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彈電子琴

  電子琴是作為以鍵盤形態出現的一種樂器, 要操作它,必然需要一定的鍵盤技術。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學習彈電子琴的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學習彈電子琴的方法篇一

  第一點:指法練習——買本哈農、車爾尼什麼的就可以自已在家搞定,主要是在學習初期練習手指的靈活度。主要是練習左手一指二指,右手四指五指,以及左右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練習重點是,觸鍵要穩,發音要準。

  第二點:識譜,這個不用說了,不識譜彈什麼,難度在於如何把眼睛和手配合好。

  如何做到手彈出來的是你眼睛看到的,祕密是彈第一小節的時候,眼睛已經把第二小節甚至是第三個小節掃了N遍了。

  第三點:視唱練耳——這個是成人學習電子琴的必須學的東西。非常關鍵的要素,為扒帶作鋪墊、打基礎。

  第四點:扒帶——視唱練耳學明白了,這個就沒難度了,說白了就是把別人的變成自已的,做到天下財富不為我有,但為我用的境界。

  學習彈電子琴的方法篇二

  在“聽”中體驗音樂情感

  音樂是聲音藝術,它用悅耳的音響以及精緻巧妙的音樂形式作用於人的情感。在電子琴教學中,除了掌握基本的彈奏外,還應讓學生掌握用心地去欣賞音樂,當然在欣賞時,我們除了讓學生對音樂的長短、高低、強弱、音色進行大量的具體感知外,還應表現不同的優秀音樂作品讓學生反覆傾聽,力圖把這些音樂所形成的節奏、旋律等音樂語言加以分析體驗,增強對音樂作品本身情感內涵的理解。

  聽“歌唱性”培養內心樂感

  舒伯特說過:“一切樂器只不過是在模仿歌曲。”彈奏者除了要知道音高、節奏、音質、音色外,還要想到歌唱。因為旋律曲調是音樂地基本要素之一,沒有歌唱就沒有曲調,因而旋律都具有歌唱性質,即使休止,也是音樂的需要,“此時無聲勝有聲”。如《我遇見一隻熊》中的休止符,給樂曲增加了神祕感,激發了學習的慾望,使學生更有興趣地學習。歌唱性不僅是一種物理現象,而且也是一種生理現象。以歌唱的方式可培養彈奏者內心的音樂流動感。因為,它最直接地體現出音樂的旋律走勢,表情語氣、樂句呼吸、高潮收束,最容易使人感受和領略到樂曲的美妙之處。因此,在我們的電子琴教學中,要使課堂氣氛充滿活動和靈氣,也必須培養和強化旋律方向感及歌唱感,養成“在歌唱中想象”和“在想象中歌唱”的習慣及意識,這樣就有了音的自然連貫。因而,聽“歌唱性”在電子琴教學中有著很大的作用,是衡量學生內在樂感、美感、旋律歌唱感的一個切實有效的途徑和手段。

  聽“音樂表現力”,表達情感,感悟音樂

  電子琴教學重在培養學生體會音樂、感悟音樂、表達情感的能力,不是隻滿足於把譜子的音符、節奏完整無誤地彈出來,而對音樂麻木不仁,無動於衷,不免給人有“音”無“樂”的感覺,使原本具有強烈情緒感染力和音樂藝術,缺乏應有的音樂表現力。

  羅丹說:“藝術就是感情”。的確,沒有感情的藝術是不可想象的。在電子琴教學中,雖然是簡單短小的樂曲,但也能表現出不同的情感。如《航海》中,表現了一個遊子遠離家鄉,迫切地希望回家的感情,抒情優美的旋律,稍慢的速度,使樂曲富有鮮活的內容及情感的魅力,感人至深。因此,要重視作品的藝術處理,把握、聆聽樂曲的情緒、風格、韻味及內在思想情感。

  聽“風格特色”,提高音樂涵養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由於作曲家處於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個性等一系列因素,使得他們的創作風格,通過音響、音像的薰陶,可擴大、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豐富、提高音樂修養,從中體會風格特色,比較、分析音樂手段,培養、獨立音樂見解,領略不同時代、不同大師的風範與風采。通過“聽”,我們可學會品味、咀嚼,學會評判與自我評判,學會在音樂的海洋裡吮吸、徜徉、遨遊。

  彈電子琴的好處

  一、陶冶情操、藝術人生

  音樂是表達人們思想情感的藝術。音樂的藝術實踐過程,潛移默化地培養了學生的情感,讓孩子們學習一件樂器,有一技之長,豐富了他們的生活,使他們減少壓力、自卑,思想上更加積極向上。學生學琴的過程需要有耐心、持之以恆,培養了學生的毅力。

  二、提高興趣、容易入門

  電子琴是當代高科技的產物。它能夠模擬各種中西樂器、人聲、打擊樂器及自然界各種音響,達到以假亂真地效果;還能夠自動奏出世界各民族各地區不同風格的節奏;還具有錄音合成功能。初學電子琴,孩子會產生好奇心和極大的興趣,並且能夠很快入門,幾節課下來,就能夠演奏優美動聽的小樂曲,會產生很大的榮譽感,所以說有興趣、易入門。

  三、綜合訓練、打好基礎

  電子琴、鋼琴同屬於鍵盤樂器,一臺標準的電子琴就是一臺小鋼琴***目前生產的電子琴音域擴大了,並且具有力度功能***,在演奏方法和教學方法上也同於鋼琴,如它們同使用大譜表,在演奏技巧上如音節、琶音、和絃、連音、跳音及手指、下鍵動作等同鋼琴完全一樣,所以說學好電子琴就為以後學習鋼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另外,在電子琴的教學過程中,加入音樂理論、視唱練耳、音樂欣賞等內容,培養了學生的樂感,為以後從事任何音樂活動打好基礎。

  四、培養能力、開發智力

  彈琴的過程是眼、耳、手、腦同時運用的過程。眼要看譜,提高了注意力和觀察力;耳要聽音,訓練和培養了聽辯力;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流動,鍛鍊了手指的靈活,提高了思維敏捷能力;樂曲中的音樂形象和音樂的意境,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樂曲的演奏過程,鍛鍊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了他們的表現力。

  五、攜帶方便、應用廣泛

  電子琴與鋼琴相比,它的主要優勢是價格低、攜帶方便。電子琴可以應用於任何場合的音樂活動,它不僅能獨奏、伴奏,還能在樂隊裡模仿其他樂器。由於它具有和絃伴奏功能和軟盤功能,一臺電子琴就是一個樂隊,在高科技不斷創新的時代,它的功能還在不斷擴充套件。目前在中小學的音樂課堂裡,在電聲樂隊裡,在電影音樂配音中,在卡拉OK伴奏中,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它的應用極為廣泛。一些音樂院校已相繼開設了電子琴專業,在全國藝術考級活動中和音樂大賽中,電子琴參加人數佔最多。我相信,電子琴這件新生的樂器,隨著高科技的進步,會越來越倍受人們的關注和喜愛。