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幫助孩子學習的方法

  有很多家長有這樣的疑問,為了教育孩子,用過很多方法,但是好像效果不大。那麼想要讓孩子喜歡學習,家長應該怎樣做?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希望對您有幫助。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學習

  1句話法則:放學後,你說的第一句話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有一次,孩子放學,一進門就拉著臉,看我的眼神也躲躲閃閃。我想到期中考剛結束,估摸著是沒考好。孩子剛想說話,我掐了她的話頭,拉著她跟在上大學的侄女沐沐視訊聊天。

  沐沐剛回宿舍不久,我問她最近有沒有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沐沐在視訊那頭開心地說著社團活動,我瞥了一眼女兒,似乎沒那麼情緒低落了,結束通話視訊前,女兒嘀咕了一句:“大學真好”。

  我笑著對她說:“你再努力一把,也可以去想去的大學”,女兒眼神閃爍了一下沒再說什麼。後來女兒說:“媽媽,那次謝謝你沒有怪我考砸了,還鼓勵我。其實,當時我覺得數學總是考不好,我自己都快放棄了。”

  這件事之後,我更加堅信,有時候父母的一句話,真的會改變孩子的一生,尤其是放學後我們問的第一句話。

  通過在家長會上的瞭解,我發現很多家長問的都是“測試多少分?有沒有考砸”、“在學校有沒有犯錯誤,有沒有被批評”……這些話,問了真的還不如不問!

  你說的每一句話,傳達的都是你對生活的態度。上面的這些話,無形中給孩子傳達的都是負能量,讓孩子覺得上學就是被批評這樣糟糕的事情,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如果我們真想了解孩子的情況,其實可以換種方式來說,比如:

  “今天在學校有什麼開心的事情嗎?

  你們哪個老師又給你們講什麼笑話了?

  你同桌今天又幹什麼有趣的事了?

  這些話傳遞給孩子的是一種正向引導,教會孩子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長久以往,孩子頭腦中總是帶著上學的美好,孩子自然喜愛上學。

  家長幫助孩子學習英語的方法

  1.營造一個“聽”的氛圍3-6 歲的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較高,且右腦控制發音器官的能力較強,聲帶、舌脣等運動神經的調節也具有很大的可塑性。所以幼兒英語學習主要是從聽力入手,圍繞“耳朵聽”展開。

  家長可以經常播放些英語童謠、歌曲,用英語和孩子說說話,能夠讓孩子儘快熟悉這種語言模式。在此基礎上初步發展口頭表達能力,而字母的背誦、單詞的拼寫、句式的強記不應成為學習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點上,家長應當保持足夠的清醒和耐心,容忍孩子的沉默,接受孩子的延遲模仿行為,不要從一開始就催促或強迫孩子“說呀”、“認認這個詞”、“快寫字母”,以免挫傷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把英語的學習當成苦差、負擔。

  2.

  有趣好玩比“學習”更重要

  學齡前兒童在遊戲中學習,用身體去學習,所以父母教導孩子英語,最重要的是激發孩子的興趣。可以結合畫畫、唱歌、小遊戲等;學習的過程要能充分調動兒童的視覺、聽覺和身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