園

  學校加強校園閱讀氛圍的創設,精心佈置美化校園,使校園也具有“書香氣”。在校園內開闢閱讀長廊、張貼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把學生浸潤在書香中。學校定期開展各類讀書競賽活動,如閱讀考級、讀書郎競賽等;舉行各類閱讀之星評比。各班根據“小學生課外閱讀推薦書目”中的書籍作為晨讀教材,通過開展“讀一讀,賽一賽,講一講”等方式,加強晨讀晨背,熟讀背誦加以積累,為學生的成長打好底色。上好每週的閱讀課,以保證學生“會讀”。辦好校報《閭河圃》,每月一期,發表教師和學生的文章,鼓勵師生閱讀,體現閱讀成果。

  二、抓好讀書活動

  “讀書”兩字,關鍵在於“讀”,書的價值也在“讀”中體現,指導學生學會讀書,是我們的目標所在。我們主要做了一下幾方面的工作:

  ***1***上好閱讀課

  充分用好早讀和閱讀課,在校本課程中教會學生閱讀的方法:像如何查工具書,如何學會提問,如何學會圈點評註等,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效率。採用“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聯絡的形式,形成大閱讀氛圍。

  ***2***做好讀書筆記

  中、高年級學生讀書筆記,語文老師予以檢查、指導、評估,學校不定期開展讀書筆記評比活動。在教給學生讀書筆記方法***摘錄式、提問式、心得體會式***的基礎上,培養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3***抓好經典誦讀。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其中那些積澱著智慧的結晶、對映著理性光輝的經典著作,那些濃縮著豐富情感、蘊涵著優美意象的詩詞曲賦,就像燦爛的星河,熠熠生輝。這些古詩文經典,對於治學修身、陶冶性靈、引導價值判斷、提升審美品位以及培養語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是怎麼估價也不過分的。

  ***4***出好讀書小報

  每個班級的學生在老師或家長的幫助下,收集有關報刊小資料、格言和讀書的心得體會等,各班將學生的這些資料集中整理,分類編輯,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出兩期讀手抄報,學校定期評比展示。

  ***5***開展讀書活動

  我校於5月份組織開展了“校園讀書月”活動。在“讀書月”活動中,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讀書活動,如“詩文朗誦會”、“我和書的故事”徵文比賽、“讀書之星”評選、演講比賽等等。

  ***6*** 引入競爭機制

  根據學校的讀書活動進展情況,學校開展了評“書香班級”、“書香學生”等活動。我校還將讀書活動列入班級考核方案,期終組織評比並頒獎,也激發了全體師生讀書的積極性。

  三、讀書活動效果

  通過開展開展讀書活動,初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讀書閱讀習慣、提升了修養,促進了和諧校園文化建設,校風、學風進一步轉變,在學生中形成了愛讀書、讀好書的濃厚氛圍。學生的閱讀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極大改善,學生的思想得到了淨化,形成了積極向上的學風、班風、校風。

  與書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質量,有生機;書香飄溢的校園,一定有內涵,有發展。讀書活動的開展,將對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深遠的意義。今後,我們要在全校進一步深入開展讀書學習活動,倡導讀書明理、讀書求知、讀書成才的新風尚。

  篇三

  踏著深圳讀書月活動的步伐,我校以“‘我是小小科學家’的讀書活動”為中心的系列讀書活動又掀起了高潮,成為了我校多年的讀書特色,下面對讀書活動所取得的成績作簡要回顧:

  首先活動以人為本,關注學生個體的發展。

  在活動中,同學們成為了學習的真正主體,大家是站在讀書活動中心的位置,在主動的參與一種學習的過程,打破了以往按統一的模式塑造學生的傳統做法,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特殊的興趣、愛好。下面是讀書活動的統計資料表明:

  一、營造濃烈的讀書氛圍,孩子們自己來做到宣傳“3個1”,自己的成果孩子更喜歡,宣傳更有效,同時孩子們的能力得到了培養,自己的。

  1、出一期——每班同學以讀書月為主題的出一期牆報。

  2、播一個——每天紅領巾廣播站廣播員每天中午向全體同學播一個關於科學家的發明創造的感人小知識、小故事。

  3、出一刊——學生自己上網搜尋、查詢書本資料出一刊“發明創造知識小小報” 。

  二、孩子們自主研究的物象和現象豐富多彩,成績喜人。

  積極響應參加這次活動的同學們,大家成雙結隊,成立了一個個研究小組,儼然是一個個似模似樣的“小小科學家”。本學期選擇的物象或現象達200多種,你們親自參與研究的現象或物體有關的小製作或小發明共有190多個,研究報告論文、心得體會、日記等共216 篇。在活動的評比中,其中有65位同學的研究論文、日記、心得體會獲獎,有36件小製作、小發明獲獎。

  經過幾年的系列活動同學們對研究物象有了更好的經驗,研究的層也不斷的深入,研究的質量更高,從研究物質的表面到更注重從科學的角度進入,從物體的實用價值大膽想象,大膽研究。如學生在第一、二次參加這個活動的時選擇研究的物象或是現象來看,物象有:垃圾、飛機、利是袋、種子……;現象有:蛋殼為何變軟,為什麼有聲音、北方冬天的玻璃上為什麼會有美麗的‘窗花’、研究音樂賀卡的發音原理、……而這次活動中同學們所研究的物件又增加了許多有趣的、涉及面更廣的物象或是現象。例如同學們選擇的物象有:機器人、美麗的家園、輪船、獎盃、神州五號、坦克、像架、、我家的沙發、神州五號返回倉, “氣壓噴水火箭”“小鬧鐘”現象有: “為什麼樹葉上會有黑斑?”; “蜜蜂的祕密”; “海豚的身體為什麼會膨脹”;“早飯為什麼要吃的好” “電流的作用”;“為什麼運動員在賽前要抹白粉”; “火箭的原理”……數量之多可謂喜人。而同學們的小製作有:邱晨同學的“送給地球的空調”;魏耀成同學從生活中得到體驗,研究了一個經濟美觀卻能幫助尋找掉在地上的肉眼很難發現的小零件、縫衣針的“幫你找”小發明,這不但是個小發明還體現了關心地球、關心他人的愛心;五***1***班蘇雁彤同學從載人火箭上得到啟發發明了“環保小飛船”;五***1***班張國鍾、楊紹兵同學小發明的觀光電梯;還有二***2***班維晴徽同學用廢材料製作的“神州五號、圓夢太空”表達了學生為祖國取得的巨大科技成果而驕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